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振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坐位及整体运动平衡能力的影响

2023-10-25 15:00王浩吴洁王栋暨佳依郭明慧郑婷婷赵敏蓝宇翔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脑瘫痉挛振动

王浩 吴洁 王栋 暨佳依 郭明慧 郑婷婷 赵敏 蓝宇翔*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多种原因作用下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出现的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患儿除了感觉、知觉、姿势和运动控制等功能障碍外,还可能伴随认知和行为障碍,因此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能力,对该疾病的早期干预始终是临床诊疗和研究的重点内容[1]。痉挛型脑瘫患儿是CP中最常见的类型[2]。大部分痉挛型脑瘫患儿,头颈部和躯干的障碍较下肢轻,患儿虽能取坐位,但坐位姿势异常,坐位基底支持面积小,因髋关节屈曲不充分,出现代偿的脊柱前屈而呈现圆背。坐位平衡功能CP 患儿最重要的粗大运动功能之一[3]。有研究显示全身振动疗法(whole-body vibration,WBV)有助于改善CP 患儿下肢肌肉功能和本体感觉,患儿步行能力和关节运动等均显著提高。WBV 能够通过被动刺激肌肉收缩,增加局部的新陈代谢和血流量,从而刺激骨骼肌肉的发育,改善运动的适应性和稳定性[4]。本文探究WVB 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坐位平衡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 年11 月至2022 年5 月义乌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30 例,其中男21例,女9 例,年龄23~95 个月。纳入标准:①痉挛型CP临床诊断明确[1];②CP 粗大运动分级Ⅰ~Ⅱ级[7];③无其他严重系统疾患;④能够配合完成研究相关内容。排除标准:①近半年有癫痫发作的患儿;②骨质疏松的患儿;③骨折患儿;④有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疾病患儿;⑤正在接受影响神经肌肉运动功能的药物治疗,例如抗痉挛药物及肉毒毒素等。脱落标准:因治疗相关事件不能完成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15 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义乌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内容包括中医推拿、运动疗法、悬吊疗法。中医推拿治疗:上肢:肩外旋伸肘掌旋前位,采用拿捏法、滚揉法在肩脾周围施术,配合肩前屈、后伸、外展等被动运动。双掌对搓,循手三阳、三阴经走向放松各肌群。下肢:仰卧位,采用按揉法,充分刺激股四头肌、内收肌群由轻到重,并配合活动关节类手法,进行髓关节外展外旋运动,充分按揉后牵拉以扩大股角。俯卧位:充分按揉股二头肌、小腿三头肌群,并配合点按环跳、委中、承山、昆仑、太溪,配合被动伸髋屈膝动作。30 min/次,1 次/d,治疗5 次/周。运动疗法中主要使用Bobath 疗法进行治疗,结合患儿实际发育阶段和平衡控制问题,通过纠正异常的姿势和肌张力,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形成,逐渐促使其完成坐位平衡、立位平衡训练等。1次/d,45 min/次,训练5 d/周。悬吊训练中亦需进行个体化方案设计,借助悬吊设备刺激患儿神经肌肉功能的协调性,一方面使控制姿势和运动的肌肉功能得以改善,另一方面则提高患儿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如稳定性训练、感觉运动训练、肢体运动训练等。训练1 次/d,30 min/次,5 d/周。(2)观察组则在相同基础上增加WBV 疗法。选择振动频率为10 Hz,振动强度为10,垂直振动模式。仪器设备为SW-VM10 全身振动仪(韩国,SONIX 公司)。患儿取不同体位:直腿坐位:嘱患儿坐于全身振动仪中心位置,躯干立直,避免拱背坐,双手扶持振动器扶手,双下肢自然下垂,振动时间5 min。立位:患儿直立站于设备平台上,两脚距离取与双肩同宽,足外旋并使中心处于中线位置,双手把持住振动设备扶手,振动时间5 min。蹲位:先使患儿直立站立于振动器平台上,两脚与肩同宽,脚尖稍向外旋,控制患儿使其膝关节屈曲30°~40°呈蹲位姿势,对于尖足明显患儿可佩戴矫形器或使用弹力绷带,使身体质量重心落在中线,双手扶持振动器扶手,振动时间5 min。全身振动疗法共计15 min,每项动作结束后休息2 min 后继续操作,如患儿出现疼痛、眩晕、不适等情况立即终止治疗。1次/d,治疗5d/周。常规康复中由责任治疗师监督实施,WBV 疗法中则配备具有相关资质的康复师。

