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曼,赵云飞,薛祥山
(1.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2.北京清控人居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95)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1]。
生态廊道作为串联生态节点和生态斑块的重要廊道系统,在生态环境中一般呈线性或带状布局,空间结构上显示为由纵横交错的廊道和生态斑块有机构建的生态网络体系[2]。生态廊道主要用于提高破碎生境的连通性,通过生态廊道建设,能够有效沟通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单元,使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空间格局具有整体性,系统内部高度关联性,因此成为解决当前人类剧烈活动造成的生态破碎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众多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水平、维持区域生态格局安全稳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4],是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和生态网络空间的重要基础支撑。
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5]。因此,积极探索开展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滇池生态廊道建设,按照“保护第一、治理为要、科学规划、绿色发展”要求,在进一步巩固滇池生态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环滇池生态廊道系统,对于持续优化环滇池生态空间格局,强化环滇池生态廊道系统生态、文化、休闲等多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各省市多地区先后开展生态廊道的本地化探索。广东省自2018年起以水为纽带谋划建设“5+1”复合型万里碧道,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6];成都市从重塑城市生态本底、提升城市生态功能视角出发,构建结构完善的天府绿道系统[4,7];大理市以洱海保护为核心,开展129 km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筑牢环洱海生态安全的“绿色长廊”[8]。多样化的生态廊道建设,为环滇池区域探索生态文明视角下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水和谐为导向的生态廊道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环滇池生态廊道在强调生态系统稳定化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生态功能多元化和生态产品价值化,使其兼具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态功能和观光休闲、康体健身、文化传承等多种生态服务及美学功能。通过环滇池生态廊道系统构建,进一步巩固优化滇池湖滨生态系统,科学合理布局湖滨开放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充分挖掘滇池“高原明珠”山水资源优势,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绿色生态网络,打造大山大水、湖光山色的城市生态景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助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促进鲜花之城、山水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建设目标实现。
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主城区南部,属于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是云贵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泊,被誉为“高原明珠”,是昆明市的“母亲湖”[9]。受低纬高原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影响,区域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日照充足,干湿分明。
滇池东起呈贡区旁,西至西山之麓,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公园,南端至晋宁县内,分为滇池外海和草海两片水域,呈南北向分布。滇池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南北长40 km,东西平均宽7.5 km,最宽处约12 km,滇池正常水位为1887.5 m,平均水深5.3 m,面积309.5 km2,湖岸线长163 km。盘龙江、宝象河、运粮河、船房河、捞鱼河、梁王河、柴河、东大河等35条主要入湖河流呈向心状注入滇池。
环滇池区域自然、人文资源禀赋极高,四周山清水秀、沿途历史底蕴丰厚,集“山、水、林、田、湖、草、湿地、人、城、文化”要素于一身。作为云南省第一大淡水湖泊,滇池既是重要的水利资源,又具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和秀美的景观资源,滇池的存在对于昆明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区域现状以湖滨湿地、绿地为主。随着近年来昆明市滇池治理“六大工程”及“四退三环”等保护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实施,滇池湖滨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但部分问题仍然存在[5,10],环滇池湖滨带保护不足,生态景观斑块破碎度增大,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存下降趋势,生态安全格局亟需构建[10-12];沿岸文化空间发展结构不全面,文化内涵缺乏,公共服务设施较为薄弱,难以满足居民对滇池生态保护成果的共享需求[13]。
