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究竟都在哪儿

2023-10-27 00:54莲间鲤
小学生学习指导·爆笑校园 2023年2期
关键词:五湖四海洪泽湖四海

莲间鲤

提问:如何用最简短的语言来描述一个非常广大的地域范围?

有人说这简单哪,只需一个成语就能完美作答:“五湖四海。”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五湖四海”究竟有多大?

这就有必要研究一下“五湖”到底是哪五湖、“四海”又是哪四海了。快快打开地图,让自己长长知识吧!

先来说一说“五湖”,这个词在《国语》《史记》中指太湖或太湖周边的几个湖。南宋时期的王应麟所著的《通鉴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里,把“五湖”定义为彭蠡(lǐ)、洞庭湖、鉴湖、太湖、巢湖。到了清代,鉴湖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被来自江苏的淡水大湖——洪泽湖所取代,这也成为近现代主流认可的关于“五湖”的解释。

●鄱(pó) 阳湖:悄声干大事,低调有内涵

位于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也是江西省的一张重要名片。自古以来,鄱阳湖流域就是富饶之乡,也是众多历史名人常来“打卡”的胜地。

不仅如此,鄱阳湖还是一个“悄声干大事”的湖,它在历史上的隐藏剧情远比普通人了解得多。

举个例子,三国时的赤壁之战是一个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案例,但很少有人知道,周瑜所带领的强悍无比的东吴水军,就是在鄱阳湖训练出来的。鄱阳湖的老爷庙流域水道狭长,一到秋冬季节,冷空气被邻近的庐山阻挡,在穿过这段水域时风速激增,从而让水流格外湍急,所以这里也被称为“东方百慕大三角”。

在这种困难模式下训练出来的水军,水上作战的能力自然格外出色。赤壁之战能取得亮眼战绩,鄱阳湖这个“秘密训练基地”功不可没!一千多年后,朱元璋和陈友谅决战鄱阳湖,精明的老朱直接复刻赤壁经验,充分利用了鄱阳湖的水域特点,在战役中大获全胜。

鄱阳湖不仅是军事家们斗智斗勇的竞技场,也是文人墨客挥洒才华的乐园。它还有另一个富有文艺气息的名字“彭蠡”,在诗词文章里拥有超高的出镜率。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寥寥几笔就将千年鄱阳湖的美景呈现在世人面前。

诗美,湖也美,颜值与内涵并举,无怪鄱陽湖能在五湖中取得一席之地了。

●洞庭湖:游一次湖,治好你的精神内耗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湖光秋月两相和”……这些美好的词句,都属于长江中游的一个美丽湖泊——洞庭湖。它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也是湖南和湖北的分界线。

洞庭湖的美景别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它原本是上古云梦泽的一部分,湖面云蒸霞蔚,烟波浩渺。这种壮丽磅礴的气质产生了一个神奇的效应:看到它,就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人生。

白居易路过这里,想到了水患的治理,“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杜甫来到这里,产生的是国家烽火未息的忧思,“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范仲淹则直接把文人墨客们的境界升华到了一个顶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就这样,一代代文人志士对家国和人生的思考伴随着洞庭湖的涛声积累下来,形成了湖湘文化心忧天下、奋进向上的底蕴。气象万千的洞庭美景,再加上厚重壮阔的人文积淀,有多少精神内耗都能一扫而空。

●太湖:“包邮区”的聚宝盆

江浙沪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水乡,这片区域河流密布、湖泊众多,但能够把江南几大经济强市都聚在一起的,就是位于“包邮区”中央的太湖了。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浙北的湖州、嘉兴、杭州,还有上海,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财富密码就在太湖这个聚宝盆里。

太湖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它是如何带动周围的城市打造江南鱼米之乡的呢?

