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启蒙教材的应用实践
——以《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为例

2023-10-24 05:59:16
戏剧之家 2023年26期
关键词:节奏钢琴教材

李 昕

(华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一、简述钢琴启蒙教材

(一)国内启蒙教材的现状

当今,国内外经典钢琴启蒙教科书的选择都更加偏重弹奏技能的学习训练,如20 世纪90 年代至今的《汤普森钢琴教程》,其始终在畅销钢琴启蒙教科书中占有重要一席,但传统钢琴启蒙中枯燥的技能训练比较多,使得学生在练琴过程中“硬”练技巧的现象频发,学习者因此逐渐失去练琴的热情。目前,“快乐学琴”已经成为潮流,然而,真正能够做到的启蒙教材却少之又少。近年来,有以此为核心理念的新的教材出版面世,它们更注重兴趣的培养,比如《巴斯蒂安钢琴基础教程》每级由基础、乐理、技巧、演奏和视奏五册组成;《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则全方位覆盖乐理、技巧、视奏、移调、听力、即兴等。这类教材都具有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并且,教学模式多样化且富有趣味。钢琴启蒙阶段在整个钢琴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期间正确运用教材可以塑造学生的音乐观念,培养学生的学琴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等。与以往教师主动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钢琴启蒙方式不同,如今的钢琴启蒙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

(二)《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

《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Piano Adventures》)是美国钢琴演奏家、儿童心理学家兰德·菲伯尔博士夫妇以及菲伯尔钢琴研究院经过多年潜心研究[1]推出的一套钢琴启蒙教材,其常年在美国同类图书销量榜位居榜首,其宣传标语是:Developing Musical Mindsand Hearts(译为:发展音乐的头脑和心理),可以理解为音乐是由心而发,音乐能使学习者快乐。菲伯尔夫妇认为,学习钢琴不仅是为了个人情感的表达与演奏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能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与音乐创造性。[2]这一理念全面贯穿在菲伯尔夫妇的文章、教材以及教学实践中。菲伯尔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第一本书已经有26 个版本,这是反复修改的结果。我们的学习方法是建立一种能力,让教师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找到乐趣和信心,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各种音乐,让他们尽快感受到音乐的真正魅力。他们还出版了适合中国儿童的中国版《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教材。

二、《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介绍

(一)教材理念

美国版《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教材系统全面且覆盖知识面广,有芬贝尔预备级,共A、B、C 三级,每级教材包括Lesson Book 和Writing Book;一至八级每级教材包括Lesson Book、Theory Book、Performance Book、Technique and Artistry Book、Sight Reading 以及作为教学补充内容的Popular Repertoire Book 等。中国版《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于2012 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一至六级,每级教材有《课程和乐理》和《技巧和演奏》两册。[3]以上两种版本的教材都秉承由简入繁的策略,以培养兴趣为主,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感悟音乐的真谛,并且潜移默化地掌握坐姿与手型。

(二)使用策略

1.循序渐进。循序渐进的钢琴启蒙有利于知识的增长与思维的发展,心理学家李子勋说:孩子的心智发展序列首先是触觉,其次是嗅觉、味觉、听觉、视觉……以往众多的教材都是直接从“五线谱、音高、节奏”等音乐知识开始,直接让学生学习繁多的音乐知识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系列教材都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无论是芬贝尔预备级教材还是一级教材,都是从熟悉的英语字母“五线谱”及演奏提示图逐步过渡到五线谱,同时,“五线谱”中的字符排列始终遵循“往右越高,往左越低”的原则,缩短单独学习的枯燥单调的过程,增强学生对音名的感性理解,锻炼学生的音乐听觉,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巧妙避免因直接学习五线谱而产生的畏难情绪,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律动感,为教学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轻松学习的过程中积累音乐知识,此类教学设计贯穿整个系列,可谓独具匠心。

2.趣味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艺术类课程始终坚持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艺术体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4]并且,近年来“快乐学琴”风潮盛行,但仍然有许多学生在启蒙阶段便选择放弃,以往的钢琴教学在启蒙阶段就“下猛料”,开始各种手指技巧的教学,忽视了启蒙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学琴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钢琴启蒙过程很“被动”,学生“被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使用合适的教材,菲伯尔在整套教程内容上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在启蒙阶段中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钢琴的快乐,使他们更愿意学习钢琴,并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他们推出的教材提出了“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找到学钢琴的乐趣和自信”的理念。《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完全是从音乐本身及学生心理出发,从认识钢琴小伙伴开始开启音乐之旅,每个课程都有精美的插图及音乐小伙伴故事导入,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通过插图激发学生的模仿力及想象力,使得日常训练不再枯燥乏味,富有音乐性的伴奏能提升学生的节奏感和节拍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节奏感,还可以通过互动增进师生的情感,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3.生活化。音乐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实施生活化教学能让学生的钢琴启蒙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这一方面可以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将钢琴启蒙置于生活的背景中,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习钢琴,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很巧妙地把演奏技巧、音乐知识等学习内容生活化,仔细观察钢琴小伙伴的穿着能发现很多音乐符号,比如罗兹-达兹女士的发饰是高音谱号,长裙是低音谱号,小精灵泰普手里拿着四分音符,这些插图都经过了精巧的设计,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在“左手彩虹”一课中,手腕、手臂的练习贴近生活,教材中的插图是从低到高的彩虹,借助精美的插图提示学生本课的练习可以模仿彩虹的路径,从低到高松弛地弹奏,这些巧妙的设置将原本枯燥抽象的手腕、手臂技巧练习转变成生活中的趣味小游戏,这些细节贯穿整个系列,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过程中学习钢琴。

