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衡璇,冯凤举,陈建国,郭松,唐琳
(1.广西艺术学院 建筑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22;2.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教育学院,广西南宁 530007)
截至2023年3月,全国共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87个,“中国传统村落”8 155个,其中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中国传统村落333个[1]。广西壮族自治区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共有342个,总量排在全国前列[2]。传统村落具有中华农耕文明的文化底蕴,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承载着人们的悠悠乡愁,蕴藏着丰富的景观生态智慧。
生态智慧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与民族地区居民“尊重所有的生命形式和土地”的哲理相吻合,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相通的,是一种生态和谐或平衡的哲学。关于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智慧,学界进行了相关探讨。辛儒鸿归纳提炼其所蕴含的三大生态智慧核心:“遵循自然的形制格局”“功能融合的空间形态”和“物尽其用的营造法则”[3]。刘国栋以丽江古城水系为例,研究选址的地形地貌、方位朝向、水系分布、空间格局等蕴含着的生态智慧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延续[4]。孙明艳等认为典型传统侗族村寨的特点是和谐性、美学性和地域性,从信仰文化、村寨选址布局、景观营建技术等方面探析生态智慧的具体表现,并重点对山林、水系、农田和建筑景观营造的生态智慧进行了阐述[5]。刘骏对传统村寨公共空间的景观要素与特征进行解读[6]。范俊芳研究传统聚落空间景观结构的生态智慧[7]。方李莉强调中国具有传统手工业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与自然相处的生态智慧,这些基因和智慧现在正在重新起作用[8]。
民族地区许多少数民族世居于传统村落之中,在漫长的繁衍生息、生产生活的历史进程中,这些传统村落作为族群聚居的物态依托,形成了顺应自然、与自然互洽同构的传统村寨景观生态智慧。这些传统村落就是民族及其文化艺术的所在地,承载着其民族文化传统和群体智慧。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建设的进程中,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智慧对民族地区乡村建设是否仍有借鉴价值?如何让民族地区文化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激活乡村自身的价值?在如火如荼的艺术乡建的进程中,传承和发展传统村落生态智慧可以为振兴乡村提供理论依据和现代启示。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留较长的历史沿革,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文化载体与文化资源,保存着异质、独特和稀缺的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9]。传统村落在乡村中最具典型代表意义,最能体现民俗文化、建筑艺术和乡村空间特色[10]。传统村落强调依山傍水,“人、建筑、自然”应该三位一体,相互协调。村落作为人类的聚居之处,它所处的位置和地理形势,即为人和环境的关系,营建“和谐共生”的整体意境,契合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传统村落的选址、布局、朝向、空间结构及景观构成等,表现出有机整体思想,其独特的环境意象和深刻的人文含义蕴含着底蕴深厚的景观生态智慧。
传统村寨的营造都顺应和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因形就势。“人们虽然具有很强的能动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在选择居址方面却表现出对于大自然极大的依赖性和顺应性,以‘方便生活,有利生产,安全舒适’为准则,最大限度地利用大自然的神功造化之大成。”[11]人们选择最佳的有利地形立村建寨而居住,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体验和认识,顺应自然,改造自然,超越自然,来保证生存、生产和生活。在科学高度发达的当下,边疆民族在选择立村建寨的位置、朝向及四周的地理环境时,仍体现诸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许多村落利用山体屏障挡住背后的北风,以实现避寒保暖,还可使人们的心理产生一种依托和安全感。村落面阳可获得充足的阳光,使人们的生活空间温暖明亮,空气环流良好,使村落内保持清新的空气和习习凉风,令人舒适怡然。
传统村落的建筑,大多依据自然的山形地势,建筑布局一般后高前低,无论是仰视还是俯视,均能取得良好的村落建筑景观效果,进而构造起族群聚居的环境空间。运用整体生态景观智慧选择村落基址,达到传统村落生态景观特征明显的效果。传统的智慧对村落的选址布局产生了深刻而普遍的影响,“古代村落强调自然主义,讲究因地制宜,追求内容而非形式上的整体感,即追求真正的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人聚环境景观的体系建构方面,古代村落规划能更多地从生态观出发,直接把田园山水裁剪到村落景观空间中来”[12]。传统村落整体生态平衡,布局合理,景观丰富,“人—村落—环境”之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空间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13]。所以,中国传统居住观讲究适应自然,传统村落布局往往注重因形借势、因借自然,达到村落与环境和谐,进而形成自由灵动的布局形式。