拿湖州来举个例子,湖州的“湖”就是指的太湖。湖州人有一个“完美循环公式”:池边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泥肥桑。这个生态链给湖州带来了大量的财富,而且非常环保。大名鼎鼎的湖丝、双渎雪藕、太湖百合,也是湖州人从太湖获得的致富之宝。

太湖产出的“宝贝”还有很多,湖笔中最负盛名的羊毫,是用只饮太湖水、只吃桑树叶的山羊的毛制作的;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产自太湖的东西洞庭山;姿态万千的太湖石,更是太湖流域的特产。数不清的丰饶物产,在太湖流域四通八达的航路上往来不息,也创造了无数的财富。太湖的聚宝盆之名,实至名归!

●洪泽湖:1800 年,流淌的水利史

洪泽湖有个特别随意的曾用名,叫“破釜塘”。这个画风堪比王二牛、李狗蛋的名字,一直到隋朝的大业十二年(616 年) 才被改掉。

那一年隋炀帝杨广游幸江都,一路都是大旱,船走得特别不顺。经过破釜塘的时候突然下了一场好雨,水涨船高,杨广大喜过望,认为这是吉兆,就把破釜塘改名为洪泽浦。到了唐朝,又正式更名为洪泽湖。

洪泽湖和其他四大湖都不一样,它的湖底比平原高出4~8 米,要登上16 米的湖堤才能观赏到湖景。所以,洪泽湖也是中国最大的“悬湖”,它就像一个悬挂在地面之上的大水盆,它的历史和水利防洪密不可分。

早在东汉时期,广陵太守陈登就在洪泽湖上筑造了三十里的高家堰大堤,之后历代都对大堤做过加固和整修。到了清朝,为了防止洪泽湖大堤决口,又加建了六座减水坝。新中国成立以后,洪泽湖被列入调蓄淮河洪水的重点工程,随着一代代水利人的努力,洪泽湖的洪水防控体系逐渐建立起来,成为江苏省北部几千万人民的一道屏障,让人们能够在湖畔安居乐业。

●巢湖:一场“全鱼宴”引发的大事件

位于安徽省中部的巢湖是五湖里的“弟弟”,它的面积相对小,形状还是萌萌的元宝形。虽然外形可爱,但巢湖的岁数可不小,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形成。关于巢湖的来源,还有个跟吃鱼有关的有趣传说。

《搜神记》里曾记载:相传巢湖所在的地方本来是一个小城。有一年江水暴涨,一条巨鱼被冲上了岸,它长相奇特,重达万斤。整座城的人都觉得这是天降大餐,纷纷跑去分食大鱼。

這场全城狂欢的“全鱼宴”,只有一个老太太没有去。她觉得这鱼难保不是神怪成精,吃了会招祸。后来有个老头儿来到她家,说:“那条巨鱼是我儿子,不幸遭遇这样的祸事,只有你没去吃肉,我会好好报答你。你记住,当东门的石龟眼睛变红的时候,这座城就会陷落,一定要提前避难。”

老太太不禁心中庆幸:看来吃货也得坚守吃货的自我修养,关键时刻能救命啊!之后,她就天天跑去查看石龟眼睛红了没。

城里的熊孩子看着好奇,问您这是闹哪出哇?老太太便据实相告,结果熊孩子灵机一动,想搞个恶作剧,遂用朱笔把石龟的眼睛涂红了。

老太太见状,二话没说往城外跑,刚出城就遇见一个青衣小孩,自称是龙的儿子,前来接应。老太太跟随龙子而去,随后城池果然陷落,变成了一座大湖。

这就是著名的“陷巢州”的传说,情节虽然是人们的想象,但原理跟实际情况大致符合。

据专家考证,巢湖经历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因地陷而储水成湖。我国人类始祖之一的有巢氏就是在巢湖附近繁衍生息的,并创造了非常灿烂的华夏文明。巢湖地区出土过很多鱼龙化石和上古文物,水下极有可能掩埋着古国遗迹,正等待着人们慢慢解密。

说完“五湖”,再来说说“四海”。现代中国的“四海”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是属于中国的近海。但“五湖四海”“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四海”,还有更丰富的内涵。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在咱们中国的神话体系里,海洋是由龙王家族罩着的,他们分别是东海龙王、南海龙王、西海龙王和北海龙王。相对应的“四海”就是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因为古人认为九州大陆是被“四海”环绕的。可是,当现代人打开中国地图的时候,会发现西边和北边压根儿没有海,它们究竟在哪里?这就要从“四海”的历史说起了。

