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感性概念的思考

2023-10-27 08:57李丽周郭军
今古文创 2023年37期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马克思

李丽 周郭军

【摘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重新审视并划归了人类存在意义上的感性概念及其结构,批判费尔巴哈从直观的视域去理解感性并将主体与客体形成理论壁垒的做法,主张从主体对象化的活动中重新理解和确立感性,把感性存在从直观视界中解放出来,落脚到现实的人的劳动中,实现了哲学视界的绝对提升和转换。这一转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一块坚实的理论基石,彻底清算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单面、凝固、僵死的哲学视野,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缘起。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7-005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7.018

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思政专项)“家风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项目编号:hnsz2019-08);海南大学2022-2023学年基层党建研究专项课题“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提升海南大学教师党支部组织力的内在逻辑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DDJ(ZD)22-06)。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下文简称《提纲》)中以列出十一条批言的方式,批判了费尔巴哈立足于市民社会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厘清了以往哲学家们在理论层面兜圈进而无法真正改变世界的误区,主张采取实践的思维方式,重新划归感性概念,深刻指出哲学的使命在于改变世界。

一、感性概念及人的存在活动的迷失

1845年,马克思面对蓬勃发展的欧洲资本主义现实和旧哲学的思想沉疴,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份全文仅有1400余字的提纲以鞭辟入里的批言呈现,简明扼要地将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们的直观性与不彻底性一一击溃。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过往的一切哲学家更像是理论层面上的思想家,他们的唯物主义立场总是建构在各式理论问题上,擅长用思想的哲辩去勾画整个世界的基础轮廓,用尽各种形上的术语去揭示本原,阐明道理,以文本的形式复原对象世界。[1]在马克思眼中一个成熟的哲学家绝不能停留在反复认识的基础上,也绝不认可感性是脱离了对象性活动的概念存在。在很长时间范围内,思辨哲学家们并不懂得感性,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理论很幸运地没有被真正的感性为难过,他们只是站在平面的感性世界外指指点点。康德是第一个对“感性世界”概念做出哲学阐释的人,认为感性世界无非可见可感的“现象的总和。”[2]进而得出自然界虽然不是自在之物,但它却是起源于人的感性与理性的选择,可以作为“为我”的样子进而效劳人类,由此落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窠臼。这种认知一个转身随即又落入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大网。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感性”,这种“感性”是基于生物学维度对于最敏感、最具有思想的人的认可,是人的心理或生理感觉得到的一切诚实的看法,如志趣、情欲。他还认识到了人作为感性存在与自然的关系。人依靠自然存在,自然是人参与的自然,而不是摘除了人的存在的无机界。自然界中出现人的痕迹,这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西方近代哲学神秘主义的面纱。

马克思赞同费尔巴哈对“感性的人”的恢复,同时意识到这种感性的纰谬。它的视角停驻在自然界中,将人的肉体与精神一同交还于自然界,即人的机体与机能连同人的精神均是自然的产出,将人的本质高驻在消耗自然界中的物质从而通过转化成为人的物质这一理解上。自然属性成了人的第一属性。“类”的存在和“种”的存在别无二致,只是谁更加具有理性。而作为参与到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中的人可以进行自我生成的这一角色性质,显然已经被费尔巴哈弃之脑后,彻底无视掉了。由此,费尔巴哈局限于单纯的感性直观,无法在历史层面确立这种感性的丰富性。

在《提纲》的第一条批言中,马克思率先强调了“感性”对于确立科学的唯物主义的重要性,提出过往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思维病灶不外乎呈现为从本原去理解本原,从构成万物的基质本身去推演出它的存在意义,感性成为一种客观属性。[3]这里的实践概念于费尔巴哈看来是不屑一顾的,因为他遵循的是一种极度消极的实践观点,他认为人类为满足自身吃、喝、住等欲望和需要不过是一种自然规定的需求而非实践,甚至把实践贬低为犹太人卑污的利己主义活动的表现形式。因此,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4]基于此点偏差,马克思指出费爾巴哈非但没能真正理解感性,也没能真正认识到人类社会。他认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5]不同于开满鲜妍之花的彼岸,那是将实践驱逐出的禁地,充斥着人类认识的虚妄。这里的“此岸性”显得格外朴实且亲近,即思维通过实践得出认识的真谛。由此在马克思这里,感性不仅是对象物的存在方式,它更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6]在《手稿》的十一条批言中,马克思深刻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这句话不仅把感性概念从以往哲学家们的夸夸空谈中解放出来,也高度明确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和人的感性活动的正当性。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彻底结束了任何妄图把哲学引入神秘主义的做法,因为一切妄想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做法,都会随着感性的人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入而接续破产。

