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骏
(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一座城市民居风格特色的形成受区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基于此,民居成为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当城市的文化环境发生变化时,建筑形态上也会相应地表现出一定的变化。因此,研究城市民居的这张文化名片,可以探寻藏于民居形式下一座城市文化基因,从而获得城市发展的一些启示。
汕头在1860 年开埠以后,凭借优异特殊的地理区位,开始转变为一个经济交流密切、文化多元交融的地方,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改变,传统的封建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不再是唯一的垄断思想,商业思维与西式观念开始逐渐盛行,古老的农耕社会也不断地吸收并蓄西式的商业思维。因此,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新兴城市汕头,民居也体现出这个时代的特点———中西并蓄,一方面保留了传统的农耕文化,另一方面又塑造了鲜明的海洋文化及重商意识[1],而不再单纯的是传统的形制。
汕头是在冲击平原上建立的城市。从明代开始有渔民在此捕鱼设集市,清代之后人口与市场开始在此聚集,此时区域内初步形成了网格式的平面布局,到了清末开埠前夕,集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北面顺延集市发展,东西向和南北向道路交叉形成网格路网布局;南面则以集市为圆心,成扇形路网布局。这个时期的城市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呈现为商业与居住混杂的特点,一切以方便商业活动为前提,这也是汕头在城市形成初期顺应自然地理、顺应商业条件而形成的建设布局。
汕头开埠之后,“通商口岸”这一特殊的社会性质开始成为影响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这个时期,西方列强纷至沓来,抢夺占据城市海岸线一带用于新建码头、洋行、仓库、领馆、教堂等建筑,迫使国内商贩被挤压至靠内河的韩江、榕江一带。这个时期,城市的建设被西方列强所主导,城市建设不均匀地快速发展。口岸人流量、货流量都在这一时期激增,城市面积也迅速扩大。为了方便海运,码头、仓库多集中于西南面的海岸,其他建筑则紧靠码头、仓库向内陆延展,形成了以沟通海运为主要目的的环形放射路网。
民国成立之后,汕头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了体现新时代风貌,汕头借着广东省推行的城市改良运动进行了市政改造计划。此次改造计划根据工业、商业、行政、居住、游乐等功能为城市划定明确的分区,另外依据城市地形,划定行政区域为城市中心,采用格形、放射形、圈层式三种形式的路网格局连接各个区域。在城市改良运动的推动下,汕头的城市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扩大的市区、拓宽的道路,同时城市的商业特性也进一步加强,多种洋行、茶楼、酒馆、骑楼商铺、豪华私宅等纷纷兴建,最终形成了汕头近代富有商业特色的城市风貌。
人均土地资源紧张自古一直制约着潮汕地区的发展,在汕头开埠之后,人口迅速增长,土地紧缺问题进一步加剧,充分高效地利用土地空间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需求,因此汕头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建筑的建造形式,都充分地对空间进行极致利用,体现出一种集约务实的风格。这集约务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城市街区形态十分有序、紧凑。在小公园片区,民居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偏向延续传统里坊制的民居,它们多沿用“里”来命名,如“德安里”;另外一类则是沿街骑楼,一种新型的民居形式,上面为住宅,底层为商铺,商住两宜。这两种形态的民居形态上的特点都是整齐划一,多为联排布置,单体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高。这体现了汕头民居的集约化利用形态,是应对当地土地资源紧张的一种适应性表现。
其次,民居的单体形态也体现出了在有限空间内解决气候适应性问题。汕头属于亚热带气候区,炎热多雨的气候给居住和营商都造成了许多不便。前文说的里坊制民居,通常设有外廊,同时由于街区内巷道一般都比较狭窄,加上排布整齐划一,在区域内形成冷巷设计,能够很好地达到通风的效果。而沿街骑楼,则通过柱廊设计,形成一个内凹的灰空间,不仅可以让居民行走其中躲避风雨和日晒,也可以延展内部的商铺界面,形成一个有助于人际交流的商业互动空间。修缮前的骑楼街道如图1 所示。
图1 修缮前的骑楼街道
无论是里坊式住宅还是沿街骑楼,它们的建筑单体平面形制本质上都是由潮汕传统民居演变而来的。这些“楼化”的新式民居,多数呈三开间,层数多为3~4 层,由于城市用地的紧张,民居的面宽都较为狭窄,因此在进深较大的情况下,内部的采光便成为主要问题,因此本土传统的下山虎或四点金民居的中庭设计,则延续到了这些新式楼房之中,演变为室内采光天井,起通风采光的作用。
汕头开埠之后,社会发展迅速,现代的建造技术如钢筋混凝土迅速普及。建造技术可以迅速提升,但社会的思想观念却无法立即改变。尽管开埠带来了许多西方的技术与思维观念,但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思维与生活模式在社会上仍然处于相对主导的地位,因此西式思想与技术对汕头的冲击碰撞,更多的是体现在民居的装饰上,而建筑的整体布局仍然沿袭了传统的下山虎、四点金形制。
纵观小公园一带,建筑上大多采用古典主义、巴洛克、洛可可等的西式装饰手法,与楼化的潮汕下山虎、四点金形式或协调或生硬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中西结合特色。这些极富装饰性,且装饰艺术水平亦非同凡响[2]的民居(修缮前的精美繁复的立面装饰如图2所示),一方面反映出当时潮人的经济实力雄厚,追逐喧嚣虚荣的商业心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近代汕头在城市建设上“取其所长,为我所用”的审美取向,即虽然受到西式文化与技术的影响,但传统观念依旧占据主导,并没有从本质上接纳了西式的观念,采取的是以自身传统观念的框架下去接受外来思想,解释外来文化。
