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强世功(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法学院教授、博导)
大学提倡通识教育,其目的是尊重每个同学的天性,鼓励同学们将自己的个性差异展现出来。在这种自由探索的氛围中,每个人都迈向探寻自我的历程。
有的同学在文学和艺术中感受到心灵颤动的巨大喜悦;有的同学在研读经典中心智不断被打开,因通透顿悟而惊叹叫绝;而有的同学在交叉学科的无尽探索中,在黑暗隧道的最后突然看到光亮,体会科学发现的独特魅力。
人类几千年文明中所有高贵灵魂、非凡智慧和伟大成就,最终浓缩成各种文字符号,形成各种书本知识。然而,当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所经历的并非像中学作文所说的“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那么美妙,你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迷失在黑暗森林。
我们通常把读书看作美德,然而,唯有在大学教育中你们才会明白,分别真假、善恶和美丑是一项艰难痛苦的挑战。眼前的知识是相互矛盾的,书本与书本之间正在展开搏斗。自以为增长了知识,可一不小心却成为某种偏见的奴隶。自由教育鼓励发现自我,可你既能发现善,也能看到恶,既有知识会护佑着善的成长,也有知识会为恶念喝彩壮胆。
中国人讲“学以成人”,这个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学,还学道德,学怎么做人,怎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这个意义上,我们一定要理解孔子的一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说的古和今,是在他那个时代说的,其实和时间没有关系。
孔子其实说的是两类人,一类人读书是为了别人,服务于社会,我们要找一份工作,这个工作没了,你学的知识就没有任何意义;另一类人是为了自己人格的养成,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很开阔,理解这个大千世界的秘密,知道何为真,何为善,何为美。从而把自己的人格和境界不断地提高,和宇宙大千的普遍的法则,或者说“道”,融合在一起。
我想可以称之为“心灵的生态”。我们自然环境的好坏,是由生态来决定的。我们的人格,“学以成人”的养成,乃至于我们人生的境遇,也是由我们内在“心灵的生态”所养成的。
我们的所读所写,所思所念,所期所盼,会像阳光和雨水一样,一点一滴滋养我们的“心灵的生态”。
有的人的“心灵的生态”,可能是鸟语花香,阳光蓝天,非常美好;有的人可能就寸草不生,像荒漠一样,因为他没有什么期盼。还有的人呢,他可能一直思考着国家、人类未来的事情,他的“心灵的生态”可能就像高山、大海一样辽阔。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希望同学们把自己的人格养成,放在每天的读书、写作、交朋友、社会实践、写论文等这些事情当中,每做一件事就把它想象成我们是在构筑自己的“心灵的生态”。
大学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样子,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学生学到的是什么样子,只有在同学们的一生中,通过你们的工作、成长展现出来,我们才知道大学是什么样子。
我们说大学好,不是说大学校园有多好,而是你们在大学学习了以后,毕业以后,在你们人生中展现出来的美好的品德、伟大的情怀、创造力,才使我们觉得大学好。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教育和大学生活的印记就活在我们每个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