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宏军 何勇 马云桥
南部新城地处南京主城东南,毗邻南京南站,规划建设范围19.8 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约10 平方公里,主要是空军大校场机场搬迁释放的主城唯一可供成片开发的空间,其发展定位为“长三角中央活力区、都市圈超总集聚区、现代化主城新中心”。
南部新城作为南京市的重要功能板块,承担了大量新技术试点和示范,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BIM 和CIM 双试点片区,是江苏省综合管廊试点、海绵城市试点,也是中芬低碳生态试点示范城市、江苏省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区域集成示范。
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BIM、CIM 试点为契机,充分运用基础设施及公建项目中的BIM 成果,提出了以CIM 平台为核心,围绕规划设计、工程建造、运营管理三方面打造智慧应用的建设体系。标准规范方面,在国家和省、市BIM 及CIM 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标准从报规报建拓展到工程建造、竣工验收和运营管理阶段,通过编码和交付核查工具,确保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各阶段模型的质量,形成一套契合南部新城特点,又与上层标准保持衔接的标准规范。平台建设方面,以南京市CIM 平台建设成果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将基础设施三维模型、地下空间三维模型、倾斜摄影模型、公共建筑BIM 模型,以及物联感知数据进行整合,形成南部新城CIM 平台,作为映射“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核心枢纽,支撑从宏观到微观、静态到动态的业务场景应用,实现南部新城智慧城市实时的数据呈现,筑牢城市数字底座。
规划设计方面,立体展示用地属性、土地出让、历史建筑、地下空间等规划成果,已实现了南部新城住宅、商业、绿地等各类用地的控制性规划指标管理;集成地下管线、管廊、地质资料等专项数据融合为地块开发提供服务;建设城市设计专项,将项目BIM 模型及设计方案放置在三维场景中,实现任意视角切换,协助实现多角度方案比选;通过各建设阶段的卫星航片、模型迭代呈现城市生长。
产业招商方面,围绕商务商贸总部经济为核心,文化创意和智慧健康为特色的“1+2”产业体系,基于数字底座建设南部新城招商一张图,通过三维场景可视化展现“一轴、一廊、两核、四区”的产业布局,统筹配置医疗、教育、文体、社区等配套设施,凸显南部新城产业规划及城市设计优势。通过项目BIM 分层展示招商载体,打造室内漫游、实景看房、配套分析等功能,全面展示载体招商业态及全生命周期信息,提高载体招商吸引力。
运营管理方面,一是智慧水务,融合城市水体的监测、调度和管理,建设智慧水务平台涵盖管网、泵站、内河、外河的“监测-预警-处置”一体化管控体系;建立管网水质、流速的监测系统,实现海绵城市管网-调蓄池联动的监测调度防汛机制。二是智慧灯杆,在新城10 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100 多杆智慧灯杆并作为重要载体,通过部署视频监控、环境监测等感知终端,打通终端数据与应用服务,支撑城市管理、市政管养、交通出行、生态环境监测等多元化管理应用。三是环卫作业,利用各类车载设备和人员定位设备,对环卫管理所涉及到的人、车、物、事进行全过程实时管理,合理设计环卫管理模式,提升环卫作业质量,降低环卫运营成本。四是智慧园林,通过绿化园林设施普查建库,形成全面准确的绿化园林一本账,支撑绿化园林管养精细化;在高架桥花箱等区域,建设智慧灌溉系统,通过安装土壤传感器,实时监测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实现智慧灌溉;在都市田园安装视频监控及智能识别设备,实时掌握重点区域情况。五是加强事件管理闭环,通过物联感知平台对区域内道桥、绿化、井盖等管养对象进行综合监测,对异常事件进行统一处置,实现综合管养智慧管理。
南部新城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受到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是2020 年获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基于5G 网络和CIM的智慧城市系统构建与服务体系研究”科技示范项目,并于2022 年12 月以“超任务计划完成”通过验收。二是申报的“基于CIM 的智慧城市建设及应用”项目荣获江苏省建设科技成果二等奖。三是南部新城数字孪生新型智慧城市入选全国信标委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2022 年全国城市数字孪生优秀案例”。四是《南京市整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将南部新城作为打造数字城市建设区域示范。
