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巧艺夺天工

2023-10-19 19:25贺建军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徽派木雕徽州

贺建军

曹永盛,字篁生,1969年生于徽州呈坎古村。喜爱书法,擅绘白描画,尤其擅長徽州竹雕、木雕、沉香雕。从事徽派木雕30余年,曾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称号,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三雕)代表性传承人。作为文化、艺术、美学修养极高的雕刻师,曹永盛早已蜚声国内外。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徽州地区,读书、经商、学手艺的传统由来已久。当地有句古话,“卖田卖地,不卖手艺”,曹永盛的父母深以为然。因此,小学毕业后的曹永盛便在父母的引导下随姑父学习手艺。曹永盛的姑父做了一辈子木匠,尤以木质家具见长,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手艺人。

学手艺要从粗活做起。第一年要与粗笨的斧头和刨子打交道,有道是,百日斧头工,一年刨子工。曹永盛也不例外,每天清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姑父家担水,他一手一只大木桶,来回跑动,直到大水缸盛满了水,如此,既锻炼了体魄,又磨炼了意志。

很快,聪慧的曹永盛就熟悉了木匠活的各个环节,做起来得心应手,让师兄们刮目相看。姑父也惊讶于他的悟性,对他青睐有加,继而让他拿起刻刀,从雕刻太师椅背上的暗八仙图案开始,一步步接触徽派木雕。

三年后,15岁的曹永盛开始独立接活,正式进入木雕行业。一次偶然的机会,曹永盛被一本《国宝大观》深深吸引,便动手临摹。虽然屡雕屡败,但他从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徽商的富足,促进了木雕的繁荣,雕风由拙朴粗犷过渡到精雕细刻,雕刻技法也增加了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等多种手法,尤其是镂空雕,最是考量技法。曹永盛带着满腔的创作激情,全身心地浸润其中,把斧功、凿功、刀功运用得十分自如,一件件精雕细琢的好作品从他的手中诞生,他也自此开启了全新的徽派木雕生涯。

曹永盛的代表作有《先哲汇聚》《苦行僧》《刘海戏金蟾》《荣归故里》等,其中《荣归故里》是徽商运财富回乡的画面,车夫赶着牛车,徽商骑毛驴紧跟其后;《和谐》中雕刻有大片荷叶,荷叶上是大小螃蟹,寓意和谐;黄杨木雕《渔家乐》,描绘的是渔民捕鱼归来后休息吃饭喝酒的生活场景。每一件看似简单的作品,雕刻起来,也至少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一件件光鲜精美的木雕作品背后是一段段漫长枯燥的制作过程。曹永盛艺高人胆大,运刀之法老辣娴熟,冲、划、切、刮等手法,看似简单,实际从画面布局、造型大小到精准施刀,没有扎实的功底、高超的水平肯定是不行的。

“雕刻的最高境界是返璞归真。”曹永盛如是说。从源于自然,到师法自然,再到自然而然由心出发,曹永盛以刀代笔,尽展文和雅相融的书卷气息。他在雕刻中融入书法艺术,把一些跋文通过刻刀雕刻出来,构思巧妙灵动,个性鲜明生动,造型自然歆动。

“新安小镇古徽源,黛瓦粉墙江畔连,百姓儒商称盛世,繁华乐享太平年。”这是曹永盛创作《徽州小镇》木雕屏风时雕刻的一首自作诗。《徽州小镇》是曹永盛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古徽州水运码头渔梁坝为原型,刻画了渔梁码头、商铺等场景,以及货物从水路出发的细节,展现了徽商鼎盛时期的风貌。作品中人物众多,却毫无凌乱之感,人物栩栩如生,树枝摇曳生姿,仿佛被刻刀注入了生机和灵气。

清代学者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这样说过——“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曹永盛偏居在远离城市喧嚣的质朴乡村,晚上坚持习书画,“要提升艺术修养,传承、创新离不开深厚的积淀。”曹永盛追求的巅峰之作,是诗、书、画、印、雕融会贯通,“古人讲究‘诗书画印四绝,作品才能有文气,木雕是一门综合艺术,除了雕刻,也要精通书法、绘画。”曹永盛认为,没有文化加持是达不到艺术创作巅峰的。

呈坎当地随处可见的明清古建筑是曹永盛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附着在古建筑上的精美雕刻浸透着岁月的沧桑,意味悠长,回味无穷,总是不经意间激发曹永盛的创作激情,使其作品古意盎然。他的雕刻作品常常配以巧妙的“留白”,呈现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深厚的东方美学,营造出天人合一的时空观。

