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祥 刘军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 以下简称六院) 自1962 年建立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我国航天固体事业的摇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六院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7 个方面 55 项重点任务,聚焦发展定位,乘势而上深化改革,构建了一套改革基本体系、打造形成多项改革示范样板、强化形成一套改革保障措施,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逐年提升,企业党建有力强化,企业制度日趋成熟。
党建铸魂 全面从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 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六院党委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根”和 “魂”,自觉扛起“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神圣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健全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的领导全面植入企业改革发展实践。一是建立“第一议题”常态化落实机制,六院党委聚焦政治建设这个党的根本性建设,全院各级党组织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第一时间学习贯彻并结合企业实际研究部署落实。二是构建了“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院领导双周碰头会、部门负责人联席会”工作机制、“十个一”“八个一” 工作机制、党委督导工作机制、“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机制,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三是探索建立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决执监”体系,以“三重一大”决策管理为突破口,发挥决策权关键作用;抓好督办落实, 确保各项决策执行到位;抓好审计监督,确保各项监督保障到位。
全面加强党建工作质量,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一是建立“1+2+4+7+N”党建工作体系,探索构建以“双建双创”为载体党建新模式。二是压实党建责任,通过建立党委报告年度党建工作、党委书记现场述职等制度,出台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举措,加强党建责任落实。三是狠抓党建重点任务,把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生产经营作为党建责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标,把改革经营发展责任内嵌到管党治党要求中。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六院营业收入年均增长两位数以上, 多年来持续保持集团公司党建工作和经营业绩年度考核“双优秀”。
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夯实业务协同监督机制。创新开展经营质量提升专项监督,贯通融合党委巡察、纪检监察、财务审计等各类监督力量,以专项巡察模式开展工作,将监督嵌入关键节点、业务流程,确保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有效落实。开展“伴随式”监督,紧盯各重点领域,深化廉洁风险防控。同时,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严肃查处利益输送、设租寻租、化公为私等“靠企吃企”问题。
聚焦重点 多维改革
牢记“国之大者”,全面落实“现代化”“世界一流”等系列战略是六院的新使命新任务。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六院聚焦市场化经营、数字化转型发展、降本增效等重点领域进行改革,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为现代化企业强国建设注入活力。
“三项”机制改革,打出“组合拳”。通过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打破“铁饭碗”,所属单位按照“一企一策”100% 扎实开展。 实现“上岗靠竞争”,建立了以劳动合同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建立覆盖全部各级经理层成员、突出经营业绩、突出刚性奖惩的新型经营责任制。
市场化激励机制,激发活力。强化正向激励, 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是国有企业激发活力、提高效率的重要举措。六院大力推进多元化中长期激励体系, 建成“当期激励+ 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以关键人才带动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打开新局面。建立精益卓越的数字化运营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数智转型。一是智慧企业建设持续深入,数字化管控能力再上台阶。科学构建战略目标、业务流程及数据模型,全要素立体型KPI 指标架构已经成型。数字化科研生产贯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打通PDM、ERP、MES 等系统数据传输,贯通异地科研生产计划管理流程。二是智能化建设成效显著,实施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完成8 个智能化产线建设和63 个工序点智能化改造,智能化工序占比提升60%。三是夯实工程、管理信息化基础,基于数据的典型业务流程更加清晰高效。推动基础设施升级,提升自主可控能力,自主开发固定资产管理等多个业务系统,促进软件开发能力实现质变。
降本增效,提升经营质量。为贯彻“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續”发展理念,落实“好、多、快、省、实”装备发展要求, 六院将成本工程工作要求全面融入产业全链条,深入推进成本工程。通过全面开展经济性分析,减少成本分摊;强化生产全过程管控,降低制造成本;打造高性价比供应链;降低采购成本,演进管控机制等经验做法。近年来,利润总额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得到保证。
做优增量 全面优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六院持续开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坚定不移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优化总体布局,开辟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六院党委研究制定了“一个目标三步走”改革创新蓝图和“一四三六五”发展思路,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落实。一是优化能力体系布局,推动多地多区域的融合发展。加快六院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 打造集基础研究、仿真分析计算、设计研发制造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发展基地。二是提升核心竞争力,聚焦主责主业,构建智慧智能、现代服务等为重点的产业支撑项目, 开辟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近年来,六院各项经营指标稳步增长。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持续深入推进。通过调整完善院属单位主业定位,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入主业和新布局的重点领域,实现产业领域聚焦。一是聚焦智慧产业、商业航天等实施增资扩股,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化能力;完成股权划转,理顺产权关系,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助推高质量发展。二是组建航天计量检测中心,将分散于所属6 家单位的计量检测资源统筹整合至中心,实现从以“资源整合”为主的软整合到模拟独立运行,再到实体化运行的改革创新。重组改革后,六院新增五大权威资质,外部收入突破千万元。
聚焦创新 科技引领
六院是“研发、制造、市场”一体化的科研生产单位,当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愿景。在面临新的市场大潮与市场竞争的冲击下,必须迫切进行改革创新,走以科技创新引领可持续发展之路。
重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六院围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变革、重大科研任务、领军人才培养等创新要素, 形成科技自立自强多项任务专栏,100 余项行动任务。通过重构创新组织架构,整合所属单位相关专业资源,形成“ 3+12+N”创新组织架构,引领各分中心专业技术多维度创新。目前,以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的创新体系初具规模。重构技术体制,建立科技委、专业技术委员会、专业组三级技术接力体制,形成战略、规划、计划、项目硬连接机制。重构财务管控机制,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机制,提升创新项目后续产业化的竞争能力。
加强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六院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强度,将自主创新能力转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一是根除传统科技创新模式。不断加大自主创新投入,自筹经费项目数量占比两位数以上,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二是构建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创新投入机制,为企业自主创新科研经费的筹集提供更为广阔的资金渠道。三是建立研发专项资金和研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投入强度连年保持在央企优秀水平。四是组建联合实验室,突破核心关键“卡脖子”问题。创新能力提升以及重点领域项目立项增加后,经费总额较之“十三五” 初期大幅增长。
创新人才培养举措,加快人才力量建设。六院党委将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不断深化人才改革举措。一是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赋予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二是建立更有效的科技成果收益分享机制,让广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充分释放。三是重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创新性收入比例,在工资之外增设个人和团队年度创新贡献奖,全院范围内遴选,树标杆、立典型。目前,六院已建成近20 个国家级、省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成为工艺技能人才创新创效的主阵地。2022 年,获评国家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六院将持续深化改革,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成果:一是持续推进国有资產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 持续深化专业化整合,以提升固体动力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二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化企业制度,深化分类改革,使改革发展更有保障;三是加快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分类实施全面对标,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率先在优势领域建成发展质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水平;四是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全面推行股权激励和岗位分红激励;五是切实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基础研究,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深化科技自立自强;六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促进新动能形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六院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航天科工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