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兆鑫 方诗琪 卢亮 蒋张若倩
邱震海:香港全球化中心主席、震海未来学园创始人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日,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相关部门密集发布政策举措,力度空前,国内民营经济发展迎来新机遇。
然而,纵观国际时局,俄乌冲突仍在持续,日本核污水排放引发争议,全球各地地缘政治愈发紧张,企业出海或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逆全球化趋势下,民营企业如何走出去?科技革命对民营企业产生了哪些影响,下一轮科技革命将在何时到来?
观势、谋策、布局,厚积薄发。新变局下,企业家如何及时捕捉时势风云变幻,成为重要命题。
8月30日,时值南方都市报旗下财经IP“湾财社”成立一周年之际,南都·湾财社专访香港全球化中心主席、震海未来学园创始人邱震海,在围绕媒体转型、科技革命、地缘政治等话题展开探讨的同时,共话新变局下民营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将近40年的职业生涯中,邱震海从事过7至8种不同的工作:有学术研究经历、媒体的任职经历,也担任过香港上市公司的媒体与投资关系顾问,并创办过自己的公司。从学者到媒体人,再到企业家,邱震海身上有许多“标签”。但最让他享受的,还是自己作为“思想者”的角色。
他坦言,自己内心的定位是希望能以学问、逻辑、思想来梳理世界,并对未来做出预测、指引,“哪怕是在思想上能够给大家一些陪伴,至于身份,无论是媒体、客座教授,还是文化咨询公司,都是思想输出的方式。”
作为资深媒体人,在邱震海看来,目前媒体行业的优秀人才依然出自传统媒体。
“虽然已经进入公民记者的时代,但优秀的采编人才、评论人才依然是需要的,甚至是稀缺的。世界的真相只有经过专业人士的解构、切入,才能够成为真正的真相。”在新旧媒体转型之际,邱震海坚持认为,传统媒体转型做新媒体,会比外行从事新媒体获得加倍的成效,“只需方式更加灵活,风格更加轻便,传统媒体就有更大的作为。”
同时,传统媒体敢于在时代的浪潮中求新、求变,更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南都·湾财社成立一周年,其实恰逢非常好的契机:疫情结束了,科技革命如日中天,大湾区政策实施积累许多条件,我国处于盛世的发展环境……这样的大环境下,南都·湾财社扎根于深圳一一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科技创新的最前沿,短短一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预计以后一定还会陪伴着大湾区的成长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邱震海说。
作为企业家,震海会创始人又是邱震海的另一重身份。
谈及创办震海会的初衷,邱震海坦言,为企业家解决痛点是初心亦是使命。据其多年的观察,中国不乏优秀的企业家,但在创业过程中必定面临诸多困扰:早期可能是如何赚到钱、开拓市场,现在则越来越多是对国际社会、行业未来大势的观测与判断。
“比如科技革命会走向何方,又将如何影响企业和产业的生态?企业及企业家应如何占领先机早做准备?这项服务从目前来看,是企业家日益强硬的刚需,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在从事国际贸易、全球化产业部署时遇到困难。”在这样的契机下,邱震海表示,震海会希望探讨世界的未来趋势,和中国民营企业家站在一起,解决他们的痛点。
作为对科学技术全面、根本性的变革,科技革命始终是企业家绕不开的话题。谈及科技革命,邱震海认为,其既拥有建设力,亦具备破坏力。“从长期来看,科技一定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水准,但是在短期维度上,不要低估科技的破坏力。”
邱震海提及的“破坏力”,包括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比如大量我们现在所做的简单运算分析,未来可能很快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未來人力需要解决真正思想的问题,但这对就业市场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可能出现的有人没工作,有工没人做,才不配岗等现象,对大学教育、企业、社会的再培训也提出了挑战。”
邱震海认为,科技的改变让人们丢失的是劳动密集型岗位,需要人们承接的是知识密集型岗位,因此社会的再就业工程非常重要。“比如修无人机,就属于诞生的新工种,预见了这一趋势,就能早做打算。”
