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鲁慧
【摘要】 目的:探究青少年焦虑症患者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焦虑症患者共60例,均为18岁以下的青少年,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予综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青少年各项自评表得分。结果: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后青少年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的评分均下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症青少年护理前生活质量较差,干预后研究组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the Piers-Harris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的单项平均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少年焦虑症频发,对此类患者开展综合心理护理可减轻其心理负担,改善焦虑状态,提高自我意识,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字】 青少年;焦虑症;综合心理护理
青少年焦虑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表现为无诱因的恐惧和紧张,通常还伴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不安等症状,给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焦虑症状难以控制,会使患者夜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1]。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发病性质分为急性焦虑症和广泛性焦虑症,目前病因尚不明确。除遗传因素外,青少年焦虑症一般是在个人心理、个人生理还有社会环境三重因素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精神疾病,多发生于青少年时期,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2-3]。据数据调查显示,近几年青少年焦虑症发病率不断上升,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同时也给社会安定和发展带来一定阻碍[4]。本研究选取60例青少年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应用综合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青少年焦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2~18岁,平均(15.14±1.28)岁;研究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12~18岁,平均(15.32±2.01)岁,对比资料P>0.05。参加本研究的青少年家长知情且同意,排除依从性极差,全程不配合的青少年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焦虑症患者30例,予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焦虑状态实施对症治疗,定期给其提供心理咨询,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予以解答,定期随访患儿情况。研究组予综合心理护理,主要包括个体化护理、团体心理治疗、家庭干预以及其他干预的护理方式,具体如下。
1.2.1个体化护理
由本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护理人员配合治疗,为患者提供1对1心理疏导。咨询室环境需整洁,光线需柔和,咨询空间需满足20m2,室内设有沙发和茶几,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前让其填写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及个人喜好。医护人员在咨询和疏导过程中为患者播放轻柔音乐,使其能够全身心放松,逐步引导患者提高自我认知水平,不断寻找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感,在倾听患者诉求的同时,善于运用心理暗示,让青少年认识到目前自身病情处于稳定期,只需定期配合心理治疗,疾病可治愈。
1.2.2团体心理治疗
团體心理治疗是指将症状相同、病情一致的患者组成团体,成员年龄相仿,参与人员相对固定,可流动,不做特定限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组织针对性的绘画、沙盘、社交、音乐等活动,团体定期开展成员活动。首先,引导各成员进行自我介绍,医护工作者在与成员交流互动过程中利用心理学技术改变青少年的既往认知和沟通模式。团体干预给青少年焦虑症患者提供交流平台,并使患者在团体中不断获得正向力量,进而改善负面心理感受。
1.2.3家庭干预
家庭干预开始前,护理人员先进行自我介绍,再对治疗方法和目的进行说明,每次治疗时长为1小时,并设定治疗目标,护理人员与青少年家长进行访谈,了解疾病发生和发展原因,得知调查结果后进行针对性干预,如母亲过度管理或父亲情感交流不良等原因引起的焦虑症,应引导父母双方与子女良性沟通,发现情感障碍问题,建立新型家庭交流模式,促使家庭成员回归个人角色,提高护理干预效果。
1.2.4其他干预
矫正此类青少年患者的错误行为,并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医护人员与青少年患者的家人应及时发现其异常行为。利用专业的教育和指导让患者意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通过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和行为矫正时间表,来促进其不良行为的转换。在了解患者家庭教育背景的基础上,深挖青少年患者的性格优点和兴趣潜能,以促进健康人格的重塑。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表示焦虑和抑郁水平越低;采用生活质量评判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对两组青少年情况进行评价,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the piers-harris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进行评估,测试题共80道,总分越高则被测青少年情绪困扰程度越轻,自我意识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若两组数据结果P<0.05,则代表两组患者在以上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2.1对比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
研究组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后,青少年焦慮症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下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
焦虑症青少年实施护理手段干预前普通生活质量较差,干预后研究组患者4项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的PHCSS评分
研究组的PHCSS各单项目平均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近几年,随着生育政策的改变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传统独生子女家庭模式逐渐转变,学习、生活和社会压力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青少年情绪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焦虑症程度的加重,青少年自伤、厌学和自杀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学习压力的第二大心理问题[5]。青少年焦虑症直接影响着此类患病群体的健康成长,近几年家庭和社会对该种情况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期望通过科学的干预手段调节青少年不良行为和负性情感,提高青少年的情绪控制力,稳定其心境。
目前,临床针对青少年焦虑症主要通过药物和护理手段进行干预,本研究从影响青少年心理状态的因素出发,发现其焦虑症常见诱发因素包括家庭忽视、亲属家庭寄养、父母教养不当、双方在与子女相处时态度蛮横,有甚者还存在过激管教行为、虐待、暴力处理冲突、社会负面报道、遭遇创伤事件、不良成长环境、青春期经常性与游手好闲人事、社会无业青年交往[6]。通过家庭干预、个体化护理、团体心理治疗等疗法倾听患者想法,促使患者情感释放,提高其克服困难的身心能力,改变错误观念和行为。
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青少年SAS和SDS评分均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心理干预根据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症状和心理特点叠加治疗方法,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负性感受[7-8]。护理干预前青少年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PHCSS的总分与各单项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效果更佳,在改善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同时,还可以对其疾病根源进行深层次挖掘,起到标本兼治效果[9-10]。
综上所述,对青少年焦虑症患者开展综合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其焦虑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1]何旭斌,宦宗素,余芹瑶,等.不同焦虑程度青少年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血清NPY、5-HT、BDNF的变化及其与生活应激、炎症因子和记忆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4):777-781.
[2]张静,沈红艳,江文庆,等.人际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1):60-64.
[3]邓开琴,袁贤明,胡利姣,等.统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23,23(2):195-199.
[4]莫夸耀.认知行为疗法在广泛性焦虑障碍青少年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34):169-173.
[5]肖博,孟甜甜,何玉琼,等.湖南地区6~16岁焦虑障碍患儿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30(2):161-167.
[6]马昌明皓,刘文敬,刘真,等.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认知行为治疗的父母干预[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6):1 312-1 316.
[7]闫沙沙.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对青少年轻度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状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6):761-763.
[8]张玉艳.抑郁症康复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4):249-250.
[9]王祖艳.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9):237.
[10]李甜甜,曹建琴,路文婷,等.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 590-1 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