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发展体系构建研究

2023-10-20 22:29孙天洋胡洪涛李京冈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2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文化

孙天洋,胡洪涛,李京冈

(滨州职业学院,山东滨州 25660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为了推动黄河流域协同发展,2022年山东省发布了 《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了黄河文化的重要作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黄河文化传播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命脉,是研究黄河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活态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新时代背景下,深挖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推动沿黄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进现代化强省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1 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1.1 历史价值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滋养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孕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而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人们在黄河流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智慧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一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依黄土而生,傍黄水而长,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自成一体,形成了人与自然共存的景象,先民在黄河流域经过长期的经验形成的农时观、循环观与节用观等,在春夏秋冬季节更替的农耕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辉煌的农耕文明,建立了特有的精耕细作、用地耕地技巧体系[1],剪纸、雕刻、中药、戏曲等各类非遗在农耕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延续至今。

二是“大一统”的价值观。据史书记载,无论是夏商还是周朝都城多建立在黄河中游区域,无疑奠定了黄河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崇高地位,也让“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大一统”主流意识的影响下,尤其在黄河治理过程中,表现出了华夏儿女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例如,我们的先民在与黄河泛滥的抗争中形成的具有韵律、节奏、起伏的号子,其蕴含的丰富内容对研究黄河流域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及民俗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号子作为黄河非遗文化传播的活化石,已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2 时代价值

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其高度的包容性和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是展现出奋斗不息的生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根。黄河非遗文化的生命力不仅体现在中华民族用百折不挠的韧性一次次战胜水患,更深深埋藏于从未中断且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里。正是传统的古文字、口头文字、礼仪民俗等的传承,肇启了中华文明,铸就了一代代中国人民顽强奋斗、不惧牺牲的民族精神,这正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精神品质[2]。

二是凝聚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魂。黄河流域处于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交流互动的独特地理中枢,是推进各民族交融的大熔炉,是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重要的区域空间。黄河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传承性特质,成为中华文明的根脉和中华民族共享的根源性文化符号,筑牢了“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民族文化认同,彰显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独特精神标识,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源泉。

三是共育和谐生态文明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能。黄河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等价值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不谋而合。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成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以保护为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3]。

2 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现状与困境

2.1 社会方面

根据前期走访调研,很多沿黄村庄都有自己的特色非遗文化,比如秧歌、戏曲,因受西方文化、现代流行文化影响,加之年轻人更多选择外出打工,还有部分年轻继承人由于生计压力被迫选择转行,仅剩下年事已高的传承人,非遗文化传承的断层,严重阻碍了非遗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场域性”,文化集聚的居民社区和线上数字化虚拟空间都是其传播的重要途径,因社会各方协同发展落实不到位,当前的平台建设和非遗文化学习氛围明显不足,难以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

2.2 企业方面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完美结合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但是,企业及其员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不足,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转化的能力,“非遗+产业”“非遗+文创”等融合发展模式有待完善。尤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商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宣传力度、市场主体、销售渠道等综合因素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的形成。

2.3 学校方面

首先,传承师资缺乏,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很多教师对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不深,且学习渠道都是通过传媒、个人兴趣等,高职院校没有给予专门的师资培训;其次,课程资源缺乏,涉及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籍有很多,但是无法作为教材使用,校本资源开发不到位,直接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最后,非遗技艺的学习并非一朝一夕,投入的时间成本较大,且教学过程枯燥、单一,造成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3 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发展体系构建的思考

3.1 坚持一个理念

在教育生态链法则指导下,坚持系统性育人生态理念,即将教育生态学理论创造性地导入非物质文化育人范畴,实现生态学和教育学的有机融合。同时,参考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以保护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的“原生生态系统”为前提,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次生生态环境”,让学生在两个生态系统里学习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

一是对原生生态系统的保护,所谓“原生生态系统”是指人类历史创造并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而中华文化要想经久不衰就必须保护好沿黄非物质文化固有的原始生态圈。

二是对次生生态系统的构造,所谓“次生生态系统”是指在原生文化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新文化,而中华文化要传承发展就必须实现新时代沿黄非物质文化的活态创新传承。

