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颖
三个月前的一个早晨,我和妈妈视频聊天时,看到她左肩上有拳头大的一块瘀紫,像火罐拔的但不是火罐。问她原因,她支支吾吾不肯说。后来还是抵御不了我的追问,才把受伤的原因告诉了我,原来是被一个赶着去参加高考的学生撞的。当时还有十几分钟就要开考了,孩子赶时间,冲上人行道,与她撞了个正着,孩子也摔下车来。妈妈的手当场就肿了,妈妈同行的朋友让学生负责,但我妈一听对方是去参加高考的,二话没说,忍着痛扶他起来,看看彼此身上有没有受伤,确定没有大碍,就让他快去考试——苦学了这么多年,别耽误了。她那语气,不像是对刚刚把她撞了的肇事者,而像是对自己的孙子。同行的阿姨说,至少要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万一有什么事,好找他。有些伤情,是摔倒不痛爬起来痛的。妈妈摆摆手说算了,别给孩子留心理包袱,让他安心去考试吧。
并不是妈妈伤得不重,才如此洒脱大气。事实上,在之后的几天里,她的肩和腰以及腿,疼了很久。但她和我视频聊天时,却装得跟没事人一样。反而是一直担心那孩子受到惊吓后会不会影响考试,在得到我“肯定不会”的回答之后,她才会心地笑了。
这不是妈妈第一次因善良而受伤和吃苦头。她还干过很多这样的事,吃了很多次善心而得的亏,但她一直没有放下与人为善的念头,没有变成社会舆论中痛恨的那一个“变坏的老人”。妈妈深受我的铁匠外公的影响,他一辈子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与人为善不求啥子福报,只求个心安!”
为了“心安”,外公在自己的铁匠铺门口摆放了二十多年茶缸,为前来赶场的乡民解渴。而起因,是他下乡去卖铁器时,口渴难耐,求人给一口水喝,被嘲讽拒绝。他觉得那样的人,能够心安吗……
为了“心安”,在支援广木铁路工程建设时,外婆被石子砸伤眼睛,久拖未治,最终失明,但他们没有找谁负责。外婆直至去世,也没有领到过一分钱的补偿或养老金。她一生都为“没有给国家添麻烦”而深感欣慰……
为了“心安”,我妈妈住医院时,看到邻床病友的90后女儿左支右绌忙不过来,连饭都吃不上,就嘱咐我们给她送饭时,多做两份,一直送到对方出院……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在这个并不富裕但一直安好的家族,善良成为一个不需言传的家风。尽管,这样做于他们而言,会吃一些物质和世俗意义上的亏,但用我妈的话说,却是只伤皮,而能暖心的。她经常做很多包子和豆瓣酱送给亲朋好友和小区的孤寡老人,爸爸偶有微词时,妈妈则笑着回应他。
经常看到一些短视频博主动不动就喊出“善良即懦弱”“心软发不了财”之类的“高论”,“心安”显然没有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选项。
善良就是感知别人的痛苦的能力。感知到别人的痛,不是幸灾乐祸地围观,而是尽自己的力量,去化解和缓和这份痛,就是悲悯。悲悯何为?但求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