二、科学唯物主义下感性概念的重塑

《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的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这一“萌芽”无疑是这份文件中反复提及的实践,它的诞生撕裂了思辨哲学家钩织的存在于彼岸的感性世界。虽然感性世界在用语上和思辨哲学家们并无差异,但是马克思在《手稿》和其他相关论著中呈现出了完全异于思辨哲学家的认识路径。马克思阐明真正现实的、客观的感性活动只能是实践,感性的人即是在实践中自我生成的人,感性世界形成的基础是人的感性活动,感性活动是感性的人的本质,并由感性的人发起并完成,几者互为端点,并相互作用。[8]

感性世界是人的感性活动的集成,并供给着人的感性活动的实现。没有感性活动,就没有感性世界。马克思理解的“感性世界”不是先于人的存在或是同人的实践活动相剥离的“自在世界”,相反,它以人的对象性活动为前提,以人的实践能力为依托,并随着这种活动和能力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到更高阶段,成为更适应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现实世界。这一理论相较于费尔巴哈将人视作自然界的产物的理解,无异于将人对自然界的被动附庸转化成了主动创造,并且为费尔巴哈狭窄的世界视域扩充了新的感性世界的内容,也是相较于传统自然界更为重要的活动领域,即人类社会。而这一集合世界中的所有成分均为人的历史性活动所创造并规定,不会出现超脱出对象性活动的存在,而那些对象世界以外的未知都将伴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而纳入可知的视界范围。感性的人的本质是感性活动,一切感性活动由感性的人发起并维系。由于不懂得感性之于人的真正含义与价值,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视作“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由此,费尔巴哈无视感性的现实与发展的历史而假定出一种凝固的“宗教感情”和一种直观抽象的“人的个体”,这种凝固与抽象在他的理论逻辑上达成了闭环,始终在感性直观中打转,即使他再如何倾力研究人与自然,也无法找到一道通往现实的正确道路。马克思在《手稿》的第七条批言指出,费尔巴哈没能意识到他所提出的“宗教感情”和“抽象的个人”均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任何感性概念的建立都无法跳出人的感性活动的范畴而孤立存在。基于此,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由感性活动建构而成,感性的人与感性活动是同一的。人的自我生成只有通过感性活动才能不断实现,而在感性活动的不断发起与承接中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则是人的社会性本质。[9]这一社会性本质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的最根本的特性,而人的社会性本质外化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形成了感性世界。

马克思感性理论从感性的人、感性活动、感性世界入手科学规定了新唯物主义的感性概念。由此,一切感性对象开始变得立体,具有历史性,如一幅动态图景展开在人的感性活动中,有开始有结束,有衰落有兴盛。随着人的感性活动的深入发展,感性世界逐步分化成更具现代意味的社会模块,呈现为不同表现方式的感性活动,如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宗教活动等,感性的人正是在这些感性活动中不断超越自身,突破当下生存境遇,希冀实现自由个性的发展。这又再一次回到《提纲》的第十一条批言,马克思对哲学家们的使命做出的判断,即改变世界。这一世界不外乎是人的感性活动造就的界域,而感性活动是感性的人的本质体现,那么改变这个世界,就是改变人自身。

三、《提纲》中的感性概念呈现的革命性

基于对感性概念的科学性界定,确立实践作为思维方式的至高意义,也就意味着新唯物主义完成了哲学致思方式的根本转变。不同于从孤立的人或直观的感觉世界中寻找答案,感性活动要求在其改变世界的旨趣上有所发展,由此观察人类自身的视野维度被赋予了崭新的历史立场和革命色彩。

