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清(北京)
7月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意见》从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以及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等8个方面,提出31条具体举措,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提出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
如何看待这个时候发布的《意见》?这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意见》,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肯定企业家地位和作用。2021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表《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文章,强调应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
202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友谊宾馆聚英厅,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将民营经济的发展提到新高度。
“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金句频出,掷地有声。
4个月后,恰逢年中“盘点”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回应民营企业核心关切,肯定民营企业新的定位,意义重大。
《意见》突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今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趋于平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企业战略核心的形成和聚合,包含一门学科的基本元素和多门学科的融合精进。其思想见解、创新技术、价值内涵、逻辑体系、商业模式等等,彰显出战略的概括性、继承性、创新性、稳定性和开放性的“哲学精神”。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一个新提法,意味着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对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等战略目标意义重大。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同比增长5.5%。增长“含金量”较高,因为去年基数比较低,消费同比上升了,但CPI并没有什么表现,老百姓消费能力还不充分。消费占比超70%,说明投资、出口贡献率较低,不符合正常比例。
民营企业为我国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民营企业的预期对整个经济形势变化,对未来发展(投资和出口)的影响举足轻重。
笔者以为,“民营经济31条”,一方面体现国家要求“给民营企业给予支持”的“增强”,另一方面是“未来发展”需要更多民营企业增加投资信心,增大投资能力,增强发展活力。《意见》从系统角度就如何营造更好环境、促进公平竞争、鼓励和发挥企业家作用作出制度性安排。
民营企业对市场冷暖感知最深、最为敏感,对打通中国经济的神经末梢十分重要。《意见》进一步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积极贡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海淀提出新时期“中关村精神”的命题,笔者以为“中关村精神”是伟大时代和空间坐标的产物,形塑于中关村企业建设的实践中,它要形成一种凝魂聚魄的力量。笔者思考并提出“磨砻砥砺,科学自强,坚韧求索,数字向善,义利并行,不轻然诺”中关村精神观点。
在企业家精神方面,“31条”提出引导民营企业家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宽国际视野,敢闯敢干,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笔者注意到,本届政府十分重视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成为重要话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强总理曾向民企“喊话”,指出时代呼唤广大民营企业家谱写新的创业史,希望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坚定信心再出发。他表示,虽然现在的创业模式、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
疫情困扰,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蔓延,投资者、消费者信心受挫,大众市场饱和,企业盈利模式的创变,我们身处的世界变乱交织。不可否认,推动经济增长,寻求新经济的增长方式迫在眉睫,而企业家的“精神发育”愈发重要。
诚如供给学派乔治·吉尔德在《重获企业家精神》著作中强调的一样,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济思想中的一个根本性错误是,大大高估了物质资本的形成和其他经济量化指标的重要性,而严重低估了精神创造所具有的决定性和根本性作用。
笔者看来,企业家精神涵盖企业和企业家本人的创新思维、精神、人文、情怀、道德、价值观、管理制度等。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研究市场经济动态演化的周期过程,需要从企业家精神这个命题切入。企业家不是在满足约束条件下的求解,而要改变约束条件,用创新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反之,没有能力改变约束条件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全球经济艰难复苏,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疫情扰动带来经济受阻,我国经济仍然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其更多表现在民营企业上。
当下企业的发展逻辑之变,柯兹纳套利经济的终结,聚链成群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挑战,数字经济融入传统经济的阵痛,阶段性集中监管带来共振叠加等,造成今天许多民营企业的顾虑和担心,这些结构性和阶段性问题引起民营企业很多困扰。
“民营经济31条”擂鼓助威,进一步提振信心,其逻辑是民营企业家和投资者若少了信心,供给就会减少,供应链就会受到冲击,当然也会失去克服困难的动力。这将进一步传导,带来就业下降,收入增长慢,最终导致需求收缩。
《意见》不仅强化了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和支持,更通过一系列常态化、法治化的新举措,为民营经济在新时代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保障,进一步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的安全感和获得感,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