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郑 丹
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土建工程产值越做越大、影响力越做越大。
一座依傍蓝色大海的城市,兼具着历史与现代、象征了包容与开放——青岛,不仅以全球第四大港口闻名,而且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基础设施。
这里的老城区仍保留使用当年德国修建的下水道排水系统,俗称“涝不怕”;始建于1904 年5 月的胶澳总督府背山面海,见证了岁月的沧桑,现已成为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的办公地……
海风如昨,海水仍蓝。不断翻涌的潮水永不歇息,这里的基础设施日新月异。中国最深海底隧道、中国最长跨海大桥成为崭新的名片。今天,这里又亮出一张新名片——国内首台、世界最大27 万立方米全容式LNG 储罐,稳稳伫立在董家口经济区的蓝海碧波之上。
蓝天为布,碧海为墨。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简称十建公司)为建设祖国的能源基础设施挥毫泼墨,绘就出了一幅幅壮美的画卷。
“近年来,十建公司承建的项目覆盖全国、跨越山海,为行业土建工程模块化发展提供了‘十建方案’。”十建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王毅表示。
8 月的青岛,山是青的,天是蓝的,海是碧的。傍晚的海水浴场,金色的沙滩上熙熙攘攘,大人带着孩子、孩子套着缤纷的游泳圈在岸边戏水。
正是孩子放暑假的时候。近5 年,常驻十建公司青岛液化天然气项目部的项目副经理钟亚军却没有陪孩子去玩。他和项目部全体人员坚守在施工现场。
“这是我们公司的安全文化长廊。我们把建造LNG 储罐的各类风险以漫画形式呈现出来并配上文字,让工人们清楚如何识别和应对风险。”
“这是我们的安全体验区,我们组织员工在这儿进行安全宣讲和应急演练……”
钟亚军一边介绍,一边带着我们走过长着青草的路面。
“前段时间雨水比较多,所以草长得比较快。”钟亚军补充说。
其实,比草长得还快的是这台储罐的建设速度。“现在马上要做到干燥置换了,就是充进氮气把储罐里的空气置换出来,为后期储罐预冷做准备,之后就可以中交了。”他说。
再走几步,国内首台、世界最大27 万立方米LNG 储罐已在不远处。站在这台“巨无霸”面前,旁边的一期、二期工程建设的几台16 万立方米储罐,显然就是弟弟妹妹了,不仅高度没它高,而且腰身比它细很多。
“这比我之前在照片上看到的更加震撼!”十建公司建筑工程管理公司(简称建筑公司)综合管理部行政事务副主任师孙毓感叹道。
据介绍,算上钢结构,这台最大储罐最高处将近60 米。“天气好、没有雾的时候,我们站在上面防护栏杆那儿能看到日照市,对面十几公里的情况看得非常清楚。”钟亚军说。
在本刊记者眼中,这不仅是一台世界最大储罐,而且是世界最先进的储罐。这不仅因为它技术先进,而且因为它可能是目前少有的安装了电梯的储罐。想想巡检人员不用爬近60 米的高,几分钟电梯便可直通罐顶,不禁深深感叹我国土建工程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以人为本。
看着这台庞然大物,土建工程的大、土建工程的震撼,不由得撞击着内心。
“很多人认为土建是很简单的一项工作,不就是绑点钢筋、支上模板、打上混凝土就行了嘛。其实,混凝土是最核心的技术。”12 年的工作经历,让钟亚军对这个专业深有感触。“就像这台储罐,外罐的混凝土非常平整,光滑度很好,不需要二次浇筑。这得益于我们研发的低温混凝土配合比关键技术,使混凝土达到了相应的强度和抗渗抗冻功能。”
十建出品,必是精品。这台超大型储罐不仅外观好,而且质量过硬。
天然气在-163℃时呈液态,所以混凝土需要在这个温度环境下通过强度检测。
在质量样板间,矿粉、碎石、减水剂、粉煤灰等原材料被存放在透明的玻璃罐中,还有一块块水泥块立方体、钢筋、焊条等整齐陈列在铁架上。一块块立方体是混凝土试块,标签写着C50、C40、C25、P8、F200 等,代表着它们不同的强度和功能。
这些材料,无一不是项目团队结合以往经验在经历了反复的思考、无数次的试验以及持续的改进而最终选定的。
从北海、龙口到青岛液化天然气储罐三期工程,储罐家族从16 万立方米扩容到22 万立方米进而到27 万立方米。十建公司的储罐越做越大,十建公司的土建专业日益强大。十建方案更为成熟,十建品牌更加响亮,十建力量更加强大!