4.创造性。创造性思维是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它是从幼儿时期逐渐形成的,幼儿时期的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对其进行开发不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必要。正如苏联教育家卡尔夫多斯基所说:“幼儿是我们星球上最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每个幼儿都是一个天生的无与伦比的创造性实验室,不受任何限制,有着无限的、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维、联想和理解能力为基础的综合性、探索性和高级心理活动。《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系列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创造性思维,芬贝尔预备教材中Writing Book 中有绘画题、填色题、听辨节奏题等,通过丰富的题型、有趣的故事导入和问题设置满足学生探索钢琴的好奇心,并引导他们探索音乐知识之间的关联,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5.启发性。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对一切人来说,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热爱可以让一个人产生明确的目标,从而保持足够的定力并养成自律的习惯,因此,首要问题便是让学生爱上钢琴课,《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探索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从探索和思考中学习音乐知识的启发性教育理念,与传统的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相比,这种教育理念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芬贝尔预备级分为Lesson Book 与Writing Book 两册,两册相辅相成,在设置主要教学的内容时还设置了课后巩固练习,比如,学习完《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预备级A 级Lesson Book 中“左手与右手”后,可以在Writing Book 中画出“你的左手/右手”,并将相应的指环戴在手指上(连起来),教师可以运用这类有趣的游戏的方式启发学生,让学生回顾上课内容、加深记忆。

三、钢琴启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坐姿

钢琴启蒙开始阶段,学生一般都会对钢琴充满好奇,会急于让“钢琴发出声音”,学生可能随意坐在琴凳上,这时候老师便会纠正。在钢琴启蒙中,不正确的坐姿必然影响之后的钢琴学习,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和演奏时的发挥;在日常的练习中,良好的坐姿对视力、脊椎、手臂、手指等身体部位都有影响。《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预备级A 级第一单元Lesson Book 中做了巧妙的设置,借助钢琴小伙伴们的坐姿插图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正确的坐姿,还通过“试试看‘我最棒’”的小游戏(模仿插图中钢琴小伙伴头顶小动物,保持正确的钢琴坐姿,坚持十秒)加深学生的记忆,不难发现,其没有要求学生坐在钢琴键盘的中间点,这是因为教材中有很多需要探索所有琴键的曲目,这有别于其他的教材,其他教材往往是直接进入对七个音的认识,这种新的方式不仅仅可以满足学生对钢琴的好奇心及探索欲,还可以使学生在启蒙阶段就学会正确的坐姿。

(二)手型

手型在钢琴启蒙过程中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大多学生是儿童,他们的手小且软,很容易出现翘指、塌指、折指等错误手型,很多启蒙教材会缺失手型教学环节,而这一部分教师的授课又很重要,教师普遍会将手型比作手掌握着鸡蛋、苹果等圆状的东西,并将手掌松弛地放在琴键上,但一旦开始接触琴键,学生便很难保持“比较圆”的手形,为了让琴键发出声音,学生就会使“蛮”劲儿,就会出现抬起手腕、手指僵硬等错误,这些错误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甚至还会影响曲子的弹奏质量。《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第一级“山里的石头”中,借助钢琴小伙伴及石头插图引导学生想象手中握着石头,根据图示和故事进行想象:山里的石头——掉落在地上——握住定型——晃一晃——抬起拇指轻敲1-2-3——哇!旋风来了,登陆在键盘上,生动形象地让学生体验放松的手型;对于各种手指问题,在“左手/右手甜甜圈”中,借助甜甜圈插图,引导学生想象相应的场景;通过音乐小伙伴罗兹-达兹女士的猫——米奇的背拱起来的图像,让学生领悟正确的弹奏方式,让学生松弛地把手放在琴键上,引导学生模仿并放松手臂和手腕,以上的趣味练习并非孤立存在,还贯穿于启蒙阶段,并且不断巩固升级训练方式。

(三)节奏与节拍

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语言。人说话时有丰富、生动、微妙的节奏,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对节奏的敏感性和一般音乐能力”是人类心理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实,节奏在钢琴启蒙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教材中,节奏和节拍是融为一体的,这个板块的教学特别容易出现知识点混淆的情况。认识和把握节拍和节奏是每个钢琴学习者必须经历的过程。《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预备级A 级十个单元有三种节奏——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和一种节拍——4/4 拍,这些内容在其他教材是几节课的内容,而菲伯尔则用大篇幅作铺垫和过渡,在启蒙阶段,教授学生节奏和节拍的概念,同时让学生在节奏听音、唱歌、肢体表达、音乐节奏小游戏中通过模仿和感知不同的节奏来体验音乐,同时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乐感

乐感是指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主要表现在微妙而敏感的音准感、复杂而复合的节奏感、多变而灵活的“力度与速度”感、单一而混合的音色感,在启蒙阶段慢慢渗透乐感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听觉能力、记忆力、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预备级A 级第一单元借助“小鸡、老虎、老鼠、蛇”四种小动物的插图,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插图及老师的引导,感受并在钢琴上弹出“柔和、嘹亮、长、短”的声音;还通过师生二重奏的形式巩固、加深、影响和增进师生感情,可谓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猜你喜欢
节奏钢琴教材
花有自己的节奏
幼儿100(2023年35期)2023-09-22 07:28:40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 08:05:24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YOUNG·节奏
现代装饰(2017年1期)2018-01-23 03:31:17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