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神韵

2023-10-26 01:45师哲李海文
领导文萃 2023年20期
关键词:陕北主席干部

师哲 李海文

1940年我回到国内时,毛主席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已经牢牢地确定了。但他每走一步都要再三试试,对大小事都是如此,都要摸准、吃透,要有十分把握才做。在用人方面尤其谨慎。一定要观察一段时间,看看你的能力、为人和表现如何,才决定是否起用。主席常讲,看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1943年1月,我到边区保安处去工作,后又被派到绥德、关中。经过几年基层工作的考验,到七大之后,主席大概认为可以使用和信赖我,于是让我担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他这样对我说:“现在你担任了书记处办公室的工作,我有事就可直接找你,有话也可以找你谈了,比你在弼时同志处工作时要方便得多。”其实我从1940年末起一直为他做俄文翻译。

主席和他的战友们

主席很注意团结干部,抗日战争期间他反复地讲对敌要狠,对内要和。

张闻天的理论修养较高,有威信,但对问题的态度有时没王稼祥那样明朗。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投的一票起了关键性作用,主席十分重视此事。主席很注意团结他们,请张闻天和中央的五位书记一起住在枣园;整风时让王稼祥当中央高级学习组组长、国际政策研究室主任。国际政策研究室成立时,召开成立大会,主席不但出席而且亲自主持。

主席让他们参加重要的座谈会,出席中央会议、政治局会议。不仅对他们如此,对他们的部下,如中宣部副部长吴亮平等,也吸收列席政治局会议,对他们在生活上的照顾更不消说了。

遵义会议后,对遵义会议决议不理解,顶得最厉害的是凯丰,但主席对他也是采取团结的态度。

1937年底,王明从延安到了武汉。当时,武汉有政治局委员四人:王明、周恩来、博古、凯丰。王明企图搞成第二中央,对这点凯丰是不同意的。毛主席把这些都记在心里。

1942年,主席在延安作《反对党八股》的报告,让凯丰主持会议,并讲话。

凯丰是个有主见的人,头脑清楚,不盲从,不人云亦云。七大闭幕后,军委召开座谈会批评彭德怀,找了许多老干部,特别是苏区的干部,范围较广,连我的夫人周惠年(她在苏区待的时间很短),也接到通知参加了会议。凯丰却不出席会议。一天他到枣园来玩,对我谈了一点情况。凯丰认为,彭总在理论上,出谋定计方面都不如主席,但是他性格耿直,拥护真理、坚持到底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即使凯丰有不同的看法,主席仍是团结他、任用他。

主席很重视地方干部,他讲过:“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必须团结,必须反对宗派主义倾向。”他也反对“山头主义”:“只有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完全团结一致,只有本地干部大批地生长了,并提拔起来了,根据地才能巩固,我党在根据地内才能生根,否则是不可能的。”他强调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要互相取长补短,他特别讲道:“外来干部比较本地干部对于熟悉情况和联系群众这些方面,总要差些。拿我来说,就是这样。我到陕北已经五六年了,可是对于陕北情况的了解,对于和陕北人民的联系,和一些陕北同志比较起来就差得多。”

主席看人不仅从大处着眼,而且也注意一些小事,观察你的衣着、表情、言谈和举止,以了解你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比如,我在国外住得较久,养成打手势的习惯。西方人认为打手势可以加重语气,主席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年轻人在年纪大的人面前、在长辈面前不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后来,李立三对总理讲:师哲在苏联做保卫工作的,讲话用辞一贯粗鲁。总理转告主席。主席一听心里自然明白,说:我还是用师哲当翻译。主席用人考虑很周到,不仅看你的表现、才干,还要看你的历史、社会关系、工作态度以及所能起到的作用。因李立三在苏联受过冤枉,坐过牢,他如果用李立三当翻译,苏联会怎么想。我出国时,主席请刘亚楼做翻译。

主席炯炯的目光

我在主席身边工作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共约十八年之久,从未看到他发脾气以至于到了拍桌子打板凳的程度。他是很有涵养的。有一次,我对他说:“主席,我很佩服你的沉着冷静,有涵养、不发大脾气。”

他说:“我不是不生气,有时几乎气炸了肺。但我知道应该尽量克制容忍,勿现于辞色。”这就更不容易了。

主席的目光炯炯有神,非常敏锐。他狠盯你一眼,就能使你知道自己错了。他讲话很注意逻辑,也很注意分寸。我在他面前讲话,有时讲错了一句话或一个词,他就用眼睛盯着我,说:“你再讲一遍。”就这么一句话,便能提醒我,使我马上发觉自己讲错了,赶快纠正。

我们住在枣园时,时常到杨家岭礼堂看戏。主席坐宋庆龄送的一辆救护车。许多青年人向车上爬,凡是挤上来的都可以去礼堂,主席从不干涉。大家坐定了,在路上,有时主席问问他们,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讲话时,他的眼睛注视着对方。事后,这些年轻人对我讲:“我看见主席就害怕。他望着我,几乎要把我看穿了。”

主席的厉害也就在这个地方,他把什么事都要看穿,弄个明白。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目光专注,入木三分。

主席对干部是爱护的,特别是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你做了错事,他要是处罚你,就表明这件事已经结束了,他不再记在心上。初进中南海时,我去丰泽园,偶尔看到有的工作人员站在院子里晒太阳,满头大汗,却一动不动。别人告诉我:“你不要管,这是主席罚他们呢。”主席不是朝三暮四的人,干什么事一定要干到底,要干出个结果来。如果被罚站的人中途走开,那,主席就不能原谅了。主席处罚人就是这样,处罚了,很快也就原谅了。

主席生活简朴,从不挑剔。只是爱抽烟、喝茶。偶尔搞到鲍鱼、鱿鱼,可以吃,没有,不吃也没关系。他进了城,生活改善了一点,也就是每周吃一两次红烧肉。

主席自己有个小灶,有炊事员专门给他做饭。他的作息时間与众不同,大多是白天睡觉,夜里工作。有一段时间有人要求中央领导人过集体生活。办公厅决定首长们都到饭厅吃饭。主席来了吃了几口米饭,说:“这是什么东西?稀饭不是稀饭,米饭不是米饭。”

我说:多数人都要求把饭做得软些。

他说:“那要牙齿干什么?!”就吃了这么一次,他再也没有来过。主席吃饭十分简单,生活一贯简朴,他的炊事员、理发员、司机一直跟着他,都从陕北到了北京。

主席一心为公,身体力行,不仅将全部的精力献给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荣、强盛、独立、自由、自主的事业,而且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弟弟、妹妹、妻子及其他亲属参加革命,为革命献出了六个人的宝贵生命。这种情况不仅在党的高级干部中,就是在全党党员中来说也是少有的。毛主席就凭这几点:一、绝不爱钱,不为私;二、不让亲属子弟沾公家的光;三、全心全意奉公;四、牺牲自己及亲属。我们还能再说什么,还有什么苛求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主席也有弱点、错误,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他的弱点是出国次数少,对国外、国际的事了解得少些。他总是以中国人的意识、思维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这是不够的。只有我们两人在一起时,我才用聊天、讲故事的方式谈出我的想法,用以提醒他体察国外的风俗人情。但我从不坚持己见,他能听多少就算多少,就事论事地谈谈。须知主席是个性十分倔强的人,好胜的人,从不服输的人。列宁讲得好:“鹰有时可能比鸡飞得低,但是鸡却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

(摘自《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

猜你喜欢
陕北主席干部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跟着”习主席去大阪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主席致辞
我最想对习主席说的一句话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