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模式的教学

2023-10-21 16:40:48匡洪莉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课本习惯过程

匡洪莉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以语文为基础,而语文又是一门连续性的积累型学科,这种积累型学科需要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而小学语文的特点是知识结构简单,内容枯燥,这就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很难坚持学习。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日常积累量,在稳定的阅读量下逐渐提升文学素养。阅读模式的拓展是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教育模式,也是科学化教育方式的必经之路,这种阅读模式会让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好,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让学生从小开始积累文学知识,有利于高年级的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常把取得好的成绩作为目标,忽略了为好成绩打下基础的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以课本为基础开展拓展阅读。拓展阅读的重点在于拓展,也就是根据教材或者其他教育进程中出现的文章合理地进行拓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标,尽可能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寻找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文章背景介绍得更加详尽,如可以以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方式或者中心思想来进行相关文章的推荐,让学生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增加课外的阅读量,从而达到对课内阅读所展现的精神的升华。我国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准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穿插德育教育,以课本和阅读素材为基础,发散学生思维,以文章精神为基础,达到教育学生的目标,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一、以课本为基础开拓阅读思维

小学教育一般都以课本为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都先传授课本以内的知识。但新课标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总量要不少于100万字,这就说明仅仅靠书本里的阅读内容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当地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适当地拓展学生的阅读模式。以课本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出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积累知识提升自身的气质。

在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做背景介绍和人物性格分析,以及人物性格特点不同所得到的不同结果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对立面出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假如蔺相如不顾全大局或者廉颇不知错就改会不会出现君臣失和的情况,若是这样的话,赵国是不是就不能在面对强大的秦国时还有一定的自保能力,从而让学生理解在家国情怀下我们应该学会顾全大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知错就改。教师可以根据《将相和》的时代背景和出处引导学生阅读《史记》里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或者根据主人公的思想品德推荐一些简单易懂的小故事。比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将相和》《千金埋骨》和《卧薪尝胆》等故事让同学们了解历史,并在读历史故事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从教育的视角出发,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阅读的教育,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以此作为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基础和关键,为了让学生的语文学科可以取得好成绩而打下坚实基础。阅读内容丰富了,学生就能学到更加多样化的知识,如果只注重于课本内的枯燥知识,学生对语文和阅读的兴趣就会降低,甚至对阅读没有期待感。读书使人明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主人公事迹和精神的理解,可以明白并学会很多道理,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调查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为契机,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以此来构建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桥梁。

二、以课堂为根本拓展阅读方式

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就是课堂,受我国的教育体系影响,小学生一天的在校时间必须以课堂为根据地,这就是教师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基本上要在教室内完成。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课堂是学习知识的唯一途径,但是由于小学的课本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涉及的知识内容又比较枯燥,教师的教学方法也相对单一,教学语言刻板化,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堂失去兴趣,从而对与语文相关的阅读也失去了兴趣。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做出改变,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利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文章的结局进行补充,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故事补充一个合理的结尾。教师可以更注重学生的读书环境,如全天开放图书馆,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还要保证图书馆内的书籍类型实时更新,方便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另外教师也可以从课堂出发,找出一个可以发散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从课本出发,引导学生以辩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以如果鲁肃不配合诸葛亮的计划,诸葛亮是否能成功?或者以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为主题,在班级内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一场辩论,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找出符合自己立场的依据,并对辩论结果和辩论过程进行评说,让学生在辩论中了解人物性格,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辩论的形式激发學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独立自主地爱上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符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学生争强好胜、好奇心强的特点,在完成课本教学的前提下,让学生以投票的方式选出一篇文章来进行辩论。在辩论之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略读文章,选出合适的辩题,并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符合辩题的论点。通过引起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而接受更加丰富的阅读方式,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大量的文学知识和素养,为自己的初高中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以课下为辅助提高阅读兴趣

学生的在校时间在学习总时长里占有重要比重,在校时间又是由课上和课下两个部分组成的,小学时期是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所以语文学科可用于阅读的时间有限,这就说明教师不能只依靠课上阅读来激发阅读兴趣,还要合理地利用课下时间作为辅助。而小学生的天性就是享乐主义,让他们课下时间在教室里坐着读书肯定非常不现实,那么怎样合理地利用课下时间就是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大课间或者中午的时间组织学生做一些和课本内容有关的游戏,以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读书体验。

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制定一个寻宝游戏,把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拆分出多个线索,然后再把线索藏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出同学进行寻找。教师还可以根据线索制定干扰项,让找到线索的同学分辨所找线索的正确性。对各组所找到的线索进行统计,评比出寻宝游戏的优胜方,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这种游戏的方式不仅让学生不会产生抵触心理,还会让学生的课下活动更丰富多彩。在丰富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还让学生发现了原来学习不仅是在课堂里也在课堂外,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原来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阅读原来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浩瀚的海洋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类型,在教师合理地引导和课下教育活动的辅助下,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爱上阅读,也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阅读的方式方法。通过课下的阅读辅助工作,可以让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学科文化素养。教师还可以用轻松有趣的话语向学生介绍阅读题材,让学生在幽默的氛围下快速地接受和运用,并在正向的促进下自发地生出对阅读的兴趣。

四、以日常为路径培养阅读习惯

要在小学阶段顺利地进行拓展阅读,就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好的习惯受益一生。科学家研究过人对事物形成习惯的周期是21天,要想使一件事情日常化,就要在21天内不间断地做一件事,小学生性格散漫,不爱拘束,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是很难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而阅读对于他们又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情况下利用课上或者课下时间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利用晨读来要求同学们共读一本必读书目,并根据晨读时间来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内容,并留出一段时间找同学根据读书计划进行提问,以此来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那么既然说是不间断的21天,学校放假的时候教师应该怎样布置读书计划呢?教师在放假期间可以酌情减少阅读的页数,比如晨读要求读10页那假期就要求每天读五页,并且让学生在计划范围内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根据读书计划提出至少三个与本文有关的问题,留着开学之后大家在阅读课或者晨读课上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有计划有反馈的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在日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如鱼得水,更有利于学科成绩的提高。只要培养出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在开展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就能更加顺利,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学习就会更加顺利。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有一定的积累量,这种知识的积累会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思维更加敏捷。语文教师应该更注重于拓展阅读,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场合和机会,让他们不间断地接受更加丰富多彩的读物,确保他们高质量地阅读,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可以运用到写作中的素材,这样有利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拓展阅读是基于新课标的必要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可以不拘泥于课本内容,从课本所传授的单一知识体系中跳脱出来,让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开拓思维,学习书中优秀的精神和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上推陈出新,大胆地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由故事想到自己,在故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小学语文的阅读教育要求语文教师具有多元化的思维,需要教师在以教学要求为基础的前提下找出更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在以学生学习为前提下发现更适合学生的阅读书目。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关键就是拓展阅读,合理的拓展阅读可以让学生增加知识的积累量,学生有了知识的积累量,在面对更高难度的学习时就不会退缩害怕,反而会接受得更加顺利。这种在阅读中获得的自信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习语文学科时更加顺利,也能让他们在不断的阅读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猜你喜欢
课本习惯过程
上课好习惯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