2013年1月1日,《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并对滇池一、二、三级保护区范围进行明确。滇池一级保护区内的湖滨带是滇池水污染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滇池的生态屏障。因此,环滇池生态廊道建设聚焦于滇池保护治理的核心区域,以滇池外海及草海片区环湖路临湖一侧湖滨带区域为主要研究范围。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基于生态优先原则,在滇池一级保护区范围内重点开展滇池湖滨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总面积2750 hm2;同时考虑人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基本需求,以现状环湖路及滇池一级保护区范围边界线为基准,整体构建一条长度为117 km兼具骑行与步行功能的闭环慢行交通系统,既是人类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的环境空间,又是滇池生态保护的一道物理防线。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环滇池区域良好的生态本底为基础,以滇池生态保护为前提,科学评估区域生态治理需求与发展潜力,对区域生态要素及斑块进行整合、修复、提升、衔接、贯通,夯实生态环境基底,完善生态服务设施,体现历史文化特色,挖掘生态潜力价值,通过恢复与建设湖滨生态湿地和湖滨林带,在昆明市城区和滇池间形成一个水陆生态缓冲区域,形成以滇池湖滨生态带为核心、以入湖河流为支撑骨架,兼具生态、文化、休闲多元功能的复合型环滇池生态廊道系统,与截污治污系统共同构成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体系,助力滇池湖滨生态功能和品质的提升改善与湖泊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逐步恢复。
建成后的环滇池生态廊道,首先可成为环滇池区域多类型生态斑块的重要载体,将区域自然、生态、人文多重要素进行有机串联,凸显流域生态连通性;其次,突出环滇池湖滨带作为控制污染入湖最后一道防线的地位,构建滇池保护治理的一道天然生态屏障,在自然净化的同时融合各区域历史文化特色,兼具入湖污染控制与文化风采展示功能,体现功能多元性;再次,通过慢行系统合理规划人群活动路径、减轻人类活动对湖滨带干扰的同时,在滇池一级保护区范围之外增加城水互动、湖城共融的生态空间,实现昆明市城市生态系统和环滇池自然生态系统的沟通衔接,体现人水和谐的交流互动性。
以湖滨生态带为面,以入湖河流为线,以河口湿地为点,构成“点、线、面”要素一体的有形的生态廊道系统;以生态功能和人文品质的双重提升,融合“山水林田湖草湿地”环滇池生命要素,打造“山、水、城、人、文”多元素交融共生的无形生态慢生活格局。最终构建形成一条连接山、水、城、人的环滇绿廊,一条自然生态、富含人文的多彩锦廊,一条服务周边、功能多元的休闲游廊。
图1 规划目标示意图
环滇池生态廊道原则上沿滇池湖滨带自水向陆开展建设,以现状已建环湖路及滇池一级保护区为研究边界。环滇池湖滨带生态保护及修复工作以滇池一级保护区范围线为界,形成滇池保护的生态防护过渡带,有效控制外源污染入湖。慢行系统以现状环湖路为基础线型,局部距滇池一级保护区边界线较远处可沿一级保护区范围外边界增设一段慢行系统并与外围环湖路慢行系统相连。以满足生态体验和生态巡护需求为基础,慢行系统整体线位均不得突破滇池一级保护区外边界。
以湖城共融、湖城共荣为目标,结合环滇池区域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发展情况,从修复滨水湿地、优化生态系统、营造亲水空间、联动人文风景、强化公共服务能力角度出发,整体构成“一带·两环·五区·多线·多节点”的复合型生态廊道空间体系。
“一带”指环滇池湖滨带,是环滇池生态廊道系统的核心,通过串联沿线滨水湿地、公园绿地以及公共活动空间,形成一条依附于滇池沿岸的生态绿脉。
图2 环滇池生态廊道总体空间格局
“两环”指环滇池车行路及慢行路构成的两条环状道路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环滇池通行、游览、监管的生态防护环,形成环滇池生态绿脉的外围物理边界。
“五区”指结合环滇池自然地理条件、沿线行政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特征,将环滇池生态廊道系统划分为草海片区、滇池北岸、滇池东岸、滇池南岸及滇池西岸五个片区并因地制宜开展建设。
“多线”指围绕35条主要入滇河道建设线型河流生态廊道,串联滇池水域生态系统与昆明市城市生态系统,恢复环滇池区域与周边城区生态系统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提升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多点”指生态廊道内的湖滨湿地节点,可在营造多样生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栖息繁衍场所的同时充分发挥自然净化功能,起到削减泥沙和养分入湖、改善滇池水环境质量的作用。
草海片区位于滇池北部,是滇池周边人类活动最为密集区域。此区域生态廊道建设以慢步休闲和生态体验为主,一方面,结合环草海湖滨湿地优化提升建设,突出草海片区作为滇池保护治理的先行示范功能,提供滇池生态治理、水质净化、深度体验,另一方面,依托草海片区环湖路建设城市生态景观慢道,加强历史人文资源保护,打造城市客厅。
滇池北岸临近区域城市发展相对成熟。此片区生态廊道建设将同步考虑生态保护、城市治理与人类活动需求,将湖滨湿地恢复与城市截污治污等功能相结合,形成以水质净化型湿地为主导,兼具生态休闲功能的生态廊道系统,形成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态的过渡区。
滇池东岸临近区域是昆明市未来重点发展建设区,政府机构及大学城均落座于此。此片区生态廊道建设将进一步发挥湖滨自然湿地独特的生态景观特点和城市规划发展需求,形成以花卉种植交易、城市休闲湿地公园和公共景观游憩空间塑造为主导的湖滨生态景观型生态廊道系统。
滇池南岸临近区域城镇发展密度相对较低,自然生态本底条件维持在较好状态。此片区生态廊道建设以保护、再生和教育研究为主,重点保持当前生态格局和自然环境,恢复完整的水陆过渡带生物群落结构,形成湖滨完全演替系列生态模式,局部有条件区域融入湖滨观光和文化体验内容,提升滨水活力,打造以鸟类保护、湿地教研和林地公园为主的水绿贯通的湖滨生态廊道。
滇池西岸片区面山临湖、地势狭窄,湖滨湿地受人为因素干扰少,基本维持在自然状态。此片区生态廊道建设将进一步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尽量减少人类在此区域的发展和活动,从生态系统整体性、生态结构完整性出发,依托沿线湖滨带和西山风景区,构建生态栖息地保护与恢复为主导的连续完整的湖滨生态廊道系统,逐步恢复湖泊自然生态属性。
基于低碳慢行和生态保护理念的开展的慢行系统建设是环滇池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七彩云南为主题,以环湖路及一级保护区范围线外边界为基础,围绕滇池整体形成一条117 km全线贯通的慢行环线,局部结合区域特征和生态景观深度体验需求,在一级保护区范围线外边界增设39.1 km的慢行路线。
通过慢行系统建设,构建湖滨生态景观风貌不同视觉层次,通过陆地—湿地—水域的相互转换,展现滨水空间之美。环滇池生态廊道慢行系统既是人群体验滇池生态环境的途径,同时也是滇池一级保护区生态保护的一条明确的物理边界,同时承担游赏健身、运动休闲、生态巡护功能。
图3 湖城共融、湖城共荣示意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开展环滇池生态廊道的规划与建设。从滇池生态保护的核心需求出发识别生态廊道建设的基本线位,以点串线,连线成面,整体构成“一带·两环·五区·多线·多节点”的复合型生态廊道空间体系。践行“两山理论”要求,在强化生态系统功能的同时注重品质和价值的同步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美好生活需要。其中慢行系统的建设突出七彩云南特色,在满足生态体验与巡护需求的同时,在滇池一级保护区范围外,将无形的生态保护概念转化为一条有形的物理边界。将湖滨生态系统完整性、生物多样性、水质净化与景观改善有机结合,整体构建一条集生态环境屏障功能、自然净化功能、生态功能及景观功能与一体的环滇池生态廊道系统,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