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索

2023-10-20 22:29谭雅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2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留学生中华

谭雅昕

(重庆医科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16)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能够促进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柱,是力量的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在世界文化洪流中拥有坚实的依托[1]。在中国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多。来华留学生是新时代国际交往的重要力量,是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重要渠道。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发展观、文明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树立“知华,友华”的意识,是目前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2]。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根源,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教育资源,道德规范、人文精神、哲学思想、价值理念等,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和形象提升,不断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3]。

1 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度

2021年11月1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我们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4]。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新媒体平台弥补了线下课堂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与双语讲授模式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传播给留学生,扩大传统文化在留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例如:在新媒体平台上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讲堂”“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名人专访”等栏目,及时发布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邀请国学专家讲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故事;开设“中医养生”“岐黄之术”等栏目,让留学生了解中医的起源、发展及中医药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通过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吸引更多留学生,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进而激发其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

医学院校可定期举办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和文化体验活动,比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开展如“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我眼中的中国”“讲好中医故事”等活动,让留学生亲身参与、体验中华优秀传统语言文化的独特性,讲述中医历史发展,探讨生命与健康的关系。留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汉语语言文字及传统诗词歌赋的魅力,强化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及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留学生在华期间还可通过参加短期的冬令营、夏令营活动,参观中国的博物馆、名胜古迹,参与各类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众不同的风情。如可以组织来华留学生参加春节期间的包饺子、写春联、猜灯谜、逛庙会及游园等活动;清明节讲述“寒食节”的由来;端午节举办包粽子比赛;中秋节制作冰皮月饼;重阳节登高、赏菊等。既丰富了留学生的在校生活,又强化了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动力,促进了其在华期间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2 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符号,是重要的育人资源。目前,虽然我国高度重视国际中文教育与推广工作,但由于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不高,他们往往只关注医学技能和汉语语言学习本身,而忽视了汉语作为交际工具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内涵,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福音,其中大量与医学教育教学相关的元素可供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学习、借鉴。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要想真正学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将传统文化与医学及汉语教育教学相结合。这不仅是当今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也是来华留学生实习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求。

教育部印发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2018)中强调来华留学生必须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学习中国的历史、地理、经济和社会等文化基础知识,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5]。同时还应该具备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拥有广泛的国际视野、跨文化认知和适应能力和具有开放的心态,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建立尊重、理解和团结的关系,并发挥积极作用[6]。

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计划需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从事留学生教育的一线教师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生力军,其所具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不仅关系到课程思政的融入,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均需将中医中药文化、针灸推拿文化、医道精神、医风医德等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国文化类、汉语语言类课程是来华留学生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需注重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国际传播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培养。教师通过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与价值、“儒”“道”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中华“和”文化、中国旅游、传统节日、中国饮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与武术的关系等,激发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促进其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增强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医学院校可以在留学生培养计划中制定开设中医药的相关课程,如中医经典选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案例分析、中药学、中医诊断学等,以增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强化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也是医学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在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中,要充分调动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中医养生知识与传统文化体验结合起来,提升他们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动力。

3 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模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璀璨辉煌,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来华留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感召力,文化铸魂,树立中国形象亲和力的重要形式。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博观”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广泛涉猎各种不同的知识;“约取”是指通过有选择地接受知识,获得的知识更容易为自己所用;“厚积”是指要深入学习、钻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知识。医学院的来华留学需要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思考,需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从而构建出一个独具特色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礼”思想时,学生要想全面理解和掌握“礼”的概念和内涵,首先要明确“礼”是什么?礼是“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学生在了解了“礼”的概念和内涵后,再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已有知识经验对“礼”进行分类,有哪些行为准则,哪些是道德规范,这样学生就能把所学知识与在华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既可以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也能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个人经历、个人情感联系起来,进而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设计自主学习环节时要注意学生生源地和来华学习生活的时长、区域化精准传播、分众化表达等问题,需多建议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认识解决问题,避免教学设计的盲目性。

教师还要重视留学生的产出与反馈,开展中外学生交互式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鼓励留学生利用混合式学习平台,利用文献资源与其他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生生互评,交流心得体会。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原则,教师通过与来华留学生交流互动了解其学习需求、生活情况、心理状况等信息,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展“中国文化体验日”“中国文化周”“中华文化节”等主题合作探究活动,提高留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留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多种思维方式,主动获取知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知识的内化,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和探究,使文化知识的获取和内化更加深刻。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相互借鉴,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个人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有效沟通、分享和协作,促进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培养,提升留学生学习能力,拓展思维、扩展视野,使其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在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固然重要,但是实践探究也不能忽略。留学生的培养应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重视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让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心灵震撼。第二课堂是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7],医学院校可以开展组织各种文化类社团活动,鼓励留学生发挥兴趣特长,积极参与,丰富其课外生活,增强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开设国学经典译本中英文诵读比赛、中文歌曲演唱比赛、文化主题日绘画比赛、中国传统乐器展示、文化历史博物馆参观等活动。学校还可邀请京剧、川剧、越剧等戏剧表演团进校园,组织留学生观看,亲自感受中国传统戏剧的魅力。教师可以结合医学院校自身的专业特色和留学生的需求,邀请留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如组织留学生到中医院见习,让他们切身体验中医药专业课程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元素,感受中医药知识的魅力,还能够了解中医药专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留学生也可以参观了解基层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通过实地考察让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工作状态和他们面临的挑战,理解厚德精业的深层次意义。来华留学生如同一粒粒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沐浴阳光,乘着东风,将“种子”散播于世界各个角落中,使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8],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

传统文化学习既能提高留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及探究性学习方法,丰富留学生在华课余生活。以此构建能唤起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9],并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教学模式。

4 结束语

实施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使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识更加深刻。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他们不仅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如何向来华留学生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社会等各方面,进而树立“知华、友华”意识,成了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中重点之一。一方面,来华留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在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的背景下,留学生教育为我国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提供了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来华留学生规模逐年增长,他们来源多元化、学习目的及方式多样化、学习时间非固定化等特点给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

医学院校一直秉持着以培养品德高尚、严谨求实、医术精湛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有鉴于此,如何提升来华留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成为当前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引导来华留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医学院校应该恪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中华文化的感召力、中国话语的说服力、中国形象的亲和力、国际传播的影响力,以及国际舆论的引导力目标[10],采用博采产出导向法、成果导向教育等教学方法,开展课程建设,让留学生更全面地体验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以立德树人为底色,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精神和医风医德元素,力求培养“仁心仁术”的优秀医学人才。要加强对留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为来华留学生营造一个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激发来华留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保持对医学事业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留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建设、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养亟待加强。医学院校要重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及国际中文教育等方面,强化来华留学生汉语语言与技能训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其更好地了解、更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增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促进其更好地了解中国价值观念、中国精神,以及可敬、可信、可爱的中国形象,更充分地认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留学生中华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