传统村落的人们面对不理想的村落环境,对自然环境,如地形地貌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补救,运用生态景观智慧构建较为完美的环境意象,从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村落分布模式。措施通常有3种:引水激活、植树补基、创造“兴文运”的村落环境。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含义,往往被看作引来财富的象征。为此,距离水源较远的村落或水源已经枯竭的村落,将位于高处的水源引入村寨,挖塘蓄水,引水工程有着诸多的实际功能,既可美化环境,也可疏通一村之给水、排水,满足人们生活用水的需要,村落附近有丰富的水源才能保证生产生活,形成了良好的自然生态。这样,引水既有实用功能又满足了人们对美好寓意的追求。远离水源的村落,挖掘池塘栽种莲藕或养鱼,通过人造景观达到“傍水”的效果,来构建环境意象,弥补传统观念中村落景观要素缺失,进而取得美化村庄环境的良好效果。中国传统村落崇尚一种寓意深刻的农耕文化意境,要求周围环境不仅景观效果要好,还要表现出趋吉避凶的意象。依山傍田、临水而居的村落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景观意象——山环水绕、小桥流水等是人们所崇尚的。这种农耕文化意境的内涵,是追求一种具有农业社会特点的理想环境,即一种小农意识浓厚的环境空间:形势上相对封闭,经济上自给自足,内有良田美宅,山清水秀,与晋代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境界如出一辙。安居乐业、自给自足、与世隔绝,是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
绿化村落,是传统村寨营造的一项传统和重要的习惯。在人们的观念里,村落周边树木繁茂与否标志着村落的兴衰。人们有在村落及住宅周边栽种树木翠竹的传统做法,主要目的是绿化环境,同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村落背后或左右两侧以及水口处密种竹树,形成一道屏障,以荫村落、挡住来风的做法多见于分布在田垌平地中间、四周无山岭依托的村落中,植树栽竹有着绿化环境、增景添荫的客观效果,可使人们生理和心理都处于轻松、愉快和充满自信的状态,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良好的居住环境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生活实践中,人们通过对所处的自然环境的长期观察与体验,按照顺应自然、适宜居住、有利生产和方便生活的原则,选择依山傍水、向阳近田的地点立村建宅。对村落及住宅进行绿化,能形成一定的小生态环境,在景观效果上使村落更加富有生机。村里的各家各户也常有在房前屋后种植果树的习惯,既美化了环境,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在村寨周围除种植竹木外,背面靠山的村寨,皆实行封山育林,禁止砍伐,传统村落获得较好的生态环境、生活生产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追求高层次文化氛围,将诗画艺术贯穿于村落园林规划之中,从而塑造出“人在画中居”的村落意象。有些传统村落有一棵村树,既是一村兴旺的标志,又是该村历史的象征,所以人们倍加爱护,树下四周砌青石板,也是村民憩息娱乐的集聚地。这使村落意象中又有个明显的标志——大树,既具景观价值,又具生活实用价值。
中国自古以来都以农业经济与农业文明为主,这种较为封闭且发展缓慢的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文化[14]。边疆地区典型的民族传统村落,不但生态环境优良,还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独具民族风情的人文景观。传统村寨作为族群聚落的村居空间,为民族文化艺术提供生存发展的舞台,创造了丰富生动的人文景观。
传统村落范围内的房屋相对集中,体现出居民的群体凝聚意识和集体意识,既方便了住户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呼应,又使人有一种依托感和安全感;村落内部的布局、房屋的排列形式与间隔距离、排水设施的营造及植树绿化等,既满足了居住生活的需要,又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房屋依坡而建,鳞次栉比,井然有序,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采光条件,居室布局合理,厅堂卧室、厨房、晒棚、地坪、天井回廊等设施齐全,满足了人们居住生活需要;房屋建筑上的装饰点缀,造型优美、内涵丰富,给主体建筑增添了庄重别致、灵秀华丽的艺术美感,表现出丰富的审美情趣。传统村落住宅修建的朝向方位、空间位置,错落有致并井然有序。房间的造型追求整齐统一感,也反映那种耿直、循规蹈矩和遵守秩序的淳朴心态。
传统村落大多是聚族而居的宗族聚落,维系村落稳定的纽带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的一伙”[15],宗族血缘关系所产生的空间,对村落形态、乡土文化、民俗风情、村落意象等产生深刻和持久的影响。因此,宗祠及其附属建筑是传统村落中醒目的景观标志,也是构成村落意象的主要成分。作为族群空间活动中心的宗祠,成为族群认同的心理空间,而且宗祠是村落文化的焦点和醒目的标志,因其风格独特、规模宏大而成为传统村落人文景观的焦点和中心,具有浓厚的宗族文化意象。
传统村落是自然形成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其建筑与布局可以呈现出传统村落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的变迁[16]。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建有文昌塔、魁星楼等建筑,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和人文景观属性,与村落其他建筑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味的景观空间。
