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育人: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

2023-10-26 03:31江苏省无锡市东绛第二实验学校李晓娜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29期
关键词:统计表育人思维

江苏省无锡市东绛第二实验学校 李晓娜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在数学课堂中落实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现在小学数学的着力点。教学诚可贵,育人价更高,教书育人就是要融通“教”与“育”,将小学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发挥出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可以促进数学学习内容的掌握,更能为学习内容的育人功能提供活动载体和实施路径。

一、数学学科育人存在的误区

不少教师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还比较狭隘。数学是小学的基础课程,受到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关注,数学成绩的提高成了大家追求的共同目标。因此,有些数学课堂更多地关注知识的灌输,而非知识点的理解、灵活运用。课堂上经常看到学生记忆方法、公式和反复进行大量练习,这已然成为提高成绩的快捷之路。显然,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违背了教育的目的,学生不能很好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数学知识的习得,需要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这就需要在数学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进行实际操作、感悟和体验。但是由于作业的压力、时间的限制,有些教师会忽略操作的价值,取而代之的是用课本上现成的结论和公式,学生缺乏直观体验,久而久之,无法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

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仅仅是德育。在数学课堂中介绍中国数学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育人价值的体现。显然,这样的认识未免肤浅。数学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角度,它的学科育人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需要教师不断发掘,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浸润每个学生。

二、发掘小学数学教材的育人资源,关注数学学科育人的研发策略

(一)在教学活动中培养理性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之所以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因为学习数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理性思维,而理性思维是由数学知识的严密性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严谨性决定的。理清知识间的逻辑结构,弄懂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例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教师利用之前学习“角的度量”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先算一算两副三角板中三角形的内角和,因势利导让他们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猜想是获得数学发现的重要前提,但是只有猜想是不够的,教师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验证,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理性精神。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开动脑筋,自主尝试,采用剪一剪、撕一撕或折一折的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到本节课重要的结论。学习数学需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师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自发产生探索的兴趣,由浅入深,学习才能真正地发生。

(二)在抽象活动中发展数学眼光

史宁中教授说,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数学本身是抽象的,但是抽象的事物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经验,如何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就需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因此,学生数学眼光的培养是数学学科育人的重要体现。

主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以一组花灯照片引入,学生欣赏、观察,初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形状。在教学新知时,笔者提供了长短、根数各不相同的三种小棒若干根,三通接头若干个,小组合作进行长方体或正方体花灯的制作。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结合课前欣赏到的花灯形状,发挥想象,做出了不同形状的花灯。动手将生活中的实例抽象出数学模型,是数学思维的极大跨越。在操作中,学生也能深刻体会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到体的动态生成过程,也为接下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展开图、表面积、体积等一系列知识做了铺垫。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循序渐进,通过具体实例,采用动手操作,将生活实物抽象成数学模型,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眼光。

(三)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着合作学习,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小组活动时,学生处于开放、宽松、包容的学习环境,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间的相互进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学会倾听,思考组内其他同学的建议,互相帮助,这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是数学学科育人的重要手段。

合作交流是异中求同,将小组内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见解,通过思维碰撞不断优化,提炼出关键的核心表达。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表”时,从学生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教师创设了调查学校四个特色课程人数参加情况的环节,利用已有知识完成四张单式统计表。然后通过男、女生抢答游戏,使学生明确单式统计表只反映某一个项目的数据情况,并不适用于对不同项目之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学生根据需要提出可以将四张表合并成一张表。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接下来,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复式统计表的生成。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讨论得热火朝天,教师收集了三组学生的智慧成果,由小组代表展示交流,教师进行适时评价,进一步优化复式统计表。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给予,而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合作交流、探索发现,从而获取新知。学生经历了小组活动,不仅增加了感性认识,更增强了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这就需要同伴间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利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最优结果。

(四)在分析问题中培养探索精神

经验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但是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学习内容的选择应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让学生逐步达到其可能达到的水平,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发展潜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合适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中获得思维的挑战,培养探索精神。

如“复式统计表”的教学,在学生自主探索出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后,练习题的设计紧扣教材又结合生活,调查了学生疫情期间某天、不同学科线上课程的听课情况。学生填写好统计表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统计表中的特殊数据进行分析。“这天数学课达到了100节次,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特殊数据的产生到底是什么原因?学生认真分析着,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猜想。“大家分析得都很有道理。其实这个特殊数据的产生还有一个原因,你们想知道吗?”学生个个睁大眼睛,期待教师谜底的揭晓。小数据,大作用。数据会说话,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还要让学生会进行数据分析。一个个富有层次、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思维水平。

(五)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多地从生活中“找”数学,将生活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念。

例如,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制订旅游计划”的教学,学生运用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周密详细制订小学毕业旅游计划。在学习本节课时,学生的兴致很高,他们在分析课本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合理地思考、认真地计算、仔细地比较,预算全家在旅游时的费用。同时,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整理、分析、比较旅游地区的各方面信息,从而制订周密的旅游计划。这样的实践课学生兴趣盎然,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各种能力,同时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数学不仅来源于生活,还能更好地服务生活,从而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在数学文化中体验生活之美

张奠宙教授认为,数学文化必须走向课堂,教师要努力让数学文化充满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充分领略数学文化独特的魅力,并在阅读数学、交流数学和运用数学中充分发展自己。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很多发明创造都运用了数学思想,体现了前人的智慧。教师要对这些文化进行深度开发,实现书本知识和数学文化的沟通,让学生体验生活之美,并感受智慧、学习智慧。

如在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圆》的教学中,在介绍圆周率时,教师就可以将圆周率的由来历史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推导出的圆周率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比欧洲要早1000多年,从而激励学生要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创新的能力,树立勇攀数学高峰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收集生活中圆的图片,如日环食、月食、水晕、海平面等,通过欣赏美丽的图片,使学生在内心自发地认为:圆是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这比教师直接灌输结果更形象、更直观。这样,教师就可以巧妙地将数学文化“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中,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体验生活之美。

总之,教书是为了育人。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对数学学科的育人资源进行挖掘,巧妙运用育人策略,凸显数学育人功能,发挥数学育人价值,提高数学素养,让数学的影响从有限的课堂走向无限的人生。

猜你喜欢
统计表育人思维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维跳跳糖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神奇的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