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道二级公路项目养护中渗固磨耗层的应用分析

2023-10-19 05:34:11周杨喜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17期
关键词:试验段集料摊铺

周杨喜

(贵州省都匀公路管理段,贵州 都匀 5580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交通压力的日益增大,部分现役公路逐渐进入超负荷服务阶段,路基路面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质量病害,运营能力显著下降,亟须进行维修养护。当前,常用的公路养护技术有微表处、雾封层、铣刨罩面等,各种技术有其特有的优点与局限。该文结合具体工程养护实践,提出了渗固磨耗层养护技术,总结了施工技术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工程概况

某国道二级公路项目,设计时速40 km/h,路面宽度为11.0 m,PCI 平均值为86.28,RQI 平均值为90.94。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40 mm 厚Sup-13 上面层+60 mm厚Sup-20 下面层+250 mm 厚水稳碎石基层+18 mm 厚级配碎石底基层。该文现通过渗固磨耗层技术对路面实施预防性养护。

2 渗固磨耗层材料

2.1 原材料选用

(1)渗固液。该项目渗固液采用再生封层乳液,相关性能参数为:25 ℃温度条件下黏度为0.063 Pa·s;沥青芳香分百分比达36%以上;闪点252 ℃;TFOT 黏稠度2.76;TFOT 质量降低0.37%;筛网残留量(1.18 mm 筛)为0.07%;表面及完全干燥时长分别为3 h、7 h;黏度5.8;蒸发剩余量65%;存储稳定度1 d、3 d 分别为0.2%和1.5%[1]。

(2)乳化沥青。沥青采用70 号基质石油沥青,MQK 阳离子乳化剂,应具备慢裂、快凝特性,以有效完善沥青低温流动性、集料配伍性、搅拌时间、破乳速率等。乳化沥青相关性能参数为蒸发残留物软化点61 ℃,符合标准要求(≥53 ℃);延度为5 ℃条件下为12 cm,符合标准要求(≥2 cm)。

(3)粗集料。粗集料选择粒径为3~10 mm 的玄武岩,质地坚硬、强度大、耐磨性好,通过乳化剂可提升自身黏附能力。粗集料相关指标参数为压碎值<26%;表观密度>2.6 g/cm3;磨耗值<28%;磨光值>42%;细粒含量<15%;软石含量<3%;吸水率<2.0%;黏附性≥4 级。

(4)细集料。细集料选择粒径为0~3 mm 的玄武岩。其相关指标参数为:表观密度>2.5 g/cm3;硬度≤12%;含泥量≤3.0%;砂当量≥60%;棱角性≥30 s。

(5)改性剂。选择SBR 丁苯胶乳1468 型改性剂,用来改进挥发残余物特性,增强沥青温度稳定性,且能显著提升微表处沥青混合料黏结性能,增强磨耗层稳定性。

(6)添加剂。选用水泥添加剂,以有效提升混合料流动性,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添加剂,可有效改善其流动性能,加快沥青的破乳速率,并在其内部形成致密完整的结构,从而显著提升路面强度[2]。

(7)水。该项目施工用水为饮用水,水质洁净、呈中性,无有毒、有害物质,防止因水质不达标影响磨耗层施工质量。

2.2 矿料级配试验

(1)磨耗层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选择时,根据施工区域内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选择下列5 组级配类型实施筛分试验。详细情况如下:

级配1:孔径9.5 mm、7.75 mm、2.36 mm、1.18 mm、0.6 mm、0.3 mm、0.15 mm、0.075 m 的通过率依次为100%、70%、45%、28%、19%、12%、7%、5%。

级配2:通过率依次为100%、75%、53%、34%、22%、15%、10%、8%。

级配3:通过率依次为100%、80%、60%、40%、25%、18%、12%、10%。

级配4:通过率依次为100%、80%、65%、45%、30%、22%、15%、13%。

级配5:通过率依次为100%、90%、70%、50%、34%、25%、18%、15%。

(2)按照上述5 组级配等级制备磨耗层沥青混合料,其拌和时间依次为200 s、270 s、400 s、170 s、170 s,5 种级配混合料试件强度均符合标准要求。采用观察法对各种试件外观质量实施检测,结果表明:级配1 混合料试件外观质量较好,结构完整密实,集料裹覆效果较好;级配2、3 外观质量良好,但混合料拌制时间较长,细集料流动性较大,降低结构完整性、稳定性;级配4、5 外观质量较差,混合料相对干燥,沥青破乳速率较快。根据以上基本情况,该项目选用级配类型为级配1[3-5]。