8 月23 日,中国石化发布消息,青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27 万立方米储罐于8 月22 日建成中交。这座由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储罐是目前国内容积最大、首座完工的超大型LNG 储罐,投用后将大幅提升华北地区天然气的供应保障能力。
“就和小孩玩的搭积木一样,把宫殿的一层搭好,再把竖着的积木作为柱子架上,再接着搭第二层……”听到十建公司天津南港乙烯项目部项目副经理李明师说的话,你会想他们干的工程真的和小孩子搭积木一样容易吗?
李明师说的“搭积木”,其实是装配式。这是近年来国内建筑工程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施工形式。
1851 年,历史上诞生了第一座装配式建筑——伦敦水晶宫。装配式颠覆了传统的建筑工艺,写下了建筑史上的新篇。
装配式建筑主要有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的特点是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成住宅或房屋。正如法国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指出的:“能够像制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据说,因为材料简单(主要是玻璃和钢铁),搭建起来又较为快速便捷,原来计划一年完工的伦敦水晶宫最终只花了17 周的时间。
装配式在建设中国石化存储能力最大、世界级规模、绿色智能化立体库中的应用,成为李明师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南港乙烯项目中,十建公司负责了13 个主要装置,固体产品包装及仓库是其中之一。这个立体库长160 米、宽131 米、高37 米,建筑面积2 万多平方米,设计有38252 个货位,可存储聚烯烃产品约57378 吨。
根据设计,仓库由112 根混凝土独立立柱支撑,柱间无连梁,对立柱垂直度和柱间安装精度要求极高,对施工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这些矩形柱子每根边长均为1.5 米、高33.3 米。按照以前的方法,我们需要搭设脚手架、绑钢筋、支模板,最后浇筑混凝土。但像这么大的模具要保证整体成型好、垂直度佳,难度极大。现在,我们只需要将柱子采用分段工厂化预制,再从工厂拉到现场进行吊装。”李明师说。
30 多米高的柱子,如何分段预制?他们把柱子分成三段:7.3 米、13 米、13 米。7.3 米的一段采用现场浇筑,13 米的两段在工厂预制。最后,将三段柱子采用机械对接。
最终,立体库项目创造了两个首次:混凝土柱采取的“分段设计、工厂预制、机械连接”新工法开创了石化行业混凝土柱设计施工新工艺,并在石化装置中首次应用;网架采用的“深度模块化安装、整体液压提升”的新工艺,在行业内首次成功实施。
立体库项目是十建公司近年来承建的同类型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项目。这背后是十建公司过硬的土建工程专业化管理实力。
坐在眼前的赵林,笑容可掬,非常健谈,整个人充满阳光。这一次,他能有时间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实在是“忙里偷闲”。因为2008 年上班后,他基本没有时间休假。今年年初就一直驻守在十建公司吉林石化项目部担任项目副经理的他,刚刚回来休假没几天。
吉林石化、海南炼化、中化泉州、神华宁煤、上海三井、武汉乙烯、南港乙烯、镇海乙烯……细数自己参建的项目,他很是自豪。不仅因为他干项目的时间比2010 年成立的建筑公司的历史都长,而且因为他负责的项目件件都是样板工程。
“吉林石化项目的亮点在于它是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公司首次进行官方合作的大项目。而且,土建单体的产值大,达到2 亿元。”赵林表示。
令人吃惊的是,在产值2 亿元的大项目中,一开始负责乙烯装置土建工作的包括赵林在内只有3个人。那时,他们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不仅要整天盯在现场,而且要经常与设计、班组技术人员、安全人员、质量人员等外包人员就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反复沟通。后期,项目上又来了3 名大学毕业生。但他们仍然是一个人顶好几个人用。
尽管人少活多,但业主对项目的要求丝毫没有降低,反而特别严格。“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创国优工程。新上的乙烯装置是整个转型升级项目的核心,我们又是十建‘铁军’,所以业主对质量安全的要求特别严格,堪称高标准。”赵林说。
面对业主的期待,在项目策划的时候,赵林就定下两条:一要站住脚,二要扛大旗。具体在执行上,就是踢好“前三脚”和抓好“四大管控”。“前三脚”是指标准化施工暂设、标准化安全文明施工形象、良好开工进度形象;“四大管控”则是施工图纸、施工人员、基础交安、建/构筑物交接管控。而做好这一切,为的就是创出精品、交出样板。
样板工程,需要样板引路。样板引路,就能旗开得胜。为此,项目部提出了“把每一个新开工的单项工程都做成样板”的口号。
“我们坚持质量为先,严格执行‘首件样板制’,推进标准化管理。”赵林说。项目部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规范,树立了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形象。
