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扬亚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160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凸显。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技能型人才需求[1]。2022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必须要认清高职院校的定位,注重提升学生的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是摆在高职院校学生面前的重要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希望通过学校教育学习提升个人能力,具有职业适应能力,满足岗位能力要求。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要通过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技能水平,才能在职场上具有竞争力。通过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必须要从学生的知识、技能、精神等各方面进行培育,让学生具备职场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精神,才会有利于学生在职场中提升就业竞争力[2]。高职院校学生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好的就业,而学生获得好的就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竞争。
我国职业教育正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转向职教战线“大有作为”,“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已经纳入国家战略人才行列[3]。高职院校是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阵地。高职院校以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为重要目标,将会围绕知识、技能和精神等各方面开展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推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就业能力正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只有高职院校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 年5 月1 日,《职业教育法》修订实施,职业教育内容的拓展、体系的完善、阐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国家职业教育顶层设计的战略反映。2022 年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国家人才战略、教育战略和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家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改善职业教育的地位,树立职业教育的正确认知,让高职院校学生认识到职业教育也“大有作为”[4]。只有当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学生才会认识到职业教育确实“大有作为”,社会也会对职业教育产生新的认知。因此,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是国家职业教育顶层设计的战略需要。
近两年,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要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压力就要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就业能力受到自身、教师、学校和国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学生自身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和综合技能,教师具有较高就业指导能力,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国家提升职业教育地位,才能有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学生较强的就业能力[5]。
高职院校学生是就业能力提升的主体,学生要认识到自身的主体责任,主动提升自我就业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就业观念不正确、就业期望值过高、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能力不突出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发展,使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强,缺乏就业竞争力。鉴此,必须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促进学生综合技能提升。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学生要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特长、自己的不足、自己的目标。只有正确认知自我,才能知晓需要提升哪方面的能力,具备哪方面的优势。例如学生多实践,通过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实习活动及其他实践活动,根据参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反思自己的不足和优势,自主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个人的优势。
其次,要熟悉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学生要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多与有就业经验的人士交流沟通、多到企业参加实习、多与就业指导教师请教,才能掌握当前就业形势,才能了解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具体要求。学生才能更好地针对现实要求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明确个人定位[6]。
最后,要主动提升技能。高职院校学生要深刻意识到要想具有就业竞争力,就必须要练好“内功”,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和个人素养。学生要主动了解专业知识,积极提升技能。学生要摆正心态,认识到自身专业知识不扎实和专业能力不突出的问题,不断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个人能力,增强个人的就业竞争力。
教师是教学实施者,是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执行者。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效果。要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必须要促进教师就业指导能力提升,教师必须掌握就业形势,了解就业环境。
首先,提升教师就业指导能力。高职院校教师要走向企业,深入企业一线,加强与企业家沟通交流,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掌握企业人才战略目标。教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高职院校要培育以辅导员为主的就业指导教师核心队伍,也要让专业课程教师加入就业指导中来,与辅导员一起构建健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其次,重视“双师型”教师建设。教师是完成教学的主体,更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责任人。高职院校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针对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学队伍,让学术造诣高、就业指导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或学科负责人,培养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建设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高职院校要从企业中引进优秀的管理人员作为学生的企业导师,既要完成课程教学,也要为学生提供职场经验指导、就业指导及就业能力提升服务。
最后,要促进专业课程与就业指导深入融合。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师教学过程中,要以就业为导向,将就业指导融入到专业课程建设中,发挥就业指导对专业课程教学的引导作用。教师自我要正确认识到专业课程在就业中的重要价值,更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让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主体,要以就业为导向,培育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第一,加强专业课程建设。课程是技能培养的载体,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推动专业课程建设,建设课程设置科学、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技能学习的课程体系。选用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材,优化课程设计,增加技能课程占比,实现标准课程教学。高职院校还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围绕专业发展要求和就业指导,实现专业课程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及手段方面的突破,辅以多媒体、线上教学等方式,实现课程专业化建设和精品化发展。
第二,发挥职业技能大赛价值。近年来,国内外积极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大幅提高了职业技能创新发展。高职院校要抓住国内外职业技能大赛的机遇,依靠职业技能大赛平台打造职业技术发展联盟,立足创新技能,实现技能人才培育、技能平台建设、技能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极具创新能力的优秀技能人才。
第三,开展就业指导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推动教学研究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学术研究工作,通过实践调查、社会考察等多途径多渠道,对当前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发展等情况进行研究,为课程教学提供学术指导。学校要借助就业指导学术研究推动就业指导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满足学生就业指导。
第四,加强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进入企业,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是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7]。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优质企业、产业联盟等平台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和实习了解职场,掌握专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高职院校是落实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执行者,高职院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就业指导教学,为学生就业指导服务。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高职院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法》《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更是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职业教育是新时代国家人才战略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基础。国家要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将高职院校就业能力作为重要的改革内容纳入职业教育改革中。
首先,拓宽人才发展途径。国家要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多元的发展途径,让高职院校学生更有动力[8]。例如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通过晋升考试,进入职业本科读本科,甚至考研,让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具有信心。
其次,加强组织协调发展。国家从顶层设计出发,围绕学生就业能力,推动职业教育与科技、产业、经济等方面的深入融合,发挥其它行业对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再次,加强技能资质发展。国家逐步完善社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让社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为高职院校提供技能认证、资质考试等服务工作,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良性合作机制发展,切实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最后,结合地方实际,统筹发展。国家要推动地方教育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高职教育发展规划,设计教育课程内容,实施教师培养计划,出台相应的教育制度,推动地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地方技能型人才高质量培育[9]。国家是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宏观把控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目标,应从政策上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社会、学校和教师才会更加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才能得到良好发展。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愈来愈大。新时代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学生的就业能力推进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提升技能,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