1994年,曹永盛师从苏州民间雕刻大家言伯泉,1997年又得到福州民间田黄石雕刻大家林贞瑞的赏识和悉心指点,这让他在徽派雕刻技艺上更进了一步。为了把徽派雕刻艺术发扬光大,曹永盛不仅承担了一个创作者的责任,更担当了一个传承者的角色。如今,曹永盛也带了几十位徒弟,手把手地传承这门技艺。

2001年,经他本人努力和多方支持,曹永盛成功创办了黄山市徽派雕刻研究所这一集研究、开发、传承为一体的徽派雕刻艺术研究机构。黄山市徽派雕刻研究所是一处优雅所在,一壶茶、一炷香、数根竹、一件件精美的雕刻作品,无不彰显艺术情怀。在其展厅的显著位置,摆放着为江苏海澜集团马文化博物馆雕刻的《百骏图》,画面设计参考了清代著名的宫廷画家郎世宁的一幅百骏图作品,总长6米。曹永盛与徒弟从马的四肢和鬃毛、形象和肌理、透视和神采,细细解读,花了4年多的时间,才雕刻完成姿态各异的百匹骏马。骏马或卧或立、或嬉戏或觅食,自由闲适,聚散不一,栩栩如生,堪称精品力作。

2007年4月的一天,古老的呈坎村迎来了尊贵的远客——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夫妇以及相关陪同人员。他们在参观完呈坎村宝纶阁等古迹后,一路走街串巷,来到了位于村口的黄山徽派雕刻研究所小憩。所长曹永盛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引导他们参观了所内陈列的各种精美竹雕、木雕作品,德斯坦看得眼花缭乱,被徽派雕刻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深深折服,连声称赞。德斯坦收藏了曹永盛创作的竹雕笔筒《竹林抚琴》,并拉着曹永盛合影留念,还请曹永盛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作品上。曹永盛笑着对德斯坦说:“我已经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把名字刻在竹筒底部了。”

曹永盛还有一个为人称道的地方,那就是他的私人定制口碑极好,逐渐成为其独有的服务品牌,不仅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还拓宽了自己的创作题材,完美地实现了双赢。全国各地的高端客户纷至沓来。

在邵逸夫百年诞辰之际,教育部、云南省政府决定敬赠连续多年向内地捐资建设教学设施的邵逸夫一份厚礼——用紫檀木的礼盒装上云南产的极品普洱茶。为此,云南的客人带着设计图纸慕名而来,请曹永盛在20天内完成礼盒的雕刻和加工制作。为了让作品拿得出手,曹永盛在极短的时间内用徽派雕刻的理念重新进行了全方位的设计,让这个长40厘米、高23.5厘米的六边形紫檀木礼盒如期走出了徽派雕刻研究所的大门。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曹永盛是业内少数以创新徽雕作品而闻名的大师之一。他从仿古,到师古,再到尊崇古意,师古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古,传承与创新兼具,使其作品表现出了匠心独具的生命力。例如,他模仿罗汉果的纹路,独创“罗汉纹”雕刻技艺,还模仿钟乳石、岩浆石和树瘤结疤等,创作了一系列新纹路。其获发明专利的木雕《天人合一》,看似一截松树,实则为黄杨木外包着紫檀木雕成的松树皮,包合面高低不平,属曲线合包,工艺难度大。两种木材交接处不见一丝缝隙,雕刻不见一点刀痕,纹理、疤痕如同天然,使人几乎感觉不出是由两种木材合雕而成。

雕刻人生,把创新创意融入生活,这便是曹永盛选择的人生。曹永盛常常到大山里的竹林中漫步,清空自己,感悟人生。他对生活的思考与认知,便是他的东方美学。曹永盛通晓世事、自在于心的豁然达然,徽雕艺术创作中见解独到的真性情,让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中央电视台历时两年精心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再说长江》,其中第23集《无梦到徽州》,浓墨重彩地推出了这位徽派木雕传承人。

尽管只有小学学历,曹永盛还是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地磨炼技艺,让自己的技艺得以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知行合一地雕刻出巧思善构、称心如意的佳作。胸中有丘壑,一凿一铲自成天地;刀下显山河,一雕一刻皆有乾坤。考虑到自身学识欠缺,他希望有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加入徽雕行业。“让高学历的人才加入徽派雕刻团队,会给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注入新的思路、新的活力,会赋予雕刻作品更高的审美与思想。”曹永盛说,未来,他希望徽派雕刻能够继承传统,在徽雕艺人们的共同努力下,推陈出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一脉相承,代代相传,绵绵不绝。

猜你喜欢
徽派木雕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徽州绿荫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木雕鱼
徽派建筑技艺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