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隽
景德镇学院
铸造是与雕塑关系最为密切的金属成型工艺之一,作为一名雕塑艺术创作者,笔者一直在试着去捕捉“缺陷美”的表达方式,并试着在雕塑创作中大胆地运用这种“缺陷美”来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通过这些年对艺术铸造理论的学习和金属雕塑艺术创作的实践,深入了解雕塑铸造的工艺原理和操作技法,最大限度去挖掘材料的艺术表现力,思考雕塑造型、工艺实施与材料表现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从中发掘多种艺术创作的可能性与表现形式。
金属雕塑就其工艺制作方式而言可分为两类:金属铸造雕塑与直接金属雕塑。金属铸造是传统工艺,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工艺已十分成熟。而直接金属雕塑则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是通过对金属材料的切割、锻造、焊接、打磨等工艺加工方式直接用金属材料构成造型和空间的艺术形式。直接金属雕塑显然具有更多的工艺主动性,需要雕塑家全程参与并且可以随时调整造型与效果。正是这种人与材料互动的创作形式为金属雕塑家带来更多创作乐趣与灵感,现代雕塑史上以金属直接加工方式为创作手段的雕塑家层出不穷,他们在工艺运用与材质表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经验。
直接金属雕塑起源于20 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运动。不同于我国古代金属雕塑侧重于题材和实用性,现代金属雕塑强调构成形式和空间感。在工艺上也大有不同,我国传统金属雕塑主要采用失蜡法铸造工艺,直接金属雕塑则主要采用锻打、焊接等方式。目前,国内有关金属雕塑的研究大都围绕直接金属雕塑。有观点认为,用传统失蜡法铸造雕塑只是完成了泥塑在材料上的置换,否定了这种工艺带给雕塑的独特语言。本研究中对于失蜡法铸造工艺缺陷的应用恰好反驳了此类观点。失蜡法铸造工艺是最古老的也是至今应用最广泛的工艺品铸造工艺,在其工艺流程中值得关注和深挖的趣味性的做法有很多,失蜡法铸造工艺依然可以为雕塑创作提供更多审美语言和表现形式。
几千年来,铸造而成的金属雕塑在雕塑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金属铸造对于雕塑作品,如同给躯体注入血液,赋予造型以生命力,金属材料的表现力是无可替代的。但对在金属雕塑中有意表现缺陷美的方式和效果,却鲜有系统的研究与探讨。因此,本研究旨在对缺陷美在金属雕塑中的有意表现进行深入探索,以揭示其美学特点和审美效果。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这些谚语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缺点和瑕疵,斤斤计较只会换得不满和不快,学会去品味不完美反而能收获更多。其实缺陷也能够创造出不一样的美,比如《断臂的维纳斯》,成就其经典的,不是毫无瑕疵、美艳绝伦的美貌,也不是通过创作者精湛的技艺展现出来的艺术情趣,而正是因为其手臂的残破,才能够引起观众的无限遐想,形成了令人难忘的艺术之美。
艺术史中的缺陷美理论是对艺术创作中不完美之美的认知与解读。众所周知,艺术品往往追求完美和无瑕疵,然而,正是缺陷和瑕疵使得艺术作品更具生命力和独特魅力。
在金属雕塑艺术中,缺陷美也占有重要地位。在金属雕塑的制作过程中,难免出现瑕疵和不完整之处,但聪明的雕塑家会将其作为表现手法,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作品。明显缺陷的有意表现在金属雕塑中常常通过刻意修补的方式凸显不完美的部分,使观者更加关注其独特之处。而隐藏缺陷的精神内涵则依赖于观者的想象力和诠释能力,从而加深了作品的内涵。这种对缺陷美的理解和运用,丰富了金属雕塑艺术的表现力,使其既传递了雕塑家的情感和思想,又让观者有更多的参与感。
