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刀”戚鲁华

2023-10-19 08:49柯伯霖
中国石油石化 2023年19期
关键词:海油技师车间

文‖王 曼 柯伯霖

戚鲁华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将奋斗之歌谱写在海洋石油增储上产的恢弘旋律里。

●设备维修,戚鲁华是当之无愧的“一把刀”。 供图/海油发展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在空中,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发展)清洁能源公司下属的管道技术公司电气维修专家戚鲁华,已穿好一身工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他四十出头,中等身量,目光炯炯,步履匆匆,极为利落精干。一口山东口音,显得质朴诚恳。一年四季工服加身,好像随时准备着一头扎进车间工作。他负责的是生产车间电气设备维修工作。每天开完班前会,他就拿起设备,巡检记录,投入到嘈杂而有序的生产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通过近20 年的工作积累,一个参数,一根线头,甚至一个标识,都深深烙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一步一个脚印,戚鲁华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中国海油,也在中国海油这个大舞台上体现了个人价值,实现了人生梦想。2022 年12 月20 日,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隆重启动第八季“大国工匠”评选。戚鲁华作为电工行业的佼佼者,荣获了“大国工匠”的称号。

设备维修主任医师

2007 年,戚鲁华进入中国海油工作。看到“高大上”的车间设备的那一刻,他既激动又无措——很多设备他见都没见过,更别说用过了。

立志要将这些设备整得明明白白,他一天当成两天过。白天看设备结构,揣摩原理;晚上看电路图,连做梦都在修理设备。半年间,他就弄通了防腐、保温、配重的所有设备。

在戚鲁华的眼里,每一台设备都是有生命的,用心感悟就能感受到其中的脉动。日积月累,他将设备图纸记得烂熟于心,练成了在大脑里给设备“建模”、不看图纸就能“盲修”的绝活。

曾经,管道涂敷车间里,三台从意大利引进的利雅路燃烧炉频繁发生故障,是个“顽疾”。外方维修需要的周期长、费用高,严重影响生产。

“没有修不好的设备,只有没做到位的工作。”凭着这股子劲头,戚鲁华下定决心打破外方技术壁垒,修好这三台燃烧炉。

他深入钻研集成电路的原理,阅读相关技术文献,常常一干就是一通宵。在国内相关领域尚属空白的情况下,他独立完成了燃烧炉内部结构的解析与故障处理。此后,这三台燃烧炉再没有出现类似故障。

2011 年8 月,中国首座深水油气田——荔湾31 项目施工中,管道环氧粉末固化工艺出现问题。设备、管材、原材料三方厂家联合会诊还是没能解决,导致生产停工近一周。

当时正值盛夏,车间里闷热难耐,气温飙升到了50 多摄氏度。戚鲁华在高温的车间里摸索了两天两夜,终于找到了病因:深水海管管壁比常规管壁厚了近一倍,主控板电角度、频率值、常规间距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了集肤效应。最终,他通过调整主控板核心参数及电磁感应器间距,将问题彻底解决了。

参加工作的15 年来,戚鲁华参与了129 个工程项目,30 个油气田管道建设,施工距离7088.92 公里,比中国长江还要长。而且不管在海上还是陆上,只要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他往往能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解决问题。在中国海油的电工圈里,向他求教的人络绎不绝。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设备故障维修的“主任医师”。

凭着精湛的维修技艺,他在2015 年海油发展维修电工大赛中荣获“金奖第一名”。2018 年,他斩获全国技能大赛维修电工“银奖”。

●戚鲁华带动了一大批员工成长。 供图/海油发展

车间工艺改造大师

已经是设备维修的“一把刀”,但戚鲁华认为:“设备维修仅是基础,工艺改造才能创造更大价值。”

2007 年,是中国海油大项目大爆发的一年。项目施工时间紧,生产任务重,不允许设备出现任何故障。

全力保证项目生产进度不受影响,戚鲁华几乎住在了车间里。就算是炎热的夏季,他在车间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身上的衣服从未干过,有的时候整个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攻克了海管3PE 生产线自备投电源应用等十余项生产技术难题。

