刘链
9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其中特别提到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坚守定位、良性竞争。各类型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竞争有望逐步达到一种新均衡,未来小行小微信贷利率将维持稳定,规模稳步扩张。
《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主要措施包括: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强化金融素养提升和消费者保护、提升普惠金融法治水平、加强政策引导和治理协同、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环境、加强组织保障等。
《实施意见》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坚守定位、良性竞争。在银行小微信贷方面,《实施意见》除了提到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完善中小银行治理机制、优化普惠金融政策体系、强化货币政策引领、完善差异化监管政策、用好财税政策支持工具等措施外,还特别提到“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坚守定位、良性竞争”。
推动各类银行机构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进一步做深做实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和乡村振兴的考核激励、资源倾斜等内部机制,完善分支机构普惠金融服务机制。推动地方法人银行坚持服务当地定位、聚焦支农支小,完善专业化的普惠金融经营机制,提升治理能力,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普惠金融领域转贷款业务模式,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探索合作银行风险共担机制,立足职能定位稳妥开展小微企业等直贷业务。
国信证券认为,此举有助于优化小微市场结构,保持各类型银行小微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虽然小微市场较大,但近几年国有大行普惠贷款短时间内快速增长,仍然带来小微利率大幅下调。在定价方面,大行凭借低资金成本以及保本微利的导向,使其小微利率低至4%以下,这给中小行经营带来巨大冲击。
随着政策强调各类银行机构坚守定位、良性竞争,未来各类型银行的小微业务开展仍将受到鼓励,但竞争将变得更加有序;其中,中小银行将坚守专业化、差异化服务,与大行开展错位竞争,这也有助于不同的金融机构服务不同的小微客群,更好地支持普惠金融需求的满足。
长远来看,各类型银行小微竞争有望逐步达到一种新均衡,未来中小银行小微信贷利率将维持稳定,规模稳步扩张。其中,国有大行的小微业务模式核心是数字化经营,客群主要聚焦抵押品充足或者征信数据较为完善的优质客群。
而中小银行可以依托地缘人缘优势,在服务小微客户上走差异化专业化之路,包括:一是依托各种微贷技术服务大行过滤掉的优质客户,区域和客户进一步下沉。二是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增值服务,增强客户黏性,在利息收入之外提升客户综合价值。
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监管越发趋严,银行信贷增速逐步放缓,信贷投向空间逐步收窄。在基建方面,大多数基建项目集中在国有大行与区域城商行手中,普通银行基建项目储备不足且收益较低。在房地产方面,2020年房地产市场遭受调控,房企融资受阻,相继违约。银行房地产开发贷资产质量快速恶化,导致银行“不敢贷”。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下,商品房投资属性弱化,需求走弱,导致银行低风险的按揭贷款投放也受到制约。在非房零售信贷方面,受制于居民端高杠杆,非房零售信贷未来提升空间或有限。
因此,银行目前主要信贷投向均受限,银行主观上面临严重的“资产荒”。客观上来看,近年政策不断鼓励小微业务发展,主基调为“增量、扩面、减费”。在主客观因素共同推动下,叠加政策持续出台,推动小微业务发展,小微业务快速增长。
虽然小微业务增长空间较大,但也存在一定的壁垒。从存量上来看,截至2023年1月末,中国市场主体数达到1.7亿户。
据工商联数据,小型企业中近一半存在融资需求,而微型企业与个体工商户中超过70%存在融资需求。存量小微客户融资缺口超40%。截至2022年年末,授信户数占有实际融资需求的小微客户比为47%。在政策的推动下,未来覆盖率有望持续提升。
专业小微银行具有高收益、高壁垒, 与国有大行形成错位竞争。
从增量来看,近年来,中国市场主体数稳步增长。若市场主体数以近五年CAGR增长,2025年市场主体数可达2.31亿户。存量增量共同纳入考量,2025年小微贷款需求可超140万亿元,增长空间近110%。一方面,小微企业本身存续期短、抗风险能力弱以及信息可得性差;另一方面,小微客户软信息居多,导致小微客户信用风险评估难。二者共同导致小微贷款不良率明显更高,这对开展小微业务的银行提出了更高的风控要求,也构成了小微赛道天然的壁垒。
此外,专业小微银行具有高收益、高壁垒,与国有大行形成错位竞争。专业小微银行多采取人海战术,通过大量的一线员工队伍获取足够的客户信息,从而使得银行可有效评估客户信用风险,即以业务成本置换信用风险。通过人海战术,在保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专业小微银行可以实现更高的收益。
目前国有大行为小微服务的主要提供方,多通过低利率抢夺小微客户。专业小微银行客群相对国有大行更为下沉,因此,国有大行开展小微业务对专业小微银行的冲击有限。未来国有大行主客观上都难以继续下沉开展小微业务,专业小微银行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总体来看,银行小微业务为高增长、高壁垒的优质赛道,未来增长空间可期。严重的资产荒压力下小微为银行较好的出路。我们看好银行小微业务未来发展以及其中的专业小微银行,专業小微银行可与国有大行形成错位竞争。基于此,小微业务未来有望成为银行的主要增长动力之一。
随着宏观经济恢复向好,银行板块后续估值修复可期。目前经济探底过程基本结束,如8月份CPI、PPI同比明显反弹,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消等同比增速也有所回升,9月份PMI回升至扩张区间,各方面数据显示出宏观经济恢复向好。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尤其是经历过房地产风险暴露、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以及今年上半年城投风险担忧发酵等,板块潜在利空明显减少,意味着估值下行风险很小。而随着宏观经济恢复向好,有望推动银行板块的估值修复,可重点关注小微业务特色鲜明的农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