2.3 拌和时间试验

磨耗层施工对时间要求较为严格,沥青混合料从拌和至摊铺时间应保持在30~50 s 范围内,若拌制时间较长会对交通造成严重影响,而拌和时间不足,则会降低摊铺质量。该项目利用试验确定最佳拌和时间。

(1)试验器具。搅拌杯,容积为300~500 mL;天平,精度1 g;搅拌勺;油毡;秒表。

(2)搅拌时间。用天平称取混合料100 g 置于搅拌杯中,并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将其置于锅中,依次加入沥青、水,拌制3~8 s 后提高拌和速率,搅拌过程中,应以锅中心为圆心顺时针均匀搅拌,模拟搅拌机械搅拌效果;待混合料中集料不再流动,搅拌困难时,记录搅拌时间;然后再次进行搅拌,直至彻底难以搅拌时,记下搅拌时间,即为拌和超时;拌和30 s 后,将混合料均匀铺设于油毡表面,厚度控制在8~10 mm 范围内,自然状态下放置24 h,检查混合料外观变化。结果显示混合料颜色变为黑色,表明配伍优良[6]。

(3)拌和温度。分别在25 ℃、40 ℃、50 ℃三种温度下拌制沥青混合料,探究温度与拌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当温度超过50 ℃时,混合料拌和时间显著缩短,达不到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而温度处于40~50 ℃范围时,水分散失较快,搅拌时间明显缩短。试验检测表明,当温度低于25 ℃,水、沥青掺量分别为2%和11.6 g 时,达到最佳拌和时间,即120 s[7]。

3 施工工艺要点

3.1 路面调查

公路养护施工前,针该项目试验段路面质量状况实施调查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K1+000~K2+000 试验段路面损坏指数、平整度指数、抗滑指数依次为86.28、96.94、88.36,路面质量等级评定为良。

(2)试验段存在多种形式的质量病害,如车辙、波浪、横裂、龟裂、沉陷、松散等。

3.2 病害预处理

(1)对道路面层、基层破坏位置实施全面处理,剔除松散材料,并将病害位置剔凿成规则形状,清理干净后,采用相同标号的混凝土填补,并摊铺面层混合料。

(2)针对缝宽大于3 mm 的裂缝应进行灌缝处理,先将内部尘土、杂质清除干净,然后采用热沥青实施灌缝。

(3)针对表面产生的沉陷型裂缝,应开挖裂缝区域及周边基层,清理合格后,采用同等级混凝土进行填补,然后铺设面层沥青混合料[8]。

(4)针对车辙深度大于1.0 cm 的部位,应利用铣刨法进行处治,先清除上面层、中面层沥青混合料,清理完成后洒布黏层沥青,然后铺设沥青混合料面层,铺设厚度为10 cm。

3.3 封闭交通

道路养护部门应加强与交通管理部门交流沟通,联合制定交通管控方案,该次养护施工需临时封闭道路长度约为3 km。

该项目养护采取分段试铺方式进行施工,实际施工前在道路边缘部位设置交通管制标志,禁止车辆通行;夜间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设置反光及警示装置。同时,施工区域沿线应安排专人负责指挥交通,每间隔200 m安排一人,严禁外来车辆进入施工区域。

3.4 路面清理

利用洒水车对养护路段实施全面清洗,彻底清除道路表面泥土、油污等,并采用大型扫地机清除表面杂质。

道路冲洗前,应对电力井、雨水井、路沿石等设施实施防护,确保泥水顺利流入路侧绿化带内,从而实现对水体的循环利用;冲洗完毕,待表面干燥且温度超过10 ℃后,开始实施后续施工。

3.5 喷洒渗固剂

渗固液洒布应采用专用智能洒布车喷洒,正式洒布前应先实施试喷,并根据试喷效果合理调节洒布量;洒布时,洒布车应沿路面标线匀速缓慢行驶,并一次性洒布成型;气温较高时,混合料破乳速率较快,时间较短,因此必须准确确定最佳洒布量,确保达到最佳养护效果[9]。

3.6 摊铺微表处

(1)渗固剂洒布0.5 h 后,观察沥青混合料颜色变化,当变黑时开始铺设微表处;微表处施工采用M120 型专用摊铺机,结合路面实际情况,科学调节摊铺箱宽度,确保实现路面全覆盖。

