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文章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寻找角度品评文章表达效果

2023-10-18 04:42:39邓美玲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38期
关键词:党八股调研文章

邓美玲

入乎其内

本文将以《反对党八股》为例,分析文章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寻找角度品评文章表达效果。

1.表达方式灵活多变

《反对党八股》一文在叙述、议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多种句式来说理、表情,如“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一句就通过设问,将话题由“长而空”转移到“短而空”,顺利将读者引到问题的核心——长短无碍,关键要言之有物。

2.语言风格严肃又活泼

(1)文章逻辑严密。《反对党八股》一文以“总—分—总”式的结构形式进行布局,主体部分列举了党八股的八条罪状,并对其进行逐一论述。分项陈述八条罪状时,各有侧重,有条不紊,详略得当;而八条罪状之间紧密关联,逻辑性强,如,正是因为“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才会“装腔作势,借以吓人”,以至“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而“无的放矢,不看对象”必然导致“语言无味,像个瘪三”。(2)文章措辞严谨。如“当然我们坚决反对去用已经死了的语汇和典故,这是确定了的,但是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一句中的“当然”“坚决”“确定”等词直截了当地表明了作者对过时语言的态度,“但是”“仍然”“还是”“应该”等词写出作者在否定不好的词汇和典故的同时能肯定好的,思虑周全。(3)文章词汇丰富,语言种类多样。有“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等歇后语,有“瘪三”“蹩脚”等方言,有“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等俗语……(4)文章句式多变,手法多样。文章综合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引用、反问等修辞手法,如“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这一句运用了通感、反问的手法,将语言无味的感觉与视觉上面目可憎的瘪三进行关联,形象直观地揭示了语言无味的坏处,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不免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

3.表达效果有的放矢,言简意赅又幽默生动

《反对党八股》一文列举党八股的多条罪状,重点批判了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在批判的同时也提出了正确的主张。全文目的明确,纲举目张,详略得当,不枝不蔓。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对比、反语等手法,平添许多谐趣。如“这位同志是古代文人学士的学生是无疑的了,可是他却要写在抗日时期延安这地方的墙壁上,就有些莫名其妙了”这句话将现代的同志比作古代文人学士的学生,以此来讽刺他的书写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但这种讽刺是带着笑声的,因而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

出乎其外

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王艺锭

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实际上,网络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思维实质,只是改变了抵达思考的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不愿思考;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善思考,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即便是碎片化阅读,也需要系统性积累,才能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简单化观点,更需要想想其中的逻辑误区、认识盲点,不仅是否定肯定,而且要理解分析。

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之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不管哪个时代,也不会每个人都是思想家。然而,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不是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也应该有不甘为“信息传播者”而愿为“思想瞭望者”的志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风狂雨骤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7月25日,有删改)

赏析

文章表达方式灵活自然,配合得当。叙议结合,叙述简明,不枝不蔓;议论精当,有理有力。如第一段首先概述各类常见的生活现象,为议论张本,然后以疑问启人深思,最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文章语言风格客观严谨,典雅灵动。客观严谨主要体现在近义词和关联词的使用上。如第二段中“不愿”“不会”“不善”等细化了思考习惯养成的各项要素,体现了思维的严谨性;“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長,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一句中,关联词“只有……才……”有力地凸显了“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的重要性。典雅灵动主要体现为综合运用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如最后一段引用古诗句,既让深刻的道理浅显化,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平添了说服力和灵动美。

表达效果上,整篇文章情理兼备,柔中有刚,让读者如沐语言春光,又能汲取到思想能量。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形式主义的调研要不得

彭 波

今年3月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积极深入基层一线,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不过,也有基层群众反映,个别党员、干部把调查研究当成一项不得不应付的任务,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问题避而不见、对矛盾调而不研。这些形式主义的“调查研究”不仅背离了初衷,也让基层干部群众疲于应付。

是实实在在真调研,还是形式主义假调研,关键就看能否发现问题、真正解决问题。有些党员、干部调研前不研究、调研时不深入,写调研报告时要么全凭主观臆测,要么照搬照抄材料,提出的意见建议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具备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此调研不仅看不到真实的社情民意、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会给基层干部群众带来负担,甚至拉远干群关系,其本身就成了“问题”。

调查研究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务必求真务实。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把调查研究当成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请教,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思考回来,不能人到心不到、听汇报了事。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调研方法,调研中要求真、求实、求深,既看经验、也看问题,做到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调查了解,全面解剖麻雀。最后还要形成监督机制,从制订方案、开展调研到深化研究、督查回访,都要有详细具体的指标要求,以此激励监督党员、干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调查研究对于工作的重要性,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就一定能把调查研究成果真正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

(选自“人民日报评论”2023年8月14日)

请说说本文在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并尝试从表达目的、听众感受等角度品评其表达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党八股调研文章
《反对党八股(节选)》核心素养导学
反对党八股(节选)
反对党八股(节选)
湘潮(2021年6期)2021-09-05 02:58:29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4:02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55
从《反对党八股》谈党的文风建设
世纪桥(2015年8期)2015-09-08 16: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