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对于粥,我实在提不起任何兴趣。(开头直接表明“我”对粥是不喜欢的。)
孩提时期,一家人都喜欢吃粥,唯独我例外。可每天早上放在我面前的,必然是一碗什么都不加的白粥,看上去清汤寡水的。我赌气不吃,祖母便配上几勺咸菜,好说歹说地哄我吃,但我从不领情。(对“我”的无理取闹,祖母非但没有生气,而是变着法子哄“我”吃粥,表现出祖母对“我”的关爱。)
升入初中后,随着学业的加重,母亲辞去工作,专心照顾我的起居,怕我每天早上吃粥吃不饱,就开始起早煮面或者做炒饭,祖母自觉无事可干,便回了老家。
有一天,我偶然间读到了彭乘的《墨客挥犀》:(范仲淹)与刘某同在长白山僧舍,日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这才忽然觉得吃粥自有一种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雅趣,于是,我又开始有点想吃粥了。(引用彭乘的句子,在范仲淹的典故中发现了粥的另一种内涵,为下文的情感变化作了铺垫。)
但祖母回老家后,我吃粥的机会就变得很少了。母亲偶尔用电饭煲做过几次,也只是简单地将米和水放入锅中,按一下煮粥的按钮,等上一会儿便完成了。虽然也是白花花的粥,可比起祖母做的还是逊色几分,总觉得少了某种味道……
那次回老家,刚好赶上早饭时间,一进家门,祖母正端着碗白粥和其他老人談笑风生,见我们来了,她赶忙上前迎接我们,听闻我们还没来得及吃饭,祖母匆匆忙忙地准备起来。母亲见状急忙拉住她说:不用麻烦,就着咸菜吃点粥也挺好的。”祖母笑了笑:不麻烦,粥是隔夜的,而且家里也没有咸菜了,怕孩子们吃不习惯。”说罢,她已经生好了炉火。“没事儿,我想吃。”不知怎的,我脱口而出这句话,仿佛不能不说,也不得不说。祖母听到我的话,愣了大约三五秒钟,然后笑着说我长大了。
此时,炉中那橙黄色的火焰又旺了几许,映得祖母碗中的粥好红、好暖……(以橙黄色的炉火烘托出家里温馨的气氛,生动形象,画面感十足。)
祖母先从谷仓中选出那些颗粒饱满、质地晶莹的米粒,淘洗几遍,然后加入从老林中引来的泉水,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慢熬,中间既不能停顿,也不能再加水。祖母静静地守着炉灶,时不时地往里添些柴,直到熬得米水交融、表面浮起一层米油才停止。(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地写出了祖母熬粥时动作的熟练和用心)等粥微凉,祖母便把粥盛进青花瓷碗中,乳白如脂,米香沁人。热粥“噗噗”地冒着水汽,和着米香一起飘入我的鼻子。我迫不及待地浅尝了一口,味道虽说不上多鲜美,却很好地安抚了我刚才因晕车而“翻江倒海”的胃。
现在想来,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人和事,就像这平淡无奇的粥,无论贫富与否,都会不离不弃地陪伴在我们身边。(由普通的粥联想到生活中的人和事,立意深刻。)
我不可能每天早起都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但当人生的寒冷扑面而来时,我希望我能有那么一碗由身边的一粒粒“米”汇聚而成的“粥”,在心中喝下,并提醒自己,虽遭遇寒冷,但身边有爱。(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安徽桐城市第二中学】
总评
习作以“一碗白粥”为线索贯串全文,字里行间表达了祖母对小作者细水长流般的爱;结尾则点明主题,深化中心,由一碗白粥联想到了身边的普通人和他们带给自己的温暖,写作思路非常清晰。
文中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如下:
1.选材真实,感情真挚。习作围绕“一碗白粥”写了祖母煮粥的故事,体现了祖母对晚辈的关心爱护,感情自然真挚,打动人心。
2.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文中对祖母煮粥的动作描写得非常细腻。祖母先从谷仓中“选出”米粒,“淘洗”后加水,大火煮开,小火慢熬……祖母“守”着灶炉,不停地“添”木柴,写出了祖母娴熟的煮粥动作;而祖母煮出的粥“米水交融、表面浮起一层米油……乳白如脂,米香沁人。”这样的粥怎会不美味?这样的祖母又叫人怎能不爱?
3.主题深刻,引人深思。习作通过写祖母与粥的故事,除了表现祖母对“我”的关爱外,还在结尾对主题进行了升华——把象征着亲情的粥引申到生活中能给人带来温暖的人和事上,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王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