图2 修缮前的精美繁复的立面装饰
近代汕头民居中西结合的特色形态得益于开埠后多种文化之间的交融碰撞、相互影响。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街道布局、民居形态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精神追求及改造环境的哲学态度。这种特殊的城市形态的形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汕头并非是由传统封建旧城转变而成的城市,而是在近代半殖民制度下,受新的经济模式、新的西式文化干预下形成新城。
近代之前,粤东地区的中心城市是潮州,一座以韩江为发展依托的传统传统封建城市。近代之后,中国转变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商品经济迅猛增长,以内河经济为发展依托的潮州,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凭借靠海的地理区位,汕头在开埠后迅速地取代了潮州成为粤东地区的中心城市。从这个中心的转移可以看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汕头这座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在汕头开埠之前,海洋文化就已经逐步得渗透到当地居民生活中的多个层面,成为当地社会的一个“文化基因”。与传统封建旧城方正格局的所反映出的是礼制规范的思想不同,近代汕头所呈现出的是一种由市场商业活动干涉下所形成的布局。分析小公园一带的城市肌理,可以看出,作为汕头商业兴起的发祥地,无论是刚开埠时自发形成的街道走向,还是民国市政改良后的城市格局,都显示出这座城市对商业活动的呼应,如同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中“看不见的手”在城市格局领域的反映,整合了有限的资源,通过对空间的合理利用形成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当地浓厚商业氛围的重要体现。
文化地理学上有个文化扩散理论,是指一个社会或一个区域的某些思想观念、经验技艺和文化特性辐射传播到另一个社会或区域的过程,也称其为文化传播。宋朝之后,潮州府成为潮汕地区的文化核心,承担着在区域范围内延续和传播封建儒家文化的职责。汕头最初是潮州府管辖下的一个区域,因此其必然处于潮州府核心区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范围中。到了近代,汕头凭借地理因素成为外来文化首先登陆的前沿阵地,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在此交融对冲,这对潮汕历史文化来说是一件大事,它彻底改变了潮人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文化品格,是潮人文化的转折点[3]。当不同的文化相互接触,一开始必然会产生剧烈的对撞,而后两者开始相互改变,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但通常两种对撞的文化所具有能量是不对等的,强势的文化对弱势的文化影响更大。近代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而言是一种强势的文化,它们以一种高傲、强势的姿态进入汕头,对本土传统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近代汕头独特的民居形态,便是在这种文化相互作用的背景下形成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西方外来文化进入的不够完全,造成了本地民众对西式文化处于一种一知半解的状态中。虽然对殖民者带来的建筑形式和技艺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其背后所蕴含的审美与文化内涵了解与认知不够完整,因此多数情况下只是简单或机械地引入和抄袭西式做法,而本质上的建造思维仍延续了原来的本土传统,在某些认知不清的地方,例如建筑建造的空间布局逻辑方面,只能依靠传统的经验去补足,即吸收了外来建筑文化中的技术、材料、符号,以新的形式表达建筑原有的价值观念[4]。中西结合的陈慈簧故居如图3 所示。
图3 中西结合的陈慈簧故居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深藏于民众心中的文化观念也一时难以动摇。潮汕地区的发展自古就受人多地少的制约,潮汕先民在研究如何因地制宜,提高生产效益的时候,把精耕细作发挥到了极致。因此“精细”也逐渐成为潮汕民系一种地域化性格,这也反应到了民居上。尽管近代西方带来的建筑材料样式与本土传统的材料样式已有很大的区别,但潮汕民居在农业时代形成的金碧而不庸俗、淡雅而有韵味的“精细基因”却在近代传承了下来。运用传统技术表达新装饰题材,或是运用西式构图表达传统题材,都透露出精湛的技艺、精细的做工、精美的形象。这也是近代汕头民居装饰上出现“中洋混杂”的重要原因。
一座城市民居形态的形成和转变都是一些列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外来文化的冲击,每种因素的影响都不是独立和绝对的,它们往往是综合起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共同地推动区域内建筑民居形态朝着更适应社会和时代的方向去发展。本文认为,近代汕头独特的民居形态,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及外来因素等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5],它既从物质形态的角度体现出了城市发展建设的成就,又从人文角度反应出了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也体现了当地社会的文化审美与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