三是实现两个系统的融合,“原始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在政府宏观调控,而“次生生态系统”的创设重在教育系统内部的传承,这既是文化传承育人的延展,也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延展。

3.2 抓牢二大链条

实现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打通 “幼小—初中—高中—大学”教育传承链和 “作品—产品—商品—品牌”创新转化链,既要关注教育对象的一贯性,又能实现教育内容的延续性和创新性。

3.2.1 建立“幼小—初中—高中—大学”教育传承链

打破大中小学中非物质文化教育体系的壁垒,进一步深化整体性和衔接性教育理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鼓励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活动,高校鼓励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建设,逐步改变大学教育为中小学教育补课和大学教育内容与中小学教育内容倒置等问题。通过调动政府、学校、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教育的实效。

3.2.2 建立“作品—产品—商品—品牌”创新转化链

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作为文化符号承载文化价值外,还有其不断被挖掘的产品价值和商业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人或者学习者的雕琢下,无疑是一件凝聚智慧和劳动的作品,但是非物质文化又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其本身就是一种产品,保持非遗产品在传承过程中的恒定性和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开发和延续的根本。恒定性是就是要实现非遗原汁原味的传承;而活态性则强调传承过程的创新和对市场的适应,逐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化和商品化,如将不同节气延伸至交易流转的交易点等。只有实现了价值的聚集效应,才能打造沿黄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

3.3 协同三方主体

在“三螺旋”理论指导下,各方主体通过学科交叉、行业跨界、部门协同,有效实现“政府—产业—高校”在人才、平台、技术、信息方面的优化和整合,推动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3.3.1 政府层面

政府作为重要的社会服务机构,在传承和创新发展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的意义重大。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和对学校、企业的引领力。将一系列机构和载体进行整合、发展与创新,使其成为展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广度和深度的窗口,利用一些政府机构活动、政府精神文明建设、政府群众性活动,与公众的心理和精神层面进行交流和共鸣,达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4];其次,扮演好孵化器的角色,提高重视程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实践基地基础上,将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植入高职院校,政府在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时,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地位,借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传承“非遗文化”并开发相关产品,助力企业和学校孵化出更具时代价值的“非遗文化”;最后,营造依法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健全非遗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推进非遗保护工作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不断提高社区和民众的非遗保护主体意识,营造全民知非遗、爱非遗、学非遗、创非遗的氛围。

3.3.2 产业层面

产业主体应做好自身定位,拓展“互联网+”模式等营销渠道,构建企业文化品牌。产业主体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作为载体,形成文化艺术产业,大力挖掘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和市场价值,才能提升群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以实现良好的教育功能。同时,企业要给予传承人充分的尊重和基本的保障,以及完善的企业传承人管理机制,以促进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

3.3.3 高校层面

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高校,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无疑成为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和非遗文化的主阵地。但是,高校和企业在推动沿黄非物质文化产业化方面仍各有侧重,高校作为研究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创新等方面独具优势,应通过人才输出、挂职等方式加强与产业合作,进一步加快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增值赋能,把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有机融入立德树人的实践中,促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践行者和传播者,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3.4 融入四个方面

尊重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生态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产业、旅游、科技、乡村振兴的有效融合,打造“四融”发展体系。

3.4.1 融产业

在新旧动能转换维度下,其重心在“新”和“转”,“新”就要用现代审美意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中,在守住传统文化精髓前提下,将非物质文化与现代工艺、时代元素重新组合,让现代设计重新演绎传统非遗文化,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性需求;“转”即转型、升级、改造,推动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功能整合,建立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内容优势的黄河非物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一步壮大黄河文化产业集群[5],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化,调动民间非遗传承者的积极性,提高传承质量和传播速度,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4.2 融旅游

在文旅融合维度下,旅游作为新的大众生活方式,要以现代化的市场盘活非遗文化的价值,创造性地转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旅融合发展的贡献。文旅区作为非遗产品的品牌聚集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例如,鼓励非遗表演、非遗文创产品等进文旅区,吸引更多旅客,打造带有黄河流域特色的非遗活动,以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6]。多方主体积极协同探索 “非遗+旅游”的创新发展路径,推进文旅融合IP工程,用原创IP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旅融合品牌,实现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性和创新性发展。