●东海

东海自古就是存在感最高的一片海。这片海域在古人的概念里泛指东部沿海,也就是现在的黄海和东海,是华夏海洋文明的发祥地。

如果仔细回顾一下跟东海有关的意象,我们会发现,东海在很多时候象征着古人对神话的想象和向往。我们祝寿的时候会说“福如东海”,传说里的龙王也以东海龙王为尊,著名的“海上三神山”蓬莱仙岛,也在东海的海域。

秦始皇曾四次东巡海疆,史料记载“始皇梦与海神战”,他还派出了术士徐福远渡东海求仙,可见对海洋是情结深种。汉武帝也曾九次东巡海疆,到68 岁时还在孜孜不倦地游东海。帝王们对东海的追索,固然有寻仙的幻想驱动,但他们对东海的重视也大大促进了人们对东海海洋地理、海洋文明的探究。

●南海

南北朝之前,南海被称为涨海、沸海。从唐宋开始,南海的名称逐渐流传起来,并且泛指南海诸岛。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南海的文明更多的是与中国人的大航海之梦相融合的。

举个例子:宋朝时,人口的激增带来了粮食问题,宋真宗派人远航南海,寻找产量更好的稻米种子,后来在占城(今属越南) 找到了高产、早熟、耐旱的占城稻,并在江南地区推广种植。两宋飞速发展的航海技术,让玉米、番薯等许多东南亚物种能够通过南海运送到中国,让人们的视野得以开阔。

明朝永乐年间起,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穿越南海,造访了几十个国家,这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海上航行。至今南海的考古人员仍能在这些地方找到郑和船队留下的痕迹,正如碑文中所铭刻的景象: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

“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

●西海

西海在人们的认知中一直是个模糊的概念。西边有大漠,有草原,有戈壁滩,人们的心中有一个天然的憧憬,那就是它们的另一边一定有一片海。

汉朝时,王莽曾经提出过一个灵魂拷问,他说我们大汉有东海,有南海,也设立了北海郡,就缺一个西海,看着总觉得不圆满。要不咱们从西边找个地方设一个西海郡吧。

那时大汉的西部是羌人的地盘,王莽诱使他们献出了鲜水海地区,把这里设为西海郡,而鲜水海实际上就是现在的青海湖。

古人对湖和海的概念没有现代人那么清晰,广阔美丽的青海湖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就像大海一样。所以,西海就成了青海湖的古称。后来随着各个历史朝代的更迭和版图的不断扩张,有许多个地方都充当过“西海”,但最符合人们对海的想象的还是青海湖。

●北海

在先秦时期,齐国北边的渤海被称为北海,《左传》中楚王曾经对齐桓公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汉朝的时候还设置了北海郡。但为了表示四方广大含义的“四海”中的北海,显然不仅仅是山东半岛临海的概念。

《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海部》有一句话写出了古人的心态:“从古皆言四海,而西海、北海远莫可寻,传者亦鲜确据。”意思就是说,大家直觉上觉得四方一定都有海,但由于西边和北边遥不可及,所以谁也没见过那边的海。

实际上,我们至少能从一个人身上找到北海的线索,汉朝的名臣苏武曾经出使匈奴,被流放到北海牧羊十九年。据一些学者考证,那时候的北海就是贝加尔湖地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看上去就像海一样,这片“北方的海”,无论从地理方位还是引申寓意上,都与北海十分符合了。

猜你喜欢
五湖四海洪泽湖四海
李政成:集名家名剧同堂,聚五湖四海之友
四海心连·云端汇聚
洪泽湖渔鼓:漂浮在水上的民俗文化
巅峰对决,四海争霸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驱散洪泽湖上的阴霾——张爱萍洪泽湖剿匪纪实
陈娟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播五湖四海
歌飘四海
以壶载道 艺扬四海
人无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