新唯物主义将“人类社会或是社会的人类”当作理论立场,取代了旧唯物主义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的“市民社会”的哲学架构,形成了更开阔的更具现实意义的哲学支点。这样一来感性活动不再是作为单纯的商业活动或政治活动而存在,脱离出了资本主义关系大框架下的市民牟利的社会行为,而成为一种具有社会性变革意义的斗争、革命。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从从事劳动实践的人出发,看到了现实批判的必要性,也看到了现实批判下深藏的人的意志的确立。因此在短小精悍的《提纲》中,随处可见马克思对人具备主体能动性和这种能动性在实现对象化过程中的重要性的高高扬起,反复提及一切问题不外乎是实践的问题,而这一名为实践的感性活动,势必包含着对现实状况的超越和感性的人的自我超越,而这就是“革命的实践”。革命的实践不仅体现在对现存统治机器的揭竿而起,用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的暴力革命,对社会的改良修正等,也存在于对现存社会的理论解释与批判。[10]马克思著下《提纲》,通过批判以往旧哲学的迷昧之处,复归感性概念,从而发现通达新大陆的航道,这未尝不是一种伟大的革命实践。在这样的实践下,感性的人从社会历史层面被确立,感性概念被伟大地澄明为具有革命色彩的人类实践活动,又在这一澄明下,人类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头脑与双手蕴含着强大的改变世界的终极力量。感性的人的本质力量的确立,人的感性活动对改造世界的要求都不断促使着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建立更加符合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世界憧憬。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事实出发,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旨趣出发,提出了“人的解放”理论。这一理论的阐出无疑为其理论的革命性提前预定了结果,尽管是一种遥远的美丽,但它绝不盛开在彼岸,而在此岸。靠思想的打打杀杀形成的世界终究是思想冥河中的幻影,只能完成旧世界中思想层面的虚妄的僭越,在旧世界的运行秩序中何其绵软无力,丧失实践力量的人在永恒意义上无法获得解放。“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感性世界的革命进程步履不息,感性的人也就一定有其自由自觉享受感性活动的那一天,人的解放将随着革命实践的结束而彻底到来。[11]

马克思著下《提纲》,以鞭辟入里的批言形式对费尔巴哈的抽象直观的感性概念和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进行纠错,批判历来旧哲学沉浸于构建解释世界的理论,忽视积极的感性活动对于改变现实世界的意义。马克思从感性概念的结构入手,厘清了感性的人、感性活动以及感性世界的本质关系,认为感性的人将在感性活动的发展中不断自我生成,感性世界的建立就是感性的人的活动的集合,而实践正是这种具有改变世界力量的感性活动。这一哲学致思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将人的本质从纯粹的理论领域解放出来,感性的人不再单纯地存在于市民社会的牟利活动中,而是以积极能动的改变世界的姿态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这种存在同时具有浓重的革命色彩,人类将会在恒久的感性规律中不断自我生成,最终实现自身的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解放。此种伟大的实践就是对感性活动的最高追求,蕴含着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人民最勇敢的价值取向。[12]

参考文献:

[1]李青.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文本解读[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2,20(05):14-19.

[2]阎孟伟.从“感性世界”观念看马克思与费希特的理论关联[J].教学与研究,2013,412(02):5-13.

[3]李娟.马克思、恩格斯论哲学的三维定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51-55.

[4]李泽雨.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基本观点的理解——对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主义的批判[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05):57-60.

[5]王浩斌,黄美笛.从“感性世界”到“感性的人的活动”——马克思实践认识论的唯物主义逻辑进路[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03):1-9+119.

[6]冀志强.马克思的感性概念与对象化理论——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2):47-54.

[7]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刘建江.论青年马克思的感性概念[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7(12):85-93.

[9]杨杰.马克思哲学中的感性概念[D].复旦大学,2013.

[10]林钊.马克思“新世界观”誕生中的施蒂纳因素——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中心的考察[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06):73-80.

[11]高雪.回到感性:重思马克思哲学的美学向度[D].吉林大学,2020.

[12]郝相赟.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20.

作者简介:

李丽,女,四川德阳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周郭军,女,湖南茶陵人,法学硕士,海南大学淳明书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

猜你喜欢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实践:马克思的新哲学观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