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评论员
很多人面对质疑或批评时,都会不假思索地自我辩解,声称造成某种后果是由于和自己无关的种种原因。这种现象经常出现,以至于有必要剖析自我辩解的内在心理动机。
避害心态,归因外部成首选。需要自我辩解的情境,常见于因为自己导致的某些问题或糟糕结果出现的时候。面对来自他人的质疑、批评甚至责罚,很多人会立刻表现出一种自我保护心态,即第一时间通过辩解,努力把自己的问题或错误归咎于外在因素,从而避免个人利益受损。“不管谁来背锅,总之不能是我”,于是情急之下,借口满天飞。如小孩打碎杯子,面对妈妈的指责,会说是由于被突然跳出来的小猫吓了一跳造成的;员工迟到,面对领导的批评,则会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堵车。因为这样,就可能避免自己受到责罚。因此,在自我辯解时,往往会夸大外在原因,乃至编造一些所谓客观因素,从而规避自身责任。
认知失调,维护自尊是根源。出现问题、存在不足或面临失败时,即使没有来自外部的批评或责难,依然有人会习惯性地进行自我辩解,以维护自尊。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犹自对部下说:“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可见其维护自尊、要面子之心何其之重。很多时候,即使没有旁观者,也没有人发现问题或错误,人们也会在心里默默自我辩解,以维护内心的自我形象。这是心理学上称为“认知失调”的内在体验导致的。认知失调是指当人们的内在认知与外在行为不一致时,常常会引起内在的心理紧张感。“今天太累了,明天再锻炼吧”“我压力太大了,就抽这一根”。计划减肥的人知道坚持锻炼的重要,准备戒烟的人也明白吸烟有害健康,然而面对惰怠和诱惑却无法抵抗,为了应对这种认知失调带来的紧张感,自然就会进行自我辩解。如此一来,减不了肥、戒不了烟就不是因为本人意志薄弱,从而既减轻了自咎心理,又维护了自我形象。
环境强化,日常养成变习惯。在生活中,一些外部环境因素会使自我辩解行为不断被强化,逐渐变成一种近乎条件反射的行为模式。例如,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孩子一辩解就不加追究、不再批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不假思索的自我辩解习惯;领导在员工犯错误时,员工一辩解,本应遵守的规则就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长此以往,员工就会形成脱口而出的自我辩解习惯。此外,若所处环境存在过度的负面评价或批评,如一个部门中,成员的行为表现总是面临被他人评头论足的压力,这个部门的成员就会形成习惯性自我辩解的行为模式。
自我辩解作为一种自我保护行为,是正常的行为反应。但是当自我辩解成为一种不经思考、脱口而出的习惯,甚至不惜歪曲、编造事实,则往往导致人们不能正确认识问题,错失改进的机会。孟子说:闻过则喜。只有善于反躬自省,犯了错误不是忙着对外辩解,而是勇于刀口向内反省改正,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取得更大进步。
责任编辑 / 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