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楠(景德镇陶瓷大学 考古文博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长沙窑,也称铜官窑或瓦渣坪窑,兴起于中晚唐时期,五代衰落,入宋后逐渐断烧。长沙窑窑址位于湖南省望城县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靠近湘江与洞庭湖。长沙窑烧造的产品可由此运输再经长江达扬州—唐代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到达扬州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会在此拣选产品,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长沙窑销售到世界各地。对长沙窑瓷器最早的记录始于海外学者20世纪初期在中东地区的考察。其时由于人们对长沙窑瓷器的认识不充分,将其与其他一同发掘的瓷器统称为中国瓷器。中国学者对长沙窑的认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这一时期长沙周边地区的唐宋古墓中出土了很多青釉带彩瓷器。这些瓷器过去曾被视为岳州窑产品。1953年,岳州窑窑址的探明将这类青釉带彩瓷器从岳州窑的产品中区分开来,但其窑址位置却始终不明确。直到1956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通过文物普查在瓦渣坪一带发现了大量釉下彩标本,人们才对长沙窑的产地与产品风格有了初步了解。
长沙窑以烧制青瓷为主,兼烧制白瓷和黑瓷,器型以壶、碗、盘、罐等为主。在装饰方面,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釉下彩绘(图1)、模印贴花和雕塑。色彩装饰在瓷器上多见,而长沙窑为第一个在釉下施彩的窑口,运用褐彩、绿彩或二者结合的方式在器物表面绘制图案,褐彩的原料为氧化铁,绿彩的原料为氧化铜,不同的原料呈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褐彩不易流散,绿彩容易流散,窑工擅长根据原料的不同特性加以使用。在外销方面,长沙窑为销售其产品,积极迎合海外市场需求。因而在中国港口城市及海外都出土了大量绘有椰枣树(图2)、阿拉伯文、对鸟纹、联珠纹等具有伊斯兰风格的长沙窑瓷器。长沙窑为典型的外销型窑口,其生产和发展都与它的外销情况息息相关。本文在长沙窑历次考古发掘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长沙窑瓷器的外销情况入手,探讨其兴盛和衰败的原因。
图1 唐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花卉纹执壶 湖南省博物馆藏
图2 唐 长沙窑青釉褐斑贴花椰枣纹瓷壶湖南省博物馆藏
9—10世纪是中国瓷器外销的第一个高峰期,在这个阶段,中国销往海外的陶瓷数量已经达到了数万乃至数十万件的规模。在这一时期,不论是内陆还是沿海地区的瓷窑,都积极参与了外销瓷的贸易。其中,长沙窑为9世纪中国外销瓷提供了最大宗商品。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的勿里洞岛附近发掘的“黑石号”沉船中打捞出水约6.7万件文物,其中有5万多件为湖南长沙窑的产品(图3),远远大于海外其他地区出土的长沙窑瓷器总数。有学者认为,“黑石号”较有可能是从扬州港装载货物出发,目的地应当是位于波斯湾地区的尸罗夫港,该港口在9世纪时是阿拉伯帝国与中国进行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货物从中国运抵该港口后,即可转运至萨马拉、巴格达、阿曼等地,并直接运往宫廷住处,供贵族使用,也可进入其他港口,运送至更远的地区,以便换得更贵重的货物。
除了水下考古的发现,长沙窑瓷器在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沙特阿拉伯、肯尼亚、伊拉克、坦桑尼亚等国家都有出土,遍布东亚、东南亚、西亚以及非洲东海岸。迄今为止,海外国家发现长沙窑瓷器最多的地方为伊朗,前文已经提及长沙窑瓷器的装饰艺术具有明显的伊斯兰风格,因唐代时已有许多伊斯兰商人来到中国从事各种商贸活动,而长沙窑受到岳州窑与唐三彩的影响创烧釉下彩瓷,装饰新颖、艳丽,与伊斯兰陶器的彩绘艺术形式不谋而合,长沙窑因此得以受到伊斯兰商人的青睐。在长沙窑的外销中,可能是长沙窑主动迎合西方世界的审美趣味,或者是伊斯兰商人以私人订制的形式影响了长沙窑的装饰风格。因此,在海外发现的长沙窑从器型到装饰纹样都明显具有伊斯兰风格。
长沙窑的窑工经常在器物上书写文字,内容大体可分为题诗(图4)、谚语、俗语、题字(图5)、款识等。在朝鲜半岛的庆州市,据传曾出土一件长沙窑生产的黄釉褐彩贴花三耳壶,现藏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壶的鋬手下方题文“郑家小口天下有名”。无独有偶,朝鲜半岛还出土过一件黄釉褐彩贴花人物三耳壶,出土地点尚不明确。在此壶的鋬手左下方有“卞家小口天下第一”铭文。长沙窑为民窑性质窑场,其产品主要面向百姓。为了赢得市场,长沙窑的窑场主们创新性地在器物上书写商业宣传的文字,并且以极低的价格参与市场竞争。长沙窑的一件题字壶上就有“五文”“计五文”文字,与此相对的,浙江嵊县曾出土一件越窑盘口壶,壶上有“价直一千文”字样。从相差的价格来看,长沙窑产品的定价在当时相当便宜,因而长沙窑也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并进入外销瓷市场。
图4 唐 青釉“君生我未生”瓷壶 湖南省博物馆藏
长沙窑为民窑,名气不如同时期的越窑,产品质量也欠佳,其产品之所以能够行销海外,受到各国欢迎,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长沙窑的窑工在瓷器上保留了传统的唐代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海外市场的需求专门定制纹样,因此对于海外购买长沙窑产品的人来说,他们既能在瓷器上欣赏异域风情,又能够从珍贵的舶来物上看到自己所熟悉的图样。第二,长沙窑降低价格,迎合平民百姓的消费水平,从而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第三,中国海上交通的发展以及航海技术的提高,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海上贸易的进步,而国内运河的建设及疏浚方便了瓷器的运输。与陆路相比,水路运输路途较为平缓且快捷,既能够减轻瓷器的损耗又能降低运输成本。综合以上因素,长沙窑获得了便利的运输渠道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至于长沙窑为何衰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如前所述,长沙窑的主要销售市场为伊朗及一些西亚国家,而发生于9世纪末的黄巢起义事件,杀害了许多当时主要负责印度洋贸易的外国商人,严重打击了长沙窑瓷器销往印度洋的运输渠道。其次,长沙窑虽然在装饰题材上丰富多样,不断推陈出新,其烧制技术却未得到提高,多数瓷器并未达到瓷化程度。越窑产品价贵,但质量上乘,釉色纯净,为皇室及地方政权所喜。到了五代,由于吴越国的护佑与扶持,加上临近明州港这一地理优势,越窑产品在中国对外陶瓷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大。长沙窑失去了最大的消费市场,加上越窑带来的冲击,便逐渐没落了。
9—10世纪是中国海上陶瓷贸易的第一个高峰期,有学者将这一时期中国主要参与外销的窑口总结为“四组合”,即越窑青瓷、邢窑(包括定窑)白瓷、长沙窑彩瓷和橄榄色釉青瓷。其中,长沙窑的窑场主比起内销,更加注重外销。正因如此,长沙窑的外销瓷生产时间和其兴盛与衰落时间大体相同。对于长沙窑外销情况的探明,能够进一步了解长沙窑历史,本文尝试通过相关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剖析长沙窑的兴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