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3-10-19 08:21朱晓宇
中国储运 2023年10期
关键词:货品冷链生鲜

文/朱晓宇

1.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1.1 生鲜农产品。生鲜农产品较普通农产品的特殊区别在于,既具有普通农产品的易坏损易腐烂、易受季节因素限制、易受外部环境变化等特点,又具有以下特征[1]:(1)这是一种具有一定价值的易损品。生鲜农产品属于特有的变质产品,一旦产品滞销,它们的残值就会非常低,甚至需要额外的费用来处理。(2)生产、消费和流通更分散。生鲜农产品这些农产品受气候、地区等地理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地分布较为分散,较难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和流通。(3)流通损耗大。在生鲜农产品运输流通过程中造成的损耗主要由人为因素构成,其原因是改变产品所处的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引起的物理变质以及挑拣筛选等行为造成的实体损耗。(4)产品难以标准化衡量。即便是同一种生鲜农产品会因其属地造成品质的大不相同。

1.2 冷链物流概念及特征。冷链物流是根据运输货品对温度敏感性的特征,将其从生产、加工、包装、搬运等全过程均处于特定的低温环境中来保证货品品质的一种系统工程。因此,冷链物流与常温运输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同的货物、不同的自然环境也会对冷链物流需求产生不同的影响[2]。其主要特征是:(1)冷链物流的设施、设备都需要具有将温度控制在低温范围内的功能,为了满足该要求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在中后期的维护成本也较高。(2)冷链物流所运输货品的状态较易改变,对温度的敏感度较高。T.T.T理论通过验证表明,低温环境对冷链物流所运输货品的易腐性有极大的改善作用。(3)由于不同的货品因其自身的特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所要求的温度、时间与运输方式均有不同,所以冷链物流管理难度高。

1.3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全面兴起和国家政策的拉动作用,物流基建体系的不断完善,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物流行业,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行业将会出现新的蜕变和新的维度。但是,目前我国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还处于不断发展的早期阶段,还存在产品的流通率低、流通成本高、资源配置不合理、南北方发展不均衡等等问题[3]。

2.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风险识别分析

本文在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后,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操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总结:采集—储存—分拣—运输—配送等环节,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4]。冷链物流流程中环节较多且衔接紧密,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质量控制问题或监管不力等,则整个冷链运输都将遭受损失。因此,本文基于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全生命周期视角,依次从包装、储存、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对其进行风险识别分析。

图1 冷链物流作业流程图

2.1 包装环节风险识别分析。包装环节也是对其质量把控的重要环节,若没有进行仔细的质量检查,已经腐烂或者将要腐烂的产品可能会引发整个仓库的细菌滋生或霉变。不合理的包装材料无法做到对外界环境的阻隔作用,所以就不能有效地避免新鲜食品的氧化与腐烂。

2.2 储存环节风险识别分析。新鲜的农产品的保质期通常较短,容易变质腐烂,所以必须通过冷藏、温度控制来保持新鲜程度,延长保存时间。生鲜农产品在储存时应选择与自身相适应的冷库,在生鲜农产品的储存环节,可能隐藏着以下几个风险源:生鲜农产品的贮存冷库应与自身属性匹配,应将其温控能力、保湿能力、保鲜能力等因素考虑其中,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规范入库、在库作业行为规范,减少因其工序繁杂增加工作、工人操作不当的行为造成的货物损坏的问题。在货品存储入库后,需定期检查货品情况,及时完善和更新库存信息,在该过程中由于存货资料的录入错误或不能及时地进行更新库存信息,会导致存货的过量或不足;若与供货商之间的沟通不及时准确,造成了存货资料的无效和错误,会给企业带来了存货的安全隐患,大量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进而造成经济的损失。同时,我国的仓储设备较为薄弱,冷库及冷藏车数量少等问题也造成了极大损耗率。

2.3 运输环节风险识别分析。运输环节除了要对温度严格把控外对时间的要求也极高,运输前要进行路径优化,筛选出时间最短成本最低的路径方案。运输途中也存在多因素,例如,恶劣天气、交通堵塞、设备损坏等这些风险因素可能导致运输效率低、货品损腐等一系列问题。人为因素也时有发生,装卸货物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暴力装卸的原因会造成较高的卸货损伤率;交接过程中可能出现货物脱离低温环境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间隔太久会导致新鲜农产品的腐败和变质[5]。

2.4 配送环节风险识别分析。当货物进入配送环节后货物就脱离了低温环境,因此专业配送车所占的比例便会直接影响该阶段的风险率。工作人员进行货物交接时,其交接速度、工作效率主要受订单信息的准确程度的影响,与风险程度呈反比。

2.5 信息处理环节风险识别分析。信息处理贯穿冷链系统各个环节,其主要包括物流运输系统、物流监控、顾客信息管理以及数据收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时刻监控库存状况利用大数据和优化算法保证库存的合理,但存在着信息不同步、信息传递失时等潜在问题,影响了产品进入市场的精确度,降低了调配的效率,导致了产品的损耗。

3.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风险对策建议

3.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应鼓励企业建立相应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农产品产量大且集中的地方建立预冷设施和低温储藏设施,并且冷链物流对温度控制设备的依赖程度很高,尤其是在冷库、冷藏车等基础设备方面要加强投入。提高冷库面积及人均冷藏车占有量。当前我国冷链物流效率整体偏低,而运输载具的升级优化可为冷链物流升级提供动能。

3.2 提高冷链物流技术。技术落后是制约冷链物流发展最直接的因素。应加大技术研究发面的投资,引进先进的冷链技术应用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实现从低温生产到储存再到运输等环节的无缝对接。将物联网技术与冷链物流相结合,做到实时反馈车辆位置、远程控制车厢温度、全程监控货物状态、预设运输路径等情况。将物流与信息流相统一并以最人性化的方式呈现于终端设备。监控中心对于各种信息的搜集与分析,使运送过程实现全程可视化、可跟踪化,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反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减少可能出现的损失,从而有效实现风险管理。

3.3 提高冷链物流风险管理水平。冷链物流的风险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系统。冷链物流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使企业管理者实时了解冷链运营的相关信息,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从而为企业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另外,建立冷链物流的风险预警系统可以提高处理风险的能力,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可以明确危险源和危险等级,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

3.4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构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对提高物流运营的效率和管理都是有益的,该系统所传递的信息是对冷链物流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重要的依据,其运作流程如图2所示。冷链物流信息化系统能够解决冷链物流中的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使需求与供应的有机统一[6]。同时,借助物联网、RFID等相关技术在冷链物流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货物的位置跟踪、全程溯源、全程温湿度监测、物流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同步,将物流信息与物流信息系统同步衔接,形成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对生鲜农产品进行信息采集与处理,可有效地筛选出关键的风险影响因子,提高现有冷链物流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图2 信息系统运作流程

3.5 培养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在冷链物流运行各环节中,有很多风险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缺乏专业知识所造成的。为此,必须加强对冷链物流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加大对其的研究投资。为具有丰富冷链物流工作经验的人员提供更多的福利,并保留更多的专业人员。

4.结语

冷链物流作为构成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关键一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国的冷链物流必须进行技术升级。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对冷链物流技术开发的支持,促进我国冷链物流朝着信息化、智能化、高效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货品冷链生鲜
多出/入口仓库的货位优化研究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化学品船适装货品的新要求及实船应用
亚洲生鲜配送展
亚洲生鲜荟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超市生鲜里的这些秘密你一定要知道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考虑疲劳和工作负荷的人工拣选货品排程研究
OBM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货品管理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