许多金属雕塑上都留有未曾去除的分模线,它是金属铸造过程中留下的工艺痕迹,留有这些痕迹能最大限度地忠诚于雕塑原型,不对作品做任何修改,而且工艺本身的真实记录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也没有影响,反而平添了几分美感,因为工艺制作与艺术作品已融为一体,也属于完整作品的一部分。曼祖是位深谙铸造艺术的雕塑家,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刻意保留下铸造工艺的痕迹而不加修补,也不做任何的人为修饰,甚至保留青铜的原始色彩。这种天然质朴的感觉正是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和追求的。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具有精神创造与物质创造的双重属性,雕塑艺术亦是如此,一件金属铸造雕塑的诞生往往要经过繁杂的工序,尽管我们无法直接看到作品背后复杂的工艺实施过程,但每一个工艺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到作品最后的呈现。雕塑的材料与工艺,同雕塑的立意与造型一样,都是作品的一部分。在金属雕塑中,缺陷美是一种具有特殊魅力和意义的表达形式。雕塑家通过对铸造工艺特性的有意表现,给作品赋予了历史的温度、生活的痕迹和艺术的灵感。
铸造是金属成型最主要的工艺手段,简言之,就是将熔融的金属液注入预制的铸造型腔中,冷凝后去除铸型,得到具有预期立体形状的金属材质器件。失蜡法铸造工艺是金属铸造雕塑采用的主要工艺,通常的做法是先做好雕塑泥稿,经过模具翻制成硬质材料(如石膏或玻璃钢)的雕塑模型,再经过模具制成雕塑蜡型,然后进行铸型制作、脱蜡焙烧、金属浇注、修整着色等直至作品完成。亦可将蜡作为造型材料直接进行雕塑创作,而非停留在简单的造型复制与材料置换上,充分利用蜡的材料特性以及铸造的工艺特点自由地创作。
金属铸造工艺十分特殊和复杂,涉及各种理论知识,技术含量高,工艺操作难度大,但是作为雕塑艺术从业者,应当自始至终以艺术的态度去面对材料与工艺,尽最大的可能去挖掘材料的艺术表现力,将工艺中的某些技术环节视为可实施的艺术手段。在技艺掌握不成熟的情况下,可能会使工艺流程中的某一环节存在“不正确”操作,这些操作也许会产生意外的艺术灵感,将这个过程中的某些“缺陷”进行“艺术”的利用和保留,从而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能加强作品表现语言的丰富性,从而形成新的艺术感觉。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尝试,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可行的利用缺陷美的方法,下面根据铸造的各个工艺流程的特性和注意事项逐一进行介绍。
在失蜡法铸造工艺中,除金属以外,另一种材料就是“蜡”。它不但是重要的铸造工艺材料,也是一种十分特殊、极富表现力的雕塑造型材料, 有极好的可塑性和复印性,也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既有雕塑黏土的可塑性又有金属的可熔化性;集熔、流、粘、接、焊等多种形态特征于一体,给艺术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可操作空间。
蜡型阶段在雕塑铸造制作工序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失蜡法铸造工艺中,蜡型的形态就是最后浇注完金属的形态,蜡型的厚度即为浇注后金属的厚度。将熔化的蜡倒入模具中,待蜡水在模具壁上凝结到合适的厚度,将剩余的蜡水倒出。此时蜡型柔软易变形,需立即在蜡型中注入冷水,在蜡型具有一定硬度时再取出蜡型。取出蜡型后需将蜡型浸泡在冷水池中进行冷却,直到完全变凉变硬再进行下一步蜡型修整。
蜡型在温度偏高的环境中会变柔软,易产生形变。在进行蜡型翻制的过程中,利用这一点特性,可在蜡型处于温热柔软的状态下,对蜡型施加挤压、撕扯、刺破等动作,改变其原有的形态,或者将蜡型放置于均匀的高温环境中,使其自然地发生形变,制造出泄了气的气球一般萎缩瘫软的效果,亦可对玻璃蜡型进行挤压,使原本饱满三维的形态呈现出一种扁平、压扁的效果。
在失蜡法铸造工艺中,对于蜡模的厚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小型铸件壁厚不小于2 mm,在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蜡型的厚度,使其不满足铸造工艺要求的最小厚度,那么在最终浇注时,由于厚度过薄,金属无法通过而形成自然的破洞。
蜡具有集熔、流、粘、接、焊等多种形态特征于一体的特性,在此阶段,可用加热电烙铁在蜡型表面戳刺、划刻形成斑驳的肌理,或者用喷火枪对蜡型局部进行炙烤,使蜡熔化自然流下形成流淌的状态,甚至可以直接烧穿。也可以将流淌的蜡液滴在蜡型表面,制造出烛泪堆积的效果,来丰富蜡型的肌理语言,表达作品内涵。
浇注系统的设计与制作,直接关系到铸件的浇注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工艺环节。可依据具体雕塑造型,选择适宜的浇注系统。注意浇注管道和排气孔的设计要有利于铁水的浇注和气体排出。必要时可以在容易产生窝气的部位,加放小蜡块或木牙签,作为小型排气腔。
