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 张明泉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郅庭瑾在《为思维而教》一书中说,“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适度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更能有效地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里,问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导火索。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将人的认知目标从低到高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六个层次,其中分析、评价、创造为高阶思维阶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指向学生高阶思维的课堂教学问题,让学生思维深度发展,让学习深度发生。
“核心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围绕课文中心设置的需要通过更多的思维活动才能解决的问题,有些课文的后面,编者往往已经罗列出课文的核心问题。教师在设置课文核心问题时,要结合学情需要对核心问题进行适当分解,设置两个甚至更多的环环相扣的核心问题链来不断推进教学。核心问题是从课文整体内容把握上设置的具有较大思维含量的关键问题,因此,一篇课文的核心问题不宜过多,一两个就够了,整节课要紧紧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教学。
例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天窗》一文,课文讲述了乡下孩子们想在雨天和夜晚玩,但迫于大人们的压力,只好待在家里从头顶小小的天窗获得乐趣和慰藉的故事。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在雨天和夜晚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并感受他们通过天窗想象的乐趣。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看大屏幕上的画面,拉近他们与文本的距离。然后抛出全文的核心问题:小小的天窗为什么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笔者让学生组成合作联盟,共同学习研讨。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笔者要求他们不仅要说出是什么,还要说出为什么。再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的《白鹅》一课时,笔者首先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说一说对白鹅的认识,然后提问:“白鹅在作者眼里又是怎样的呢?”(“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直接切入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如,四年级下册的《母鸡》一课,这篇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由“一向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情感变化过程,表达了对母鸡以及母爱的赞颂之情。教学一开始笔者便设置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作者老舍先生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又是什么使他“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从而更好地启发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度学习。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针对全文就可以提问: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很容易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两个问题围绕课文的中心,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第一个问题相对简单,因此这两个问题可以同时提出、同时呈现。再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时,就可以采用层层追问的方式设置问题,并先后呈现这些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层层深入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学生阅读课文回答后,教师追问第二个问题:什么情况下“此必甜李”?接着,又抛出答案多元的第三个问题:什么情况下“多子折枝”不一定是苦李?最后,出示能揭示人物形象的第四个问题:为什么只有王戎能发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在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对文本的理解逐渐深刻,逐步体会到主人公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形象。又如,《飞向蓝天的恐龙》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教学过程中笔者设置并先后呈现了一组由浅入深的问题链:是所有恐龙都飞向蓝天变成了鸟类吗?恐龙的庞大家族中,哪一支进化演变成了会飞的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是怎么变成鸟儿的?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认真研读文本,在自主研读、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师生评价等环节中,问题得以逐步解决,学生研读文本的专注度也得到提高,进而强化了阅读的效果。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事物因比较而显现出各自的不同特点,相同的事物也因为比较而分出高低优劣,比较是一种很理想的激发和锤炼思维的方式方法,因此,比较法也常常被用在教学中。比较往往是跟分析联系在一起,比较的过程往往也是分析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比较的问题类型较多,可以是词语的比较、标点的比较、句子的比较、段落的比较,也可以是片段篇章的比较。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琥珀》一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松脂球和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推测依据,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和推理的能力。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教学中,笔者精心设计了“推测”一词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推测”是什么意思,是否能换成“猜测”或“猜想”,再让学生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已知的,哪些又是作者的推测,让学生既理解了文本,又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严谨。再如,四年级上册《麻雀》一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教师可以出示课文原句:“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再引出问题:这句话可以换成“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急速地落在猎狗面前” 吗?为什么?又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本单元安排了三篇写小动物的经典之作,其中《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文章。教学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比一比这两篇课文,请你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所谓追问性问题,就是指围绕课文中心(或者课文核心问题)设置的一组循序渐进式的有相同主题、有序列、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问题串。追问性问题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考,使其对文本的理解逐步加深,从而让语文学习深度发生。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麻雀》一课,上课伊始,笔者先从课文标题开始连续追问:“‘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道上发生了什么事?”“猎狗想怎么样?”“老麻雀是怎么应对的?”“结果怎样?”让学生先认真地通读文本,然后一一找出答案,一连串的追问一下子就让学生初步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再如,教学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先抛出问题: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围绕着什么写的?学生通过课堂快速阅读课文并结合课前预习顺利地回答后,笔者接着追问:“豌豆们为什么想出去?”“表现了豌豆们怎样的性格?”追问的问题同时也是课文的核心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研读文本,在同桌讨论、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师生评价的环节中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又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一课,在检查完预习并且初步学习完字词后,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了这么一组追问性问题: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述了普罗米修斯的什么事?(为人类盗取火种)然后呢?(宙斯知道后,严厉地惩罚了普罗米修斯)最后呢?(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还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一文,围绕课文中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样补天,等等。
语文新课标进一步要求,教师应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诸如高阶思维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语文课堂的转型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这就需要教师设置精当、适宜有度的课堂问题,丰富问题的角度,增强问题的思辨性,生发学生思维延伸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在整个分析、评判、表达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型思维等多向思维能力得到激活与锻炼,从而让语文学习走向深入。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一课,笔者针对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设置了一个思辨性问题:你觉得扁鹊和蔡桓侯分别是怎样的人?学生在读懂课文、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梳理分析两个人前后分别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以及事情的结果等,然后分析、评判,再组织语言表达。整个完整的过程生发了学生思维延伸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再如,教学四年级下册《黄继光》一课,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笔者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设置了这样一组思辨讨论性的课堂问题:黄继光在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置思辨性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很有必要,同时也充分发挥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想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力发展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设置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想象力的课堂教学问题。
例如,在教完一年级下册《狐狸和乌鸦》一课后,设置激发学生后续想象的问题:又一天,乌鸦又找到了一块肉,又被狐狸看见了,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又会怎么往下发展呢?这个问题给了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回答好这个问题能使学生对原文的学习更加深入,同时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极大的激发与提升,让语文学习走向深度。再如,教学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想象性问题:想象假如有一天,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偶然遇到了正在夜行的飞机,蝙蝠既惊讶又欢喜,就和夜行的飞机攀谈起来。同学们,它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又如,教学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一文,教学过程中设置这样的想象性问题:到了河神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 如果你当时也在现场,看了事情的经过你会说些什么呢?想象是无穷的,学生的想象力更是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想象性问题的设置非常必要。
问题设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与关键,是促进学生多向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举措。教师的问题设置给予学生思考的方向、思维的空间、发展的机会。教师适宜有度的问题设置能够引领学生由记忆、理解和运用这种低阶思维跨越到分析、评价和创造这种高阶思维。问题设置要指向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从而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深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