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尚柯文 图/李 鹏
考古日记
3000 多年前,一个儿子为母亲铸造了一件大鼎,居然成了迄今最重的青铜文物。
后母戊鼎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我叫妇妌(jìng),是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我出生在黄河以北的井方,是井方方伯的女儿,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到了出嫁的年龄,我嫁给了商朝的第22 任国王——武丁。大家都说武丁是个好国王,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任用傅说(yuè)、甘盘及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历史上把我丈夫在位的时期称为“武丁盛世”。
作为武丁的王后,我自然不能拖他的后腿,也要为国家的繁荣做贡献,证明我们妇女也能顶半边天!我利用自己善于种植粮食的特长,带领百姓在各地种黍(shǔ)。黍去皮后就是黄米,是我们的主食,黍和稻、稷(jì)、麦、菽(shū)一起组成了人们常说的五谷,五谷丰登指的就是这五种粮食丰收啦。我种出的黍穗子又大又饱满,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
原来,后母戊鼎是这样做出来的!
解决了大家的吃饭问题之后,我又被分配了更重要的工作——主持祭祀和带兵打仗,可别小看这两件事,有句话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战争是我们商王朝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了。
我把自己封地的许多龟甲进贡给商王,用于占卜、祭祀和写字。龟甲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在我们商王朝,文字是被镌刻、书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因此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汉字的源头。
我去世之后,被供奉在祖庙里,名号为“戊”。由于我的儿子十分思念我,就特意铸造了一个大鼎表示纪念,鼎的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这个鼎就被称作“后母戊鼎”了。为了表达思念之情,我的儿子把这个鼎造得又大又重,它不仅是当时最大的鼎,即使到了今天,也是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
现在这个鼎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家如果感兴趣就去看看它吧,它承载着亲人之间的思念之情,也象征着商王朝的繁荣。
殷墟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huán)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 平方千米,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殷墟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后来又得到了甲骨文与考古发掘的证实,它把中国信史(真实可信的历史)往前推进了近千年。
殷墟是中国考古学的摇篮,人们都说,一部殷墟发掘史,半部中国考古学史,一代又一代考古学家从这里走出。
1961年,殷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