了解了此工艺流程的原理后,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根据创作需要,精心安排好窝气的位置,使作品在浇注完成后形体上出现恰到好处并且非常自然的残缺。
脱蜡就是熔失蜡型而获得耐火材料构成的型腔的工艺过程,也是“失蜡法”一词的由来。脱蜡最常用的方法有热水脱蜡、蒸汽脱蜡。在金属浇注前应将脱蜡后的型壳进行高温焙烧使型壳获得最佳强度,同时去除其中的挥发物,如水分、残余蜡料、皂化物、有机物等,以减少型壳在高温浇注时的发气性,提高其透气性。
将熔化的金属液注入焙烧好的型壳内,是铸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也是最为激动人心的一个工艺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前面所有的工作都是为这一环节准备。将金属液倒入焙烧好的型壳(铸型)中的工艺过程称为浇注。正确的浇注过程对铸件的成型质量有很大影响。在金属液即将达到浇注温度出铁前,将铸件型壳从焙烧炉中取出, 浇杯口朝上放入浇筑坑中,垂直埋入一部分并放稳填实,保证浇注过程中不会倾斜,待达到浇注温度时,即可实施浇注。
在此阶段可利用型壳上由于操作失误出现的细微的裂缝,在浇注完成后作品表面就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类似于合模线的痕迹,但因其不规则排布更具偶然性和随机性。浇注时可预估出金属液的用量,但不将型壳完全注满,最终其自然的缺失形态将会呈现出很惊艳的从实到虚的表现效果。
在完成浇注环节,待型壳冷却后,便可进行模壳清理工作。清壳工作是整个铸造工艺过程中最为枯燥和辛苦的一个环节,需要有耐心,尤其是硅溶胶型壳,其硬度较高,清理较为困难,要借助锤子、錾子、凿子等手动工具一点点剥落型壳。在去除大部分的模壳后,雕塑上仍会留下少量的砂壳以及一层黑褐色或暗红色的氧化层。我们创作的目的不同于金属工艺摆件要求的实用美观,可有意识地保留一些工艺过程中的痕迹。如艺术家瑞·阿瑞格创作的青铜雕塑作品《双岛与内陆湖》巧妙地利用了铸造工艺,有意未将铸造时留下的型壳残砂清理干净,使之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修整在整个铸造过程中十分重要,根据文献记载,在传统铸铜作坊中的公式计算上,修整处理往往要占到全部工时的近一半,所谓“三分铸,七分补”。修整是将遗留在雕塑表面未除尽的浇注系统去除、打磨干净,以及修补铸造过程留下的部分遗憾,也就是尽善尽美地完成对作品的最后加工,使金属自身的质感、力量与美在此刻得以充分展露。此时可对浇注好的作品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考,将一些偶然而成的缺陷进行有意的保留,形成作品独特的艺术语言。
焊接可以使因工艺要求而分离的部件重新组合在一起,也可将因铸造缺陷而残损的小块部分焊接弥补。焊接过程留下的焊痕一般为了满足工艺品铸件的完整度和美观的需要会进行打磨平整,不留痕迹。但对于雕塑艺术创作而言,焊痕可以成为我们表达艺术语言的媒介。在创作构思时按照作品造型与内涵表达的需要将蜡模分成几个组成部分,浇注完成后按照构思将各个部件焊接在一起,甚至可以通过反复焊接让焊接的痕迹更加突出,不可忽视的焊痕具有独特的意味。
缺陷美作为一种有意表现的手法,在金属雕塑艺术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使作品具有历史的沉淀和独特的个性,也使观者有机会通过作品去发现和感受美。正是缺陷美的存在,使金属雕塑艺术更加丰富多样,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本文对缺陷美在金属铸造雕塑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美学特点和审美效果,展示了缺陷美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对缺陷美的探索和实践,既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艺术创新的追求和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艺术的认知不断深化,缺陷美在金属雕塑中的应用也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探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缺陷美表现,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并为金属雕塑的发展和创作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