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卓军
信息多当然是优势,知识多当然也是好事,关键的是在这方面全社会要尽可能做到均衡发展、在结构和层次分布上要比例协调。
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之说法源于一篇研究论文。199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伊丽莎白·牛顿(Elizabeth Newton)做了一项实验研究。她想要知道对于若干首人们非常熟悉的歌曲,在只是获取到歌曲演唱时相应节拍的敲打声的条件下人们是否能猜出这些歌曲的名称。为此,她选了两组人员并让第一组人不出声地唱这些歌曲同时敲击出歌曲的节奏,而让第二组人员听到歌曲节奏的敲击声同时测试第二组人能否猜出歌曲的名称。测试前,她进一步问第一组人员,他们认为第二组人猜对的可能性会是什么程度。第一组的人认为,通过这种方式,第二组的人能以50%的可能性猜对歌曲的名字。而实际测得的结果是,这个准确程度只有2.5%。于是产生如此巨大差距的现象被贴上了知识的诅咒这一标签。这个结果显然受到了“信息不充分”的影响。
在上述实验中,第一组人员掌握了“全部的”信息,他们知道所有歌曲的名字,而且他们以经验断定第二组的人员对这些歌曲是熟悉的,所以认为第二组人员猜出这些歌曲的名字并非难事。可实际情况是,第二组人员除了听到如同“拍电报”滴滴嗒嗒的声音,没有任何额外的信息,这正是第二组人员猜准歌曲名字概率极低的原因。反观第一组人员,却会觉得第二组人员怎么对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得如此糟糕。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人们一旦知道了某种知识(和信息),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种知识(和信息)时会发生什么。其结果就是信息多反倒“诅咒”了第一组人员,使他们的认识偏离了实际的可能性,在这里是50%和2.5%的巨大差别。
但无论怎么说,信息多当然是优势,知识多当然也是好事,关键的是在这方面全社会要尽可能做到均衡发展、在结构和层次分布上要比例协调。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打造学习型风气、加大信息交流和交换的力度永远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保障。
在数字化程度迅猛提升,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注重知识的诅咒问题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就创新创业来说,在我国现在平均每天新注册的企业数目约有2.3万家,但“规律”地看,创办的新企业存活周期并不长,差不多在十多年的时间里,80%以上的企业都会撑不下去,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
按照知识的诅咒之本原解释,第一组人员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多才受到了诅咒而使他们对第二组人员的能力有了过高的预期。其实,这个分析结果是很难被认可和接受的。第一组人员的知识不是多了而是偏了,他们没有对第二组人员缺乏歌曲名录全部信息的实际情况给予充分重视,对歌曲节奏的敲击声能揭示出歌曲名字的可能性没有说服力的分析,而是想当然地认为,对你很熟悉的一首歌,我只要按照唱的过程和旋律把节奏敲击出来,你听到了这个敲击节奏就应当知道我唱的是哪首歌。不能不说这种考虑问题的方式是极为武断的。类似的做法要是呈现在企业创办人或企业发展主导人的身上,必然会使企业“折寿”。所以,对于企业创建和发展来说,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从知识的诅咒这一概念中所获得的启示。企业主导人既不能做伊丽莎白实验中的第一组人员也不能做该实验中的第二组人员。
如上所述,第一组人员的知识不是多了,而是不够。一般而言,知识总是多多益善。当然知识以能够用起来为主,缺什么补什么是一种方式,打好基础做好储备也是一种方式,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平台必须在多种方式的保持上做好综合平衡。
若企业发展的主导人属于上面提及的第二组人员,就必须要下苦功夫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并不是说企业的掌门人要亲自下场,知识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炫耀的。自己不是专家没关系,能组建好有战斗力的技术人才队伍就可以。实践中,有竞争力的企业就是这么做的,也必须这么做。
说到底,如果真的存在知识的诅咒的话,不是说知识多信息多是一种诅咒,而是知识的缺失知识的结构不协调才是最需要重视和补救的。好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类平台更有效地扩充和完善各自的知识体系带来了新的机会。我们注意到,在大模型开发竞争中我们一下子有了100多个开发项目,这是个令人喜忧参半的局面。我们期待着三五年之内经过大浪淘沙,真能打造出一些有国际影响的大模型服务于我们的社会。
让我们正确对待诅咒,大胆地拥抱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