3.4.3 融科技

在数字共享维度下,创新非遗文化表达方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探索科技沉浸式展示,将抽象的文化进行具象的视觉呈现,提升群众的现场体验感受,同时将不同种类的信息资源以高科技形式传递给群众,实现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转变与存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业化运作;拓展非遗文化传播渠道,充分利用非遗网站,规划专门非遗产品销售区,并及时公布最新产品信息,逐步创设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服务体系[7]。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链中,高科技的融入无疑丰富了“非遗+旅游+数字”产业的供给和创新发展。

3.4.4 融乡村振兴

广大乡村作为非遗资源的富集地,应积极推动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政策支持,以非遗工坊、非遗旅游体验基地为重要载体,带动当地沿黄非遗项目创新营销思路、打造特色品牌,以非遗发展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升级,让非遗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拓展农村就业渠道的新途径,进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3.5 开展五个建设

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指导下,通过“五个建设”工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发展工作向质量效能型、创新融合型转变。

3.5.1 建标准

用标准引领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政府应建立融技术和文化于一体的标准体系,在形式上既包括非遗保护相关的法制法规、工作条例等在内的工作标准,也包括各行各业自行制定的管理标准;在内容上则应将文化标准有机地融入技术标准中,技术标准偏向于量化的定义和技术流程的规定,虽然有益于非遗产品的质量提升、传承主体权益保护,但是只有单纯的技术而缺乏对非遗文化内涵的阐释,无疑切断了技术要素和文化要素的联系[8]。

3.5.2 建机制

用机制守护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根脉。构建政府主导、文化部门牵头、学校负责、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多方联动的沿黄非遗文化工作格局;动员各方合力,开展非遗普查专项行动,成立以非遗专干为骨干、文化志愿者为补充的普查工作小组,对沿黄非遗线索进行全面普查,掌握非遗资源数量、种类和发展现状,整理相关照片、音视频、文字资料等;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人激励保护机制,进一步规范非遗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严格执行传承人认定和退出机制,设立传承人工坊,开展研、学、产基地试点,设立非遗保护基金,给予传承人相应经费补贴,资助有意创业的传承人启动创业基金,对不同级别的传承人给予人才政策支持,为社会创造更好的非遗传承环境和传习氛围[9]。

3.5.3 建梯队

人才梯队是推动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核心力量。对于传承人,应广泛组织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评审,扩大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同时,要形成传承人进学校授课长效机制,探索代表性传承人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对于专职管理人员,应以学习培训为方式,培养出集管理、保护、研究、传承、发展能力素质于一身的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对于公众,组织非遗文化爱好者和志愿者团队,推动非遗文化在社区、园区、校区和营区广泛传播。

3.5.4 建课程

构建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是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渠道。立足中小学实际开设校本课程,将非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课程建设,运用非遗资源开展课程思政,鼓励高校开设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持续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感受非遗魅力,培养非遗文化自觉和非遗文化自信。

3.5.5 建平台

“线下+线上”平台是宣传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渠道。一方面,线下要充分利用传习所、非遗工坊、文化遗产馆等场所,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文化活动、“非遗”项目研讨、文化赛事等,展现非遗特色,积极打造非遗品牌孵化基地,为培育非遗传承人才搭建舞台,形成沿黄非遗特色品牌产品,吸引群众积极参与体验;另一方面,线上互联网平台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活力,传承人利用短视频及网络社交平台展示和探索新颖、具有时代价值的非遗技艺,吸引了大量年轻网民关注和学习,数字化表达真正让非遗文化“活”下去、“潮”起来、“传”出去,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新力量[10]。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系统构建过程中,不仅要赋予陈旧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方式,激活其生命力,实现创造性转化;与此同时,对沿黄非物质文化内涵应加以补充、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推动沿黄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文化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谁远谁近?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