面对此形势,个体应如何做好转型?邱震海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做好转型管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建议年轻人,每个人至少多学一门未来科技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多拿几门证书。此外,提升自己的思考力,顺着‘怎么样能不被替代?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什么?’的路径去思考,让人工智能为我们所用。”
在邱震海看来,本轮科技革命可以称为“通信产业革命”,目前已经历几轮的发展,“现在进入到5G、6G时代,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已经不再新奇。本轮科技革命大概到2035、2040年达到顶峰,预计未来还有10-15年,与下一轮科技革命的前端将无缝对接。”
何为下一轮科技革命?在邱震海看来,可以称为“生物产业革命”,主要致力解决人类自身的问题。“现在已经陆续有公司在致力相关工作,比如基因工程,目前面临的是解决科技伦理问题。未来10年左右,又是世界产生下一轮巨富的时候。可能财富有巨大的增长,社会有巨大的进步。不过,如果管理不当,下一轮的贫富不均又将诞生,社会矛盾又将诞生。”
中国民营企业是过去40多年全球化的受益者。2014至2019年,中国民企出海兼并、收购,海外市场都很欢迎。但现在西方出现泛国家安全化、泛政治化,中国企业出海会遇到一些问题。
不过,这不等于说出海没有机会,我认为依然有,而且会随着科技革命的爆发再上升。我认为民营企业现在不能笼统地判断,某个市场能不能去?而是要判断市场里哪一部分能去,哪一块要规避?因此,现在的环境对民营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内提出高质量发展,不能简单加工制造了。到国际市场,民营企业要对每一个国别、行业、区域,都要很精细地研究。
此外,除了未来对民营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家也要越来越多地接触专业机构,要学习、研究、关心趋势、整合性地思考。
我认为企业家精神应该具备几个要素,一是要有冒险精神,敢吃第一口螃蟹。
第二,要有创新精神。突破从0到1的,不一定是科技创新,但是要把科技创新的东西拿来整合商业模式,解决痛点。这个世界就是由无数个被解决的痛点组成的,一个痛点被解决,人类社会就走向美好多一步,
第三,就是社会责任感和良知。企业家精神不是商业精神,企业家不是商人,更不是销售,企业家最主要的贡献是促进人类进步,商业逻辑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回馈社会。企业家要做慈善,要用非商业的手段推动人类的进步,要积极关怀弱势群体。
第四是诚实。诚实是现代商业很重要的一点。企业家精神一定是排斥欺诈,也要和党政干部雙向合作建立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地缘政治事件与企业家的财富有很大的关系。首先,企业家是除了科学家以外,对世界很重要的一股推动力量。有学者说科学家创造知识,企业家用商业推动社会解决问题,未来企业家能不能用企业经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值得所有企业家思考的。
此外,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十分重要。虽然我们指责日本政府非常不负责任,但这件事也提醒了所有企业家,企业如果只考虑盈利,是没有企业家精神的体现。企业家应当思考如何在这个过程当中减少伤害,在未来企业成长过程中,如何做到真正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负责。企业家们在这里有很多思考的空间,也有很多可为的空间。
我认为深圳的成功是必然,有几个深层结构上的必然性:第一是当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中国历史走到这一步,必然要走向改革开放。第二是深圳人、广东人乃至全体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中国人民非常向往美好生活,人们拥抱一切能够改变生活水平的方式,只需要给中国人民一片天地,就能通过自己的勤劳打拼出一片天地。当年的深圳什么也没有,国家提供了政策,人民努力奋斗,拼出现在的深圳。
此外,深圳的文化是深圳成功的重要载体。深圳文化的开放性衍生出人格的平等性和多元性,也衍生出政府的服务性和包容性。深圳处在岭南地域,其文化色彩中,带有淡淡的岭南文化色彩,岭南人民的务实、打拼、勤劳、吃苦耐劳精神,蕴含在深圳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底盘中。独特的文化构成,使得深圳的成功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