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鸣 方晨宇
从2013年至2023年十年间,“一带一路”倡议历经风雨,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逐步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其累累硕果有目共睹。截至2023年8月,中國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中国与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在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与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等各方面取得卓越成就。
十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基础设施合作空间不断拓展,由亚欧大陆向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等地区延伸。一批“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成功落地,它们代表着“硬联通”的先进水平。
从内容层面看,交通通讯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斐然。蒙内铁路(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标规铁路)、中老铁路(中国云南昆明至老挝首都万象)等跨境基础设施项目均采用中国标准且已投入运营,雅万高铁(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至万隆)于今年10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中欧班列开行量和货运量再创历史新高,为各国经济复苏提供了强劲动力。中泰铁路(中国云南昆明至泰国首都曼谷)、匈塞铁路(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至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中吉乌铁路(起自中国新疆喀什,途经吉尔吉斯斯坦,终点至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等精品项目正稳步推进。此外,国际公路、港口、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和航线资源合作也取得大范围进展。在“数字丝绸之路”的新理念引领下,跨境信息光缆、云数据中心等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海、陆、空、网四位一体的跨境基础设施联通网络初见轮廓。
同时,能源基础设施合作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来源。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等跨境油气管道相继建成投产,“五大油气合作区、四大油气通道、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的战略格局基本形成。中国企业成功投资运营埃及国家电网500千伏输变电升级改造项目、埃塞俄比亚GDHA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燃煤电站等重大工程项目,帮助共建国家摆脱能源短缺困境,实现电力网络的跨国互联互通。“绿色丝绸之路”徐徐铺开,中国同共建国家签署的一批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合作协议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从地区层面看,东南亚地区的“硬联通”成就亮点突出,诸多项目从远景规划变为现实。缅甸若开邦皎漂深水港、中老铁路项目落地生根,成为东南亚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能源合作项目蓬勃发展,中国与缅甸、老挝、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等国合作投资修建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发电和输电设施等项目。在越南,中国参与的煤电项目有15个投入运行、六个在建和至少两个处于规划阶段。
中老铁路途径老挝琅勃拉邦。
中东地区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2005~2022年,中国在中东地区(包括北非)的投资和所签合同总额为2730亿美元,其中对能源产业的投资超过1260亿美元。以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为重点,中国和伊拉克、卡塔尔、以色列、埃及等国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打造了一批如海拉特重油发电厂项目(伊拉克)、曼苏里亚天然气田项目(伊拉克)、苏伊士运河经济区项目(埃及)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工程,助力改善全球资源互补结构。
欧洲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积极性显著提升。目前,2/3的欧盟国家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十年来,中国参与比利时、荷兰、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港口建设项目数量迅速增加。截至2018年,中企投资和运营港口的航运集装箱容量达到欧洲总容量的10%,中企帮助建造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匈塞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为欧洲大陆提供互联互通新通道。
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基础设施合作迈上新台阶。拉丁美洲基础设施缺口大、需求强烈,中拉基础设施合作前景极为广阔。截至2021年,中国在该地区累计实施192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额为984亿美元。标志性项目包括巴哈马自由港集装箱港口、牙买加爱德华·西加高速公路与金斯敦港、苏里南微电网光伏工程建设项目及圭亚那新德梅拉拉河大桥项目等。
从整体格局看,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支点,“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总体格局基本成型。“六廊”是指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国巴基斯坦、孟中印缅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六路”是指铁路、公路、水路、空路、管路、信息高速路互联互通路网;“多国”是指选取若干重要国家作为重点合作对象;“多港”是指构建若干海上支点港口。其中,中巴经济走廊、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等项目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深受世界欢迎的合作模板。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的上述成功项目,为世界范围的“硬联通”展现了积极前景。
经过十年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已被载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和金砖国家机制等多边机制的重要文件,“一带一路”倡议也实现了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沙特“2030愿景”等共建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度对接,凝聚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软联通”的政策沟通首先表现为以高层引领促进各国政策对接。十年来,多边和双边首脑外交接连不断,为“一带一路”倡议把握航向。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明确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方向,规划了“一带一路”建设具体路线图;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达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的重要共识。两届论坛成果累计超过500项,涉及各行各业,打通了政策障碍,将“一带一路”合作做实做细,构建了坚实的制度框架。