传统聚落生态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村落的地理环境、空间布局、建筑格局、文化背景、族群历史,以及村落居民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逐步发展形成的,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绚丽多姿人文景观构成村落生态景观,不仅具有历史资料价值和科学认识价值,而且具有情感价值,是自然与人、人与环境相互选择而形成的。历史文化反映了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在艺术乡建中如何传承优秀文化,如何实现新与旧的交替衔接和融合,是和美乡村建设所要关心的一个课题。因此,保存传统文化与追求现代文明又成为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一个矛盾。其实,在广西传统村落的发展实践中,这似乎并不是一个“二者不可得兼”的难题。
广西传统村落的发展要传承传统的生态景观智慧,传承历史文化,体现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景观设计的艺术性,注重景观与功能多样性的协调、艺术性与观赏性的结合,注重村落特点与景观风格的统一。传统村落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文化空间有机融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形成多维生态景观系统耦合,满足村落居民生产生活、文化娱乐需要,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住区生态景观化。
所谓生态景观,就是将有天然趣味的大自然环境引到生态环境中,使人们能够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生态景观设计应最大可能融合自然环境,去创造体现和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协调的整体韵律美,使人的住区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这既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又是一种自觉的选择。南宁市西乡塘区的西津村是一个紧靠市区的村落,人均耕地仅0.18亩,但是村落整体面貌仍然是依山傍水,绿树成荫,因为山后就是高速公路,该村特地在山上保留一片杂树森林,能有效阻隔公路交通产生的噪声。这片山林随着山势的起伏形成一条优美的天际轮廓线,给人一种节奏和韵律的感受,村里鳞次栉比的房屋就着这种节奏和韵律的变化绕山布局,给人以秩序井然之美感。人工建筑与周围环境完美结合,这样的“背山面水”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使得山林、村落、良田、池塘构成了和谐的生态景观,这反映了历史文化的合理部分,人们不自觉地按照生态审美的规律来建设家园。良庆区那马镇莲山村位于南宁市大王滩凤凰湖旅游区附近,山环水绕,良田美景,与周边的十几个村落组成一个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村落体系,呈现出现代旅游文化与传统农业文化和谐相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共存相生的景象,具有突出的艺术景观审美功用。
传统村落布局自然,空间疏朗,大多与山林、田畴、水域相邻,就形随势,因而并未墨守成规,而呈不规则的天然分布。各类村落规模有大有小,但其因形就势的建筑、山林、水塘分布,疏离有致,境界开阔,成为人工巧作和自然天成相结合的产物,给人清新朴实之感。这样拓展了审美空间,带来享受和愉悦的审美体验。这种境界清幽、格调雅淡的审美情趣,来自乡村自然美景带来的审美愉悦,激发人们产生一种审美向往,自然环境与人相互作用产生了一种神情调和的气氛,这就进一步拓展了人们的审美空间,产生乡村所特有的审美意象。所以,以积极的“可持续发展”态度去创建现实的生态文明要发挥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不同植物群落的生态互补作用,培养人对于大自然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构筑“天人合一”的景观生态。
如果说由自然美引起的情感共鸣可以称为 “畅神”,那么另一种自然美的道德象征可以称为 “比德”。所谓的“比德”现象是以自然对象喻指人类某种精神品格,是人类的情感与理性世界相关的审美态度,是审美意识自由自觉的又一重要方面,也是审美能力的一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物经常被人格化,作为人的品格的某种象征,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美相比,这种精神取向具有更稳定和更普遍的特性。这实际上是要求人自觉地亲近自然,亲近生态,以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美熏陶人、感化人的娱情作用。 需要用生态美学的眼光审视乡村,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重新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17]。
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同时也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作为社会的人才能与自然发生各种关系,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精神联系是受人的社会关系制约的。人文景观,即在历史进程与现实生活中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景观,深深地烙上人类活动印记,如村落建筑、戏台、文化活动中心等。村落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居住地,再美的自然风光,离开了活生生的人都会显得索然无味。以社会的组织化和活动的高效率及人的文化和科技素质为基础的人文环境,就构成了和谐乡村的内在生命力,优秀的乡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乡村振兴中传统村落应该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再建设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文化,达到人类—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使村落的营造集居住、审美、生产等为一体,生态环境生机盎然,栖居其中的人,就会感到有旺盛的生命活力,产生无限美好的希望。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人们对“家园”有更高的需求。“家”不仅是能遮风挡雨的居住空间,更是一个充满归属感的温馨领地;“园”,居住区域环境邻里关系和谐,可以放松心情,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回归自然。村落营造要丰富乡土文化、风俗风情等各种人文景观内涵,更需要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娱活动及邻里交往和情感沟通的需求。