1.3 疗效评价 干预前和干预后3 个月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粗大功能评定量表GMFM-88 项 D 区(站立位)和 E 区(行走、跑、跳),分别为13 项和24项,每项评分1~3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儿的坐位平衡、站立及行走能力越好。(2)儿童平衡量表(PBS)。该量表是从成人Berg(BBS)修订而来,用来测试轻度到中度运动障碍儿童的平衡能力,包括14 个测试项目,每项计分为0~4 等,总分越高提示平衡功能越好,总分<40分,提示平衡能力较差。(3)5 次坐立试验(FTSST),患儿在指令下最快速度完成起立和坐下动作5 次,该试验可有效反映患儿从坐位到立位体位转换能力,5 次坐立平均时间越短,患儿坐位平衡能力越强,从坐位到立位的体位转换越好。(4)10 m 步行时间(10 MWT),总计测试3 次,中间休息3~5 min,取平均值。10 m 步行时间越短,患儿稳定性越好,步行能力越强。(5)竖脊肌表面平均肌电值(aEMG),肌电值能够较好反映肌肉的活动状态,竖脊肌肌电值越强,其躯干抗重力伸展能力越强,稳定性越强,坐位平衡能力越强。所有评定均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康复治疗师完成,且治疗前后由同一人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n(%)形式,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GMFM D 区和 E 区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GMFM D区和E区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GMFM D区和E区评分比较[(±s),分]

?

2.2 两组干预前后其他运动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FTSST、10 MWT及PBS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FTSST、10 MWT及PBS评分比较(±s)

?

2.3 两组干预前后左右侧竖脊肌aEMG 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左右侧竖脊肌aEMG比较[(±s),μV]

表4 两组干预前后左右侧竖脊肌aEMG比较[(±s),μV]

?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 周后观察组患儿粗大功能评定量表GMFM-88 项GMFM B 区(坐位)、D 区(站立位)和E 区(行走、跑、跳),儿童平衡量表评分,5 次坐立试验,10 m 步行时间,左右侧竖脊肌平均肌电值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GMFM D 区和E 区评分优于对照组,可以改善患儿坐位及立位平衡功能,有效改善患儿的核心稳定性,提高患儿步行速度,有效提高竖脊肌肌肉力量,改善躯干的抗重力伸展能力[5]。观察组治疗后5 次坐立试验时间和10 m 步行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儿童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左右侧竖脊肌平均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结合WVB有利于改善患儿下肢的肌肉功能,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和力量,增强核心稳定性,提高患儿坐位及整体运动平衡能力。

脑瘫儿童常出现肌力及肌耐力的控制与功能障碍,从而难以维持特定的姿势和机体的平衡。当CP 患儿仰头向上方看时,会突然出现髋关节伸展而使身体向后方倾倒,故大部分痉挛型脑瘫患儿独坐困难或手支撑前倾坐。坐位姿势控制不佳通常表现为姿势调整和躯干平衡控制不足,使患儿丧失坐位平衡能力,不能独坐,对日常生活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坐位平衡能力是预测和影响CP 患儿后期运动功能的重要指标,较多研究显示越早实现独坐能力将有助于实现更早期的独立行走能力,这与脑瘫的类型无关,两者存在直接相关性[6]。有研究表明,以2 岁为时间截点,CP 患儿在该时间段内是否具有独坐的能力可以预测其最终行走能力,这进一步强调坐位平衡的重要性[7]。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患儿在生长发育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干预过程中还应进行个体化的方案设计,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干预。除了肌肉训练任务以外,干预过程中应注重给予其积极反馈和鼓励,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更好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8]。日常坐位平衡训练包括Bobath 球坐位平衡训练、平衡板诱发坐位平衡训练、平地左右取物坐位平衡训练等。WVB 的主要优势在于无创伤、可接受性强,对患儿的要求较低,能够使其良好配合。通过被动肌肉运动,增加局部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提高关节活动度和神经肌肉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已被较多研究证实能够有助于步行能力的改善和下肢骨骼发育等[9]。

近年来,WVB 在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机体的影响包括直接肌肉作用和间接的血液循环促进影响,患儿通过不同体位下与设备的共同振动,提高相关的下肢运动功能。虽然不同研究中均报道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报道结果仍参差不齐。振动频率和方式是影响治疗强度的主要参数,有研究显示低频振动比高频率(>20 Hz)更有利于肌肉正常功能的实现和强化。本研究两组患儿治疗后组内比较左右侧竖脊肌aEMG 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左右侧竖脊肌aEMG 均高于对照组,表明WVB 可有效提高核心肌群及下肢的肌力,增强核心稳定性,提高患儿坐位平衡能力[10]。

综上所述,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在常规康复基础上增加WVB 能够有效改善肌肉的痉挛状态,增强核心肌群及下肢的肌力,增强核心稳定性,提高脑瘫患儿的坐位平衡及整体运动平衡能力。

猜你喜欢
脑瘫痉挛振动
振动的思考
振动与频率
中立型Emden-Fowler微分方程的振动性
阴道痉挛应用手法按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UF6振动激发态分子的振动-振动驰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