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学萍
教育写作,广义地理解,就是教育者的写作,包括教育论著、教育论文、教育随笔、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育评论、教育日记等。我从一名教坛“小白”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离不开教育写作。
教育写作,需要“扎根一线”。教育写作其实就是一个“干—思—写”的过程。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踏踏实实地干,没有这个基础,教育写作必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否在“干”中“思”,这是一般教师和优秀教师的重要分水岭。把一些问题想清楚,写下来,就成了自己实践与思考的结晶。比如,我刊登在《中国教师》上的论文《“小学创意写作课程”实践的四个“超越”》,就是我多年开展创意写作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写作,需要“海量阅读”。除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还要进行文学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等。针对义务教育新课标中提出的“整本书阅读”“跨学科阅读”,我们还须突破阅读舒适区,进行“广泛阅读”。例如,为了完成《从民国教育中寻找语文的“真”味》这篇文章,我阅读了《现代语文教育发展》《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民国语文》等一系列书籍。
教育写作,需要“课题研究”。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我的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小学创意写作课程”开发的五大“突围”》和《小学创意写作“多元动态评价”的实践研究》,都是江苏省重点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几十年的摸爬滚打,让我尝尽了教育科研的酸甜苦辣,也使自己从一名对科研陌生的教师,成长为一名分管教学工作的学校管理者。正是教育写作促使我走上了专业成长之路。
教育写作,需要“与时俱进”。2019年,新教材全面鋪开;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标正式落地。热爱教育写作的我迎来了新的写作契机。我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坚持每天和全国60万关注者分享我的教育点滴。在这个过程中,先后出版了《长辫子老师漫读必背古诗文130篇》《诗词中的创意写作课》等作品60余册。
教育写作,是成就教师最好的方式。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