旅大29-1 项目生产中,因管道表层锈蚀严重,滤芯清理频率明显增加,而且清理一次需要8 个人清理一天,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度。他利用库房里的废料设计出了一套可以电动清理的滤芯装置。改造后,2 个人半天就可以完成滤芯清理工作,生产效率提高了8 倍。

东方13-2 项目生产中,他成功研制了管端预留隔离设备,工作效率提高了2倍;深海一号项目中,他研发了自动缠膜设备,管道缠膜效率提高了6 倍;曹妃甸6-4 项目中,他解决了冷却水自动化系统问题,将成品管合格率由95%提高到100%……

14 年间,戚鲁华进行了140 余项“五小”创新、29 项技术改造,获得国家专利11 项、在申3 项,填补了海管领域诸多技术空白,创造经济效益近6000 万元。

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种管道混凝土配重层抗冲击试验装置”“一种海管自动出管自动控制系统”等技术难题,完成了70 多项技术改造。其中,“基于自动化背景下的冷却系统改造”获海油发展技术改造一等奖,“防腐滤芯清理设备研制及应用”获海油发展技术改造二等奖,“海洋石油管道管尾吹风研制”获管道工程技术改造二等奖。

技术团队金牌讲师

经过重大项目的历练,戚鲁华成长为了中国海油技能专家。“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能带动一群人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戚鲁华说。

他通过培养和带动新人,回馈公司。坚持参加“师带徒”,传授自己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带徒方法——直接抛出一个问题,让徒弟独立去分析、解决,给徒弟压担子。徒弟一番求索之后,他再揭晓答案,有针对性地找到提升的切入点。

利用中国海油培训中心、技师工作室平台,他开发了18 门课程,授课百余次,覆盖1300 余人次。作为“明星讲师”,他吸引了渤海、东海,乃至大港、胜利的电工参训。

2016 年4 月,戚鲁华管道涂敷技师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占地340平方米。除了日常办公设备外,创新工作室还配备有四张操作台和PLC、触摸屏、变频器等设施,具备开展技术改造、新技术试验及培训教学的条件。

创新工作室以服务生产发展需要为宗旨,将技术难题攻关和技能人才培训融为一体,围绕制约生产经营的技术瓶颈开展实用性技术创新和研发。5 年间,创新工作室集结了“集团公司基层标兵”杜壬戌、“海油发展优秀共产党员”杨志刚、“渤海公司先进个人”姜青松等在内的19 名技术骨干成员,完成了五小创新及技术改革86 项。

百花齐放春满园。戚鲁华培养了近200 名技能人才,其中10 余人晋升为国家高级技师,70 余人晋升为技师,100余人晋升为高级工,1 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3 人获评中国海油技术能手。

魏国强是戚鲁华徒弟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他虽然是“全国技术能手”,先后获得过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海油发展技能大赛二等奖等荣誉,但由于工作需要,45 岁才开始学习PLC 编程。刚开始学的时候,由于缺少系统的学习和专业人员的辅导,他的学习之路举步维艰。

2016 年,魏国强加入了戚鲁华管道涂敷技师创新工作室。在戚鲁华的耐心教授和工作室技师同事的帮助下,魏国强的PLC 编程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谈及这段PLC 编程的求学之路,以及自己在创新工作室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魏国强心怀感恩:“感谢工作室为我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更感谢工作室里众多技师同事给予我的帮助,让我拥有现在的本领。”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2020 年11 月24 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建设海洋石油工业的管道丰碑,将奋斗之歌谱写在海洋石油增储上产的恢弘旋律里,是戚鲁华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践行。

谈到未来,戚鲁华有无限的信心和动力。海油发展清洁能源公司正抢抓国家能源转型的历史机遇,依托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向清洁能源产业转型发展。他深刻认识到,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工匠精神被赋予了以绿色为引领、以创新为导向的新内涵。

“作为一名产业工人,我将带领技师团队积极融入中国海油绿色转型发展中,在清洁能源领域找到我们更多的用武之地,用实干成就更多、更大的梦想。”戚鲁华说。

猜你喜欢
海油技师车间
海油华南谱新篇
中国海油助力乌干达首个油田建设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践行低碳战略的海油路径
通过终端打造海油品牌——专访中国海油华南销售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彭红斌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招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