(2)将改性沥青、集料、水、水泥等材料装入摊铺机料箱,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技术参数科学设置摊铺槽厚度及拱度,并外翻后浇板,调节摊铺厚度为10 mm,使摊铺箱与路面紧密贴合。

(3)在路面养护起点位置启动摊铺机,保持1.3 km/h速度匀速运行,实施一次性全幅摊铺;摊铺过程中安排专人对摊铺槽两端实施收边处理;摊铺完成后,提升摊铺槽,对后浇板实施清理[10]。

3.7 磨耗层养护

磨耗层施工完成后,应实施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待混合料内部水分完全散失,且强度满足要求后方可允许车辆通行;该项目试验段施工选择在温度为20~22 ℃的晴朗天气条件下进行,磨耗层摊铺完成后,养护2 h 左右便可通车,使车辆反复碾压磨耗层,以有效提升密实度。

4 施工质量检测

该项目试验段渗固磨耗层施工完成后,通车30 d 内稳定性较差,在其表面产生粗集料飞散状况,且部分区域沥青膜破裂;通车60 d 后,磨耗层达到稳定状态,对该状态下路面使用性能实施检测。

4.1 渗水系数

在试验段随机选择5 个检测点,各点距离为50 cm,监测液面由100 mL 降低至500 mL 的时长,具体结果为所有检测点渗水系数平均值为8 mL/min,标准差为1.54 mL/min,符合规范中小于10 mL/min 的规定。这充分表明试验段渗固磨耗层抗渗性能显著,能有效降低水损破坏。

4.2 摩擦系数

在试验段随机选择6 个检测点,各点距离为5 m,利用摆式摩擦检测仪实施检测,各点摩擦系数为59.3、54.7、51.2、58.9,55.2,60.5。各点摩擦系数均超过规范中大于45 的规定,证明渗固磨耗层抗滑性能显著。

4.3 构造深度

在试验段随机选择车道均布设50 个检测点,利用激光构造深度检测仪实施检测,具体结果如下:平均构造深度依次为0.80 mm、0.81 mm、0.79 mm;共计检测50个测点,其中满足规范要求测点数量为49 个,合格率为98%。这充分表明试验段渗固磨耗层质量状况较好。

5 结论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运营过程中实施预防性养护,能有效提升道路路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实际养护施工时,应对路面质量状况实施全面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养护方案,从而有效提升养护效果。该文结合公路实际情况,提出了渗固磨耗层养护方案,通过具体试验确定了最佳矿料级配等级与拌和时间,并从路面调查、病害预处理、交通管控、路面清理、渗固剂喷洒、微表处摊铺、磨耗层养护等方面总结了渗固磨耗层施工要点。通过系统性调研与评估检测,包括PCI、平整度、密水性能、摩擦系数等指标的分析与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从预防养护效果达标指数角度考虑,项目均未超过其各自的使用寿命,路用性能良好,建议后期宜持续观测,以研判其实际使用寿命。

(2)从经济效益评估角度出发,预防性养护项目的经济性要优于常规大中修养护项目。

(3)项目路用效果指标还未衰减至实施前,无法得知其实际使用寿命,因此无法进行完整的路用效果评价,后续宜定期回访进行路用性能检测。

(4)通过平整度指标,说明技术具有良好的平整度修复能力,且耐久性较好,平整度指数大大好于项目实施前的指标。

(5)渗水性能检测结果显示技术优异的密水性能,密水性能出色。

(6)通过摆式摩擦检测仪实验,表明了技术的抗滑性能均表现较好,检测结果也均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说明了技术优异的抗滑性能。

综上所述,充分证明渗固磨耗层能有效提升路面抗水损能力、抗滑能力及抗车辙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试验段集料摊铺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石材(2022年2期)2022-05-25 13:04:12
跨声速风洞槽壁试验段流场品质提升措施研究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Ⅰ标基坑监测及结果分析研究
工程与建设(2019年4期)2019-10-10 01:45:48
HL-2M真空室试验段制造工艺技术
中国核电(2017年2期)2017-08-11 08:00:54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粗集料二维形态特征参数分析
上海公路(2017年4期)2017-03-01 07:04:27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
如何让你的摊铺业务获得增长
能源监控管理系统在沪宁高速公路照明试验段的应用
基于维氏硬度的粗集料磨光值衰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