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简介
王宏媛
汕尾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高级教师,广东省信息技術学科带头人,广东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广东省2021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中小学智能教育名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基地项目负责人,广东省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首批“粤派名师”工作坊主持人,广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专委会理事,汕尾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2021-2023),汕尾市优秀教研员,汕尾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汕尾市优秀科技辅导员,“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质量提升”项目教研团队成员,汕尾市首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心教研组组长。
践行教育家精神
王宏媛与百千万同行,践行教育家精神,有积极的思考态度和自信心,是一名善于思考和勤于思考的人,善于抓住教育发展最新动向,明确怎样的教育是顺应社会历史潮流的教育。具有运筹帷幄、统领千军的信心。
她把“一日三思吾行”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每天想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偏离方向,有哪些工作是做了无用功;正确地评价自己,找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树立长期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去完成,有自己的思想。王宏媛认为,教师不能当新课程、新理念的“搬运工”,而是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考,有超越课程的专业意识;要把学习和交流作为专业生活的支撑,由以教材教法为中心的文本教研转向以研教和研学为中心的课程教研。
作为一名教育家型教师,王宏媛经常深入教学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树立服务意识,发扬民主作风,面向基层,融入课堂,使自己的双脚踏在实践的土壤上。走近一线教师,倾听他们的困惑,发掘并解决现实的问题。她认为,专业引领要到位,但不能越位,要与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专业学习、学术交流、教学实践、教学管理的共同体;应具有教研员和服务员的双重角色,只有不断学习、集思广义,提高自己为大家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成为一名“点菜员”,为大家提供更多的菜单式服务,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提升普通教师的业务水平而提供学术指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时刻感染着一线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应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促进者。”
科学求真
王宏媛认为,教师不仅是学科知识的研究者,更是教育科学的实践者,是教学规律的探求者。学科知识、教育科学、教学规律都是“科学”,知识的问题由不得半点马虎,科学的问题由不得半点虚假。“求真”是教育家型教师的灵魂,也是学习精神的主要特征。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将自己的双脚踏在实践的土壤上,结合学科教学实际,结合区域性教改教研实际学习,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第二,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通过学习、反思,要敢于怀疑已有的结论、敢于修正自己曾经提出的观点、敢于发表可能引起争论的观点、敢于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与众不同的风格。
第三,检验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所有的科研成果是学习的升华、实践的结晶。“广学习、多实践、慎发表”是求真的精神、科学的态度。
善于研究而又敢于创新
王宏媛的学习精神突出表现在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崇尚学习而又善于学习、善于研究而又敢于创新。
王宏媛的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不断丰富学习的内涵,不断更新学习内容,不断扩展学习的领域,善于跨越时空,多渠道、多方式、有效地进行学习,敢于突破框框,敢于批判陋弊、敢于超越前人,在实践的基础上自觉反思,促进创新性的学习。
王宏媛认为,教师平时既要投身教学改革,又要开展教研活动;既要普遍进班听课调研,又要抓特长生的专业指导;既有“面”上的工作,又有“点”的工作;既有日常的教研工作,又有长远的科研专题。她在教育教学中以“五育并举”为核心,以基于STEAM等学科的科技创新技术为抓手,紧紧围绕科技教育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技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抓,积极探索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努力使科技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面对新知识、新信息、新时代,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做一名“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搞好科技实践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正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转轨的契机,主动迎接挑战,科学地处理好抓基础、抓常规、抓科研与创特色的关系,创造性地把科普宣传和科技创新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从而有效地推进学校的特色教育,‘雄关漫道坚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教育家型教师是时代的要求、是工作的需要,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只要崇尚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终身学习,教师队伍一定会产生更多的教育大家。
(通讯员 刘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