当前广西传统村落,村屯大树旁修建文化室、戏台、篮球场等文体娱乐设施,这些大树以前是村树,是和美家园情感和现实的凝集点。村树旁边大多是村委办公楼等公共场所,这些地方往往成为事实上的村落广场,村落居民聚集于此交流交往休闲娱乐,举办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尽情地享受休憩、散步、观赏和交往的情趣,呈现出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村落广场作为共享空间实际上已经成为休闲娱乐文化中心、集体活动中心,有助于村落居民向心力的凝聚,文化认同和内聚力的形成。这种向心力、内聚力、认同感又借助村落广场得以维持和加强,具有促进村民和谐的功能,使得传统村落成为具有“人格化”内涵和“亲和力”意义的现代社区,成为人们可亲可近的共同心理场。这种布局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居民交往需求、文化娱乐等精神需求,构建出和美家园的气氛。
传统村落景观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是人们在对自然长期体验、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和谐相处过程中的创造。生态化和人性化的村落居住环境的生态景观设计要尊重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必须考虑到传统文化适应自然的经验启示,使人与自然界、生命与生态环境、建筑等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统一。
传统住宅建筑观念中,特别讲究建筑选址,要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位置、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营造出良好优美的文化环境,常常表现出住宅与主人之间的“物我同一”和“同情同构”,表现出与生俱来的对自然景观的亲和力,体现出住宅建筑本身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建筑和环境的融合性。所以,吸收传统的生态环境观,能够体现出生态景观的生态美;而且,传统建筑讲究艺术性,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能够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和美的感受。从生态审美文化来看,生态化和人性化的住宅建筑等人文景观与人和谐共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人和谐共生,人类社会在生态化和人性化的生态景观中诗意栖居,正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而引发的一种生命的共感与欢歌”[18],体现了生命主体与生态环境协同创造美的境界。传统的民居布局、建筑间隔、取景造景等观念颇多科学合理之处,是营造现代乡村景观的宝贵资源。基于生态观念,和谐美体现在人为建筑与周围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美体现的是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化和人性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互惠共生,产生浑然一体和谐效果,村落与社会、环境、文化、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境界。
传统村落建筑的生态景观作用还在于其精神文化功能。人是居住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村落景观生态营造一种注重人文的空间,提供适宜人们室内外栖息的环境,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性需求,让村民身心愉悦。生态化和人性化生态景观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审美文化,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人文环境的恢复与创建将促进村落景观生态文化的发展。在传统村落的生态审美文化中,人文景观的人文性和自然景观的自然性是共存共生的,自然是生命的母体,自然与村落、建筑、广场等环境是和谐共存共荣的,传统村落是“诗意栖居”[19]的家园。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反映着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景观生态智慧。民族地区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经由艺术乡建将传统村落资源由“静态保护”向“活化利用”转变,需要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间找到平衡点,树立系统化的保护理念,挖掘“传统村落”蕴藏的丰厚景观生态智慧内涵,对传统村落景观予以整体规划,对传统村落进行改造提升,对传统村落古建筑文旅项目进行开发,依托传统生产方式和传统手工艺培育优势产业,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新业态,走出一条以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