南部新城是整体开发建设,市政、公建及房地产等大量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对区域安全、环保管理带来挑战。管委会通过智慧赋能,多种科技手段助力,率先试点智慧建造,减轻了人工管理压力。
一是加强区域整体管控,在区域主要出入口加装智能设备,加强对渣土车等工程车辆的识别和进出管理;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实现对区域渣土堆放的动态测量,通过对比分析,实现土方平衡管理;建立区域管理网格,利用无人机巡检等管控手段,实现多维度、多场景整体联动管控模式,实时掌握全域环境、安全状况。
二是重点建设智慧环保,为了加强污染天气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和精细化管理,重点打造智慧环保系统,通过接入区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工地监测站点、路灯监测站点、无人机航测等多源数据,建立数据分析预警体系;在工程项目渣土车出入口加装视频监控和空气监测站点,实时掌握南部新城全域环境质量状况,辅助环保监管决策。
三是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围绕“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通过AI 和IOT 等技术手段识别吸烟、未戴安全帽、消防通道堵塞、电动车违规充电、渣土车辆未冲洗、扬尘超标等问题,助推绿色施工、安全施工。
四是推进基于BIM 的智慧建造,以全民健身中心项目为试点,探索BIM 在优化设计、项目管理、指导施工等方面的应用。通过集成BIM和CAD 图纸,实现项目的文档管理、图纸检查、管线优化、净高优化等;基于BIM 实现钢桁架等重难点的可视化技术交底;利用基于BIM 的4D 模拟技术,实现项目的计划模拟和进度管理,通过与现场进度情况的比对进行进度预警。
南部新城以打造全省绿色城区标杆为目标,围绕长效管理机制完善、绿色建筑全面普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开展绿色集成示范创建工作。
一是规划设计方面,为充分融合各项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引领绿色城区创建,南部新城专门编制绿色生态、绿色建筑+、能源、绿色交通、固废利用等系列专项规划并纳入管控程序。创新采用“规划条件+投资发展监管协议”双约束的方式,全过程保障绿色建筑的建设;聘请东南大学段进院士担任总规划师,对新城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把关,确保设计质量。
二是绿色建筑方面,为打造省内示范标杆,南部新城新建建筑要求100%达到绿色建筑二星及以上标准,先后建设绿色建筑项目达21 个,总面积逾300万平方米。近年来,一座座绿色建筑在南部新城拔地而起。南部新城医疗中心(市中医院),2017 年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2019 年投入使用并获得二星级运行标识;夹岗学校幼儿园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省级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小学中学为二星级绿色建筑;南京外国语学校新校区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可再生能源应用、雨水回用系统多种绿色健康技术,2022 年取得绿色建筑三星标识;正在建设的中芬合作交流中心定位为三星级绿色建筑、LEED 金级绿色建筑。
三是集中供能方面,南部新城范围内设置能源中心3 座,为核心区域内240 万平方米建筑集中提供空调冷热水。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节约标煤0.83 万吨,减碳超2 万吨。
四是固废资源化利用方面,南部新城先后建设固废利用加工厂、渣土资源化利用厂,累计生产建渣骨料60 多万方,处理渣土超100 万方,形成从绿色回收、绿色生产、绿色施工的产业链,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业示范。
2022 年10 月,南部新城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集成示范以全省并列第一的高分通过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验收评估,成功创建区域集成示范。
未来,南部新城将按照“新城建”发展要求,结合跑道公园、活力水环、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深入探索,持续打造文化旅游、低碳生态、智慧运营等更多场景,为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赋能,不断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