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贞华 姜文斌
摘 要:本文为水平一操控性技能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案,本单元围绕操控性技能中涉及的抛接与投掷技术开展主题教学,设计了抛高抛远、抛远接住、投准、投远接住、抓握、合作抛接、移动抛接、隔网抛接游戏、半场2v2比赛、全场4v4比赛等相互衔接、逐步递进的18课次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抛接与投掷等操控性技能,创设开放性的练习情境引导学生会用抛接与投掷等动作参与比赛,并为其他体育项目的学练打下基础。
关键词:操控性技能;抛接与投掷;开放性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09-0073-0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标(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课标(2022年版)》]中的课程内容,将抛接与投掷等动作纳入水平一操控性技能范畴中。操控性技能中抛接、投掷的隐性动作主要体现为空间、方向、高度等因素,辅以动作的力度构成整个动作形式。抛、接、投的显性动作表现为抛高(远)、抛准、单(双)手接、掷远(准)等动作。通过学练抛接与投掷动作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快速反应等基本能力,多样化的抛接与投掷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眼手协调、眼脚协调等视动协调能力,提升学生的空間意识、方位意识、合作能力,良好的抛接与投掷能力也可以为学习更复杂的运动技能奠定基础。
在以往的抛接与投掷操控性技能教学中,更多的是借助不同器械进行抛接、投掷等单一动作的重复练习,学生处于一个闭环式的练习情境,练习手段显得单一、枯燥。为了改变这种单一的练习场景,笔者所在学校对照新课标中操控性技能的练习要求,将抛接与投掷动作进行多场景的系统开发,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中练习抛接与投掷技能。通过不同场景的学练引导学生会用抛接与投掷等动作参与模拟比赛,并为其他体育项目的学练打下基础。本文以水平一(一年级)下学期操控性技能中抛接与投掷为主题,设计了18学时大单元教学方案。本文主要围绕大单元的设计依据、设计思路、设计亮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单元方案主题设计依据
操控性技能抛接与投掷主题大单元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课程目标的四个水平,设计相应的内容。针对水平一课程目标,专门设置基本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为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学练奠定基础[1]。基本运动技能包括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其中操控性技能是指操作物体的能力,这类动作包括抛接、投掷、抓、踢、运、传、击打、截击等动作。虽然这些动作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但是想发展出更精细、准确的动作,同样需要系统学习。本单元重点进行操控性技能中抛接与投掷动作的练习,提高学生抛接与投掷的能力。
(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水平一操控性技能抛接与投掷大单元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课程理念不动摇,以《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同时基于体育与健康学科特征,以及指向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技战术掌握和运用能力、强化体育展示与比赛这一从能力到素养发展的途径,展现学科深度实践与迁移的关键内涵,确立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注重教学方式改革,要求在实践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生动开放的教学情境的教法,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呈现更加多元、更加丰富,体现有内涵的教学。
(二)大单元特性分析
操控性技能抛接与投掷大单元教学选用沙包作为练习的器材。这是一种民间喜闻乐见的体育器材,延伸出来的沙包游戏更是深受学生喜爱。在沙包游戏中使用最多的动作就是抛接与投掷,针对这一特点本单元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将抛接与投掷作为主线构建大单元,融入拦截、跑动、躲闪、对抗、配合等技术,并模仿手球、排球、篮球等运动项目设计简单的规则,创设各种形式的比赛,让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完成操控性技能抛接与投掷的练习。基于以上分析本单元主要内容有抛高接球、抛远接住、抓握、投球、移动中抛(投)接球等个人动作;一对一合作抛接、隔网对抗、半场2v2比赛、全场4v4等合作与比赛。因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能够习得抛接与投掷的技能,还能熟悉其他体育项目的特性,为后续学习专项运动技能奠定基础。
(三)学情背景分析
水平一的学生处于启蒙阶段,对新接触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角色扮演。在学习技能方面主要以模仿为主,具备一定的抛接、投掷轻物的能力,但是还不能很好地完成有一定难度的抛接、投掷动作,需要进行专门的强化练习。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游戏、比赛有天然的喜爱,在教学时宜多采用游戏、比赛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本单元在开始阶段设置弱对抗性的2v1比赛,让学生在弱防守下进行2打1配合,引导学生多做各种抛接球配合,体验成功的快乐。这一阶段的学生正是规则意识的萌芽期,在掌握抛接与投掷动作的同时,通过学习比赛规则建立比赛意识,帮助他们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
二、大单元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思路