赵林还进行了一个小改革。按照往常的流程,工程完工后会请监理、总包来验收,之后项目部再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赵林提出,干完一项工程,班组先自行验收,然后质检员和他来验收,再请总包、监理来验收。
实践证明,这种“逐级落实自检、交互检、最终验收,严格做到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的做法,不仅提高了一次性验收合格率,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使项目团队获得了业主的信任和肯定,树立了良好的十建公司品牌形象。
“只要是赵林经理点头的,我不用看都行。”吉林石化业主方质检站站长、质量部部长孟庆峰说。
“孟站长到我们现场参观了好几次,看了我们浇筑的混凝土时表示:这绝对是样板中的样板,没有之一!从成型、尺寸到各方面,非常标准。”赵林说。
“这不仅是一项工作,而且是‘一带一路’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合作,是中哈两国在建筑工程理念上的一次合作。”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十建公司土木工程专家王亮都会想起出国前领导对他说的这番话。
十建公司哈萨克斯坦KFCC 工程项目部及加氢分部,承建了哈萨克斯坦石油深加工项目243 万吨/年催化裂化、44 万吨/年丁烯齐聚、128 万吨/年汽油加氢、23.7 万吨/年轻烃回收及饱和气体分馏、44 万吨/年液化烃气体脱硫、88.4 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1.93 万吨/年制氢共7 套核心工艺装置和18 个公用工程单元的建筑安装工程,以及全厂桩基工程和大型设备吊装工作。
项目的参建单位,来自哈萨克斯坦、中国、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多个国家。
作为来自中国的工程建设单位,十建公司项目团队发现,在国外做项目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这个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项目,施工面临着诸多困难。
阿特劳炼油厂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偏远地带,就地理位置来说对开展工程建设极为不利。如交通极其不便,工业运输主要靠汽车。因为地域限制,材料运输的周期比通常的项目要长半个月到一个月。项目所需一些材料也难以在当地买到,多数需要从欧洲进口。
当地人力资源短缺,招聘工人和满足工人的需求成为施工的一大困难。
建筑施工标准采用俄标和哈标,管理模式与国内项目不同。例如,项目的工程建设由哈萨克斯坦业主直接管理,不设第三方咨询服务单位或者监理公司,由业主直接和十建公司对接。因此,语言不通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这里自然环境恶劣,40 多摄氏度的酷暑和零下20 多摄氏度的严寒不仅让项目部人员难以适应,而且影响到施工作业。
…… ……
困难重重。最先迎来的挑战是项目图纸只有英文和俄文,没有中文。项目团队只能在白天10 个小时上班时间之外,利用下班时间发起“猛攻”。他们分工合作,先把俄文译成中文再对照英文看图纸,有不懂的就记下来向业主请教。最终,他们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图纸翻译、技术梳理、数据统计和材料汇总工作。
在与业主的沟通和合作中,哈萨克斯坦业主方工程建设人员的认真、严谨甚至近乎严苛,给王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对安全管理极为重视,严格执行管理程序文件里的要求,几乎每一条都要在“抠字眼”中按最高标准执行。
他们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道工序的每一个节点,哪怕这个节点有 1 毫米的误差不解决也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办法总比困难多。项目团队成员们暗下决心 :得做出很大的努力和改变。
安全从严管理。他们就把国内施工的“安全第一”理念贯彻到项目上,按照业主方的要求严格管控。
业主要求温度达不到 10℃以上不允许施工,他们就在施工现场采取搭暖棚、用柴油暖风机或电热风机对环境进行加热。
极寒天气下,一些材料的性能减弱或发生变化,包括钢材的力学性能,混凝土、土方冻胀性能。他们就加强对每一道过程工序的质量控制。
他们报给业主的材料用量,业主会询问“0.01平方米”是怎么得出的。他们就从细从实计算各种基础数据, 一遍一遍去现场比对,对测算结果做了细致说明,甚至加派一名管理人员专门与业主对接统计数据报表。
对于项目可能出现的问题,项目团队集思广益,广泛收集相关经验并积极与业主交流,加强对每一个过程的总结,力争规避项目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损失。
…… ……
“7 个月之后,业主开始采纳我们提出的一些想法和意见。因为我们一直努力去改变他们对我们的看法,让他们相信‘中国力量’和‘中国技术’。这是我们团队的成功突破。”王亮说。
跨越山海不畏难。十建公司哈萨克斯坦KFCC项目团队在“一带一路”合作中,擦亮了十建品牌,彰显了十建力量。2019 年12 月,该项目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