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张辰亮刚刚在网上出名时,谁都不知道他的科普工作未来还能有这么大的爆发。那一年,“博物”还算是一种新出现的生活方式,人们加入社团,开始观鸟、观花、学习辨认星座。张辰亮当时27岁,每天有大量网友追着他叫“博物君”,他说大白话,总在抖包袱。张辰亮的科普风格,从那时候就已经很清晰了——先写物种名,再介绍习性,最后一句逗个乐子。
2018年、2019年,张辰亮自己刷视频,发现有两类知识类视频很受欢迎:一类是国外的博主,拍拍俄罗斯超市里牛奶多少钱,观众会觉得新鲜,开眼界;一类是营销号做的奇怪动物,比如“最愛老婆的螃蟹”,大家看着好像也在学知识,其实知识都是错的。
张辰亮也做了一期视频,鉴定家庭常见的白点小虫,是粉螨。视频里,朋友家闹这种虫子,寄给小亮,他用微距镜头放大,发现是一种螨虫。他查了螨虫专著,鉴定出具体种类,告诉大家虫子常滋生在大米、火腿、坚果表面,如果家里有羊毛地毯,也容易生尘螨;保持通风干燥,多晒太阳,用除螨仪都有效果。“这书除了这些知识外,它还教你怎么画螨虫毛,还有怎样饲养螨虫。用这种简单的东西就可以养了,是不是非常萌呢?”这一期收获了60万点赞,变成了大爆款。
此前半个月,他还拍了一期北京早春的花和虫,就在家门口的小河边,镜头对着4月刚萌发的花花草草,逐一介绍早开的堇菜、榆树钱、黄钩蛱蝶、菜粉蝶、小豆长喙天蛾、山桃和山杏等,一期密集讲了10多个物种,也收获了300多万播放量。
两个视频一火,张辰亮终于找到了自己擅长的角度——这些东西常见,但大家又不知道什么门道,“又跟大家生活贴着,又浓缩,又独特,这就是我的一个方向”。
2020年4月17日,张辰亮发了第一期“网络热传生物鉴定”,在4分14秒里密集介绍了12种物种,戳穿了几个假信息。这种密集辟谣加讲段子的新形式,瞬间一炮而红,全网各处都有人“搬运”。更出乎意料的是,3年后,张辰亮已经把这个“网络热传生物鉴定”出到了第49期,依然能每期都有全网4000万左右的播放量,做一期火一期,变成了一个罕见的常青树热点。
现在,张辰亮开始做长纪录片了,他的身份也变成了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因为网上说他的方脸很像藏狐,融媒体中心的年轻员工都叫他“狐主任”。
长纪录片,这又是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墨脱”这一集拍到的墨脱冷杉、横纹树蛙、圆疣树蛙、西藏优螳蛉、墨脱芭蕉……很多都是中国西藏墨脱地区的特有物种,这是普通网友无法抵达,也不可能轻易拍到的物种。张辰亮在片中是主持人,他从高耸的高山杜鹃下走出,说:“人走在它的树下,仿佛成了一只昆虫。”其实,他从树下走了三四遍,从各个角度都拍了一条。这个台词,也是出发之前,在北京办公室里,导演和他一句一句全都修改好的,到了现场,严格按照脚本计划执行。
这种长纪录片的拍法,又是从头摸索的。2021年开始成立融媒体中心,他招了十几个人,做过“单位热门同事鉴定”,也做过中科院地理所大院的探访,头一年多效果也是起起伏伏,有时候一个视频火了,下一个还照着这个路子拍,浏览量莫名又很惨淡。此时的张辰亮压力比过去大了很多,他自己的微博和视频几乎没有成本,但现在一个部门,一年要有几百万的人力物力支出。
新的科普到底要拍什么?一直拍到云南香格里拉的流石滩和海南的热带雨林,大家好像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路线,放到“墨脱”这一集,他们是要把最珍稀的中国地理生态讲给观众。这是一个视觉的影像类的杂志,还像以前一样,所有物种的编排都有内涵的逻辑——先提出一问,为什么干燥的西藏,会有墨脱这样一片湿润的地方,演化成为一大片森林?
这部片子一开始的摇臂镜头,有观众立刻指出来,这个开场很像英国广播公司的《绿色星球》,那是市面上最高水平的自然纪录片,主持人大卫·爱登堡爵士今年已经97岁,是英国自然纪录片的重要开创者,全球几代观众跟着他的足迹,探索了海洋、森林、冰川极地,和无数用时下最高精尖的技术拍摄的珍稀物种。
做博物科普这么多年,还是有很多人问张辰亮,我知道你这些花鸟鱼虫的名字有什么用?“我其实挺烦这种问题的。但既然所有人都在问,与其跟他们对抗,不如你想想怎么让这些知识有用。”张辰亮给自己想了一套解释,听起来很平实:“他看完后可以跟朋友在酒桌上用你教的知识吹牛,是不是也挺有用?”放到现实世界,拍香格里拉、拍墨脱、拍新疆花海,观众们看了这些片子,或许就会生出去那里自驾旅游的愿望。等到他们真的到了现场,看到这些物种,他们会感到特别亲切——哎,这不就是小亮说的那个什么嘛!“他们不是瞅一眼就过去了,他们甚至可能会喊,哎,停车停车,我下去要合个影!”张辰亮说,这就是科普的用处,“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不一样”。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