本大单元以操控性技能中的抛接与投掷为主要动作元素,结合原地、移动、自抛接、合作抛接、对抗抛接等形式;通过器材、场地、规则、人数等学练环境变化;按照“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和“学练三个一”要求进行编写。在单元构建时遵循学生运动习得规律,设置抛接动作、移动抛接动作、比赛情境等元素。最终目的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抛接与投掷的操控性技能,并在真实的比赛情境中运用抛接与投掷动作。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也能辅助发展体能,促进儿童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大单元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能说出操控性技能锻炼价值,能说出借助沙包进行操控性技能抛接与投掷的学习,了解养成经常锻炼好习惯的价值。能说出在家中进行体育作业的练习要求。能说出在比赛中如何和同伴互相鼓励、遇到挫折如何积极调整心态的方法。
2.技能目标:能做出在多种形式的抛接与投掷练习中,根据不同练习环境的变化,能完成多种形式的抛接、投掷、拦截动作,结合跑空位、穿插跑位等战术完成简单的比赛;在练中提升操控性技能水平,发展协调性、灵敏性、耐力等综合体能。
3.情感目标:在练习中听从教师的安排,表现出积极进取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团队中不以自我为中心,能够团结同伴,提升团队凝聚力;在比赛中遵守比赛规则,勇于争先,正确看待胜负。
(二)大单元内容要点与课时
根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课程内容对基本运动技能学习的要求,本单元从基本知识与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与比赛四个方面进行构建(表1)。单元设计基于学校一年级下学期学生,他们经过入学后一个学期的适应和学习,已经具备进行操控性技能学习的能力,但难度不宜太高,因此操控性技能中的抛接与投掷技能非常适合此阶段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时,本单元摈弃了以往在抛接与投掷技能学习中单一的练习模式,营造了多种形式的学练环境,希望通过更多的模拟比赛,让学生获得运动的快乐。在课时安排中对比赛有更多的倾斜。
三、大单元教学方案的设计亮点
在18课时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比较充分地学习抛接与投掷技术,进行多样化练習、参与各种比赛。这得益于前期细致的方案设计,以及后期教研组扎实的教学实践(教学设计扫描二维码查看)。总结本单元的特点,抛接与投掷大单元教学方案除了涵盖一般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优点外,还在器材使用、教学内容结构化设计、项目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归纳本大单元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主要的亮点。
(一)创新器材,让“老物件”焕发新活力
沙包是我们熟悉的“老物件”,它携带方便、价格低廉,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也有明显的弊端,比如沙包容易造成眼睛进沙,被打到较痛等。在实践中通过参考垒球的构造和外形,创造出了正十二边形的沙包,作为操控性技能抛接与投掷大单元教学的选用器材。这种改进后的沙包,融合了沙包和垒球的各自优点,有良好的握持度,携带方便、不容易漏沙、伤害性低,适合各种操控性技能的练习。根据正十二边形沙包特性设计的模拟比赛,动作简单,规则易懂,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比赛的难度。因此通过创新器材,让沙包这个“老物件”焕发了“新光芒”,也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三管齐下,力促教学内容结构化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从总体课时分配、课时内容安排、练习“说明”三方面实现教学内容深度结构化。
从大单元的总体课时分配来说,18课时的教学内容衔接有序。前7课时,通过原地、左右、前后等不同方向的抛接与投掷练习掌握向各个方向进行抛接与投掷的能力,并在第8、9课时进行运用,体现出学以致用的理念;在第10课时开始学习投接,随后的练习中过渡到抛接与投接的融合练习与运用,18课时由浅至深,体现了单元内容结构化。
从“学练三个一”角度安排课时教学内容,将单一、组合、比赛三个环节串珠成链。以第1课时“双手向上抛高”为例,单一练习是“双手向上抛高”,在单一练习时分别设置了原地双手向上抛球、原地双手向上抛球落一定区域,通过对抛球精度的要求变化,体现内容的递进。随后的组合练习双手向上抛球+击掌、双手向上抛球+开合跳,对抛的高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最后通过比赛“比比谁最高”进一步考察向上抛高的能力。课时设计由表及里,学练标准逐渐提高,体现了课时内容结构化。
从每个练习的“说明”来说,通过设置“说明”进一步阐述了设计意图,使得每一个练习的设计目的、想要达成的学练目标更明确,也为观看者提供便利,便于他们更清楚地了解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意图。以第16课时“移动对抛接+移动中一投一接”为例,其中“2.2折返跑+移动对抛接+移动中一投一接”,这里的“说明”是:进一步学习跑空位接球的方法,为后续能参与简单的比赛打下基础。看完说明,就更好地理解设计者想通过该练习培养学生跑空位战术的设计理念,学练标准就是学生能够跑出空位并能准确地抛接球。“说明”让设计更清晰易懂,体现了细节内容结构化。
(三)项目融合,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抛接与投掷大单元不仅融合了传接、投准、拦截、跑动、躲闪、对抗、配合等众多技战术,还融入了手球、排球、篮球等项目的元素,为后续的专项运动技能学习埋下了种子。
第8课时“沙包抛接运用方法1:隔网抛接球比赛”,在隔网抛接球中加入了同侧队友的互相“传球”练习,提高了比赛的趣味性、可玩性,渗透排球中的垫球、传球、回球等技术。在第9课时“沙包抛接的运用方法2:带发球隔网抛接球比赛”中加入了抛接发球,学生能在练习与比赛中体验完整的发球、接发球、传球、回球等动作。渗透了排球的规则、技术,学生在练习与比赛中了解了发球线、界内、出界等知识,学会了线外发球、接球、传球、回球等技术动作,为水平三排球项目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样在后续的课时学习中,篮球等项目也得到渗透。从第15课时的弱防守下2v1,正常防守下的2v1,到17、18课时的2v2、3v3、4v4,学生体验了不同条件下的进攻与防守,后续在进行篮球项目学习时对多打少配合就容易理解学得更快。
实行以大概念为统领的大单元教学,抓住大单元设计的基础点,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兴趣为出发点进行创新、实践、反思,推动大单元研制简便化、大单元教学常态化。这样,大单元教学才会更有成效,更能实现“教会、勤练、常赛”的新课标目标,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