此后,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乌克兰危机升级等百年变局的新历史条件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一带一路”亚太区域国际合作高级别会议等顶层外交活动相继举行,凝聚共建国家共识,维护了真正的多邊主义。十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各国政策沟通成果不断,形成以《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廉洁丝绸之路北京倡议》《“创新之路”合作倡议》《“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一带一路”国家关于加强会计准则合作的倡议》《“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和《丝路国际智库网络北京共同行动宣言》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共识,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最终实现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软联通”擘画蓝图。
在此期间,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水平不断上升,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额从2013年1.04万亿美元扩大至2020年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8%。2023年上半年,中国对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额首次超过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出口额总和。“一带一路”倡议在中美贸易摩擦形势下,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硬联通”助力下,贸易成本极大降低。例如,中欧班列东、中、西三大通道保持高位运行,实现了110余个中国城市同欧洲25个国家216个城市的贸易畅通。截至2022年末,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6.5万列,2023年至今累计开行超一万列。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是“软联通”的必然要求,贸易便利化规则的对接和完善是“软联通”得以充分实现的制度保障。结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发展需求,中国新能源汽车、机床和家用电器出口额高速增长,共建国家农产品、化肥等自华进口规模也快速发展。农副产品通关“绿色通道”“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等跨境贸易合作机制的建立健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国与共建国家深度合作切实扫清了贸易障碍。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国际支付、投资、交易、储备功能稳步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业务范围已覆盖近40个共建国家和地区。金融的互联互通不断深化也成为“软联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助力。
今年6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成员国的全面生效更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RCEP多数成员国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RCEP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使诸多位于二者重叠区域的东南亚国家充分享受双向政策红利,助力中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国与东盟正积极推动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提升中国—东盟经贸制度型开放水平,这将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双边贸易沟通和规则对接,提升“软联通”水平。
企业作为投资建设主体,其参与积极性对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提高“硬联通”水平和“软联通”质量,实现“心联通”至关重要。2013~2022年,我国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年均分别增长8.6%和5.8%;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额累计超2700亿美元;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累计分别超过1.2万亿美元与0.8亿美元,在对外承包工程总额中比重超过一半。这些数据在相当程度上表明中国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积极性。
在十年来政策沟通和贸易畅通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互利共赢已成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在各国政府、企业和民众心中落地生根。其直接表现为共建国家企业与中企合作意愿的高涨,及当地民众对“一带一路”工业园项目的就业偏好与工作热情。“一带一路”项目之所以深受欢迎,是因为其既带来了基础设施项目的成就,也助力实现了民心相通。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解决了当地群众的用水、用电、用网的现实需求,还为经济上较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大量优质就业岗位。截至2022年底,中企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额达571.3亿美元,共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预计至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可使相关国家共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并使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而不断发展的“健康丝绸之路”,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民众之间的“心联通”。健康对世界各国民众至关重要,中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水土不服等医疗健康问题,早期一些企业会安排医疗人员随行出海。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时,中国政府与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施大量医疗救助,为当地民众应对疫情、保卫健康提供了重要支持。
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人文交流不断深化,夯实了“心联通”的情感纽带。各种形式的“一带一路”倡议文化交流活动在共建国家火热开展,人员往来进一步便利,对中国实施免签、落地签政策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增至51个,互免普通护照签证的国家和地区有11个。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教育合作版图也在不断扩大。中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的境外办学项目占境外本科院校办学总数的41%,中国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海外合作办学项目的75.47%也集中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2023年5月23日,蒙内铁路中国驾驶员指导当地学员进行机车检查。
由表及里,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政府、企业及民众对相关项目的积极态度促成“心联通”的深度实现。以“硬联通”“软联通”和“心联通”三大领域为主要标识的成就,在过去十年里熠熠生辉。这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与全球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与挑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公平发展机会,带来新增长点,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独特贡献。
未来,“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合作将不断深化、继续向前。正如2017年习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演讲时指出的,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我们勇敢迈出第一步,坚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