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 娇,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口腔黏膜科主治医师
赵 旭,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口腔黏膜科医师
岳亚洋,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口腔黏膜科医师
专家提醒
加强对口腔黏膜病的了解和预防,对维护我们自身健康尤为重要。
秋风飒爽、温度骤降,在低温风吹的环境下,人们很容易出现口唇干燥症状。唇部是口腔的门户,嘴唇上皮较薄,没有皮脂腺,不能分泌油脂滋润嘴唇,所以很容易缺水干燥。另外,我们不自觉地舔唇咬唇习惯,使唇部更容易暴露于干冷的秋风中,出现皲裂脱皮,若治疗不及时,且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就会发展成慢性唇炎。
慢性唇炎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唇炎,是唇部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它的病因尚不明确,复杂多样,可能的诱发因素有很多,例如寒冷干燥风吹、饮食不均衡、嗜好烟酒、进食辣烫刺激性食物、精神压力大、熬夜劳累、舔唇咬唇撕唇,以及使用某些化妆品等,均会诱发或者加重唇炎。
慢性唇炎的主要表现为嘴唇干燥、脱屑,有时伴疼痛、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唇部会出现皲裂渗血等情况。慢性唇炎病程迁延反复,时轻时重,干燥寒冷季节易加重,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慢性唇炎的临床治疗应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通常以局部对症治疗为主。唇炎症状较轻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局部涂抹橄榄油、医用凡士林保持唇部湿润,做好日常防护即可;唇炎症状较重时,应及时去除可能引起唇炎的刺激因素,包括戒除咬唇、舔唇等不良习惯,戒除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日晒、风吹、寒冷刺激,停止使用可疑的食物、药物、化妆唇膏等。若唇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建议去专科医院就诊。
慢性唇炎的反复发作会极大地影响日常生活,所以预防唇炎的发生就显得十分重要。以下是关于预防唇炎的几点小建议:
1.饮食均衡,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改掉舔唇、咬唇、撕皮等不良习惯;
3.秋冬季节预防性使用橄榄油、医用凡士林进行唇部保湿;
4.在风吹日晒、寒冷季节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
口角炎是指上下唇联合处的皮肤及周围的黏膜发生急性或者慢性炎症的总称,老百姓俗称“烂嘴角”。秋冬季节常与慢性唇炎相伴发生。口角炎发病的主要原因包括:因口唇干燥反复舔舐口角区;饮食不均衡所致维生素B族的缺乏;老年人因缺牙或佩戴不良义齿原因导致口角被唾液过度浸润,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卫生不良等。其中舔唇、流涎和吸吮拇指是儿童口角炎常见的原因,缺牙及佩戴不合适的义齿是老年人口角炎发生的常见原因。
口角炎常表现为单侧或者两侧的口角区潮湿、皲裂、渗出、结痂,进食及打哈欠等大张口时伴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出现口角炎时我们应该这么做:首先去除局部刺激,戒除舔舐口角、吮指不良习惯,补充维生素,局部涂抹凡士林保湿。及时去专科医院就诊,若存在细菌或真菌感染,及时进行抗菌治疗。
秋冬季节温度骤降,不少人嘴唇或嘴角会长一串小水疱,老百姓认为这是“上火”了。其实,这不是什么上火,现代医学将其诊断为唇疱疹。唇疱疹是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型)感染所致,具有自限性,易复发性,复发位置通常固定。主要表现为口唇某一固定部位反复出现簇集性小水疱。初期发病部位有烧灼感、瘙痒或者潮红,数小时后局部出现密集成群、针头大小的水疱。水疱易破,溃烂后逐渐干燥结痂,这种症状会持续7~10天。而对于幼儿和儿童的初次发病,多有接触单纯疱疹患者的病史,患儿可能会有发热、头痛、全身肌肉疼痛、咽喉肿痛、浅表淋巴结肿大触痛等前驱症状。
唇疱疹易发生于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常见的诱发因素如发热、寒冷、紫外线、创伤、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妊娠、熬夜劳累、情绪不佳等,这些诱发因素可致使体内潜伏的病毒活化,病毒重新繁殖,疱疹复发。
唇疱疹发作的时候,可通过飞沫、唾液或者直接接触疱液传播。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疱疹发作期间,避免亲吻等直接接触,也不要和他人共用餐具、毛巾、唇膏等生活用品,尤其是患病成人不要亲吻婴幼儿,避免传染。唇疱疹可以治疗,但是不易根治,因为HSV-1型病毒可长期潜伏在宿主的机体内,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则会诱发唇疱疹的复发。因唇疱疹有自愈性,故出现唇疱疹时我们可以居家处理,如局部涂抹抗病毒软膏(阿昔洛韦软膏等)、局部擦洗消炎类药物(复方氯己定溶液),同时加强营养、保证睡眠,提高免疫力。若唇疱疹症状较重,或合并身体系统性疾病,建议于专科医院就诊。
预防唇疱疹复发,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锻炼身体,饮食均衡,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避免上述提及的其他诱发因素。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为多种肠道病毒,引发手足口病的病原微生物最常见的是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手足口病好发年龄为1~10岁,尤其是5岁及以下儿童,更易感染此疾病。该病全年均可发病,一般夏秋为发病高峰期,且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幼儿园是该病流行传播的主要场所。
手足口病一般表现为口腔黏膜、手、足部位的疱疹和斑丘疹,在出疹的同时或者出疹前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下降等症状。口腔黏膜的疱疹多见于舌头和颊黏膜,其次为唇、腭黏膜,有时口周也会出现。开始时为红色斑片,继而发展为水疱,水疱易破溃形成糜烂面,周围充血,伴疼痛。手足口病病程一般为5~7天,通常病情较轻,具有自限性,预后良好,可完全康复,无后遗症。只有少数患者的病情发展迅速,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奶瓶、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而感染。如果发现孩子手脚长红疹,口腔黏膜长疱,伴发热及食欲不佳,我们可以这样做:
体温高于38.5℃,或者因发热感觉到很不舒服时,可以服用美林、泰诺林等退烧药,帮助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若高烧不退且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皮肤疱疹:如果疱疹未破溃,可以选择涂抹炉甘石洗剂;如果疱疹破溃,可以涂刺激性小的碘伏,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口腔疱疹: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或用软布蘸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口腔疱疹严重,孩子哭闹剧烈时,也可咨询医生寻求帮助,评估是否可用药物止痛。
吃温凉稀软的食物,能缓解宝宝的疼痛,比如温的粥、米糊。避免过咸、过酸、辛辣或过烫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当食物接触到口腔疱疹处,孩子可能会疼得哭闹。如果家长愿意,宝宝也喜欢,可以适当让孩子吃一些冰激凌,起到冷敷和补充部分热量的作用。
俗话说,防大于治,预防手足口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勤洗手、常通风、勤消毒、吃熟食、少聚集、打疫苗。
1.孩子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家长在接触孩子前后或更换尿布等污染物后也应注意手部卫生。
2.家里或教室经常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保持空气清新。
3.孩子的餐具、玩具或日常接触的家具表面等要经常清洁和消毒,穿戴的衣物以及被褥经常放到阳光下晾晒。
4.不食用生冷或半生不熟的食物,不要喝生水,提防来源不明的食物,以免病从口入。
5.在疾病高发期或者周围有人患病时,不要带孩子前往人群聚集、空气流动较差的场所。
暑去凉来,提前做好各项预防保健措施,提高自身免疫,以保护口腔。口腔健康,才能全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