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在骨科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应用效果

2023-10-18 12:36刘守萍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责任制躁动全麻

刘守萍

(青海红十字医院麻醉科,青海 西宁 810000)

麻醉复苏期是骨科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生理功能极为重要时期,在该时期也最易发生意外,极易诱发寒颤、躁动、血压异常波动等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苏醒质量,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如何缩短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一直是我们不断追寻的目标[1]。骨科全麻手术患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若进行统一护理干预往往不能达到良好护理效果,极有可能引起护患纠纷甚至增加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发生。而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应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此,我院对骨科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开展责任制护理,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6 月至2023 年2 月在我院治疗骨科全麻手术患者94 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22 例;年龄24~71 岁,平均(48.51±3.27)岁;手术时间1.5~6h,平均(3.72±0.25)h;ASA 分级:Ⅱ级30 例,Ⅲ级17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21 例;年龄23~71 岁,平均(48.47±3.01)岁;手术时间1~6h,平均(3.75±0.20)h;ASA 分级:Ⅱ级31 例,Ⅲ级1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包括术前讲解、生命体征监测、保持呼吸道及各管路通畅、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等。(2)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用责任制护理。①成立小组:组内成员包括护士长、责任护士及辅助护士,护士长负责制定护理方案,监督护理方案的执行;责任护士实施护理方案,落实具体护理工作;辅助护士协助责任护士实施各项护理措施,记录护理动态。护理小组严格执行24 h 责任制,在交班时要完成口头、书面双重交接。工作期间,成员之间要定时进行护理交流,相互分享、学习,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②运输、交接管理:术后将患者由手术室转运至病房,运输过程中患者侧卧位,尽可能降低呕吐、阻塞风险,责任护士全程陪同,与手术室护士进行相关物品、药品等交接工作。③护理排班:合理排班,保证有足够人员工作,可将组内成员分6 个班次。④临床观察:密切监测患者意识变化,有异常发生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观察引流管状态,避免发生弯折、堵塞、回流;观察引流液性质及引流量,若发生颜色、质地改变,或引流量大量增加,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及呼吸等生命体征。⑤预防护理:根据患者自身实际状况并结合复苏期可能出现情况进行相应护理工作,加强巡视监测,对安静患者主动询问,呼吸动作下降时及时告知医师配备呼吸机;肥胖患者熟睡打鼾时及时叫醒,嘱其头向一侧偏斜;可能并发呼吸道或胃肠道反应时拔管前应适量延长吸氧停止时间,明确患者已处于意识清醒状态且未出现躁动后再拔管处理;患者有躁动发生时,及时做好肢体护理,避免因撞击导致皮肤损伤,做引流管固定。

1.3 观察指标 (1)疼痛及躁动评分:应用VAS 评分量表以及躁动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复苏期疼痛及躁动程度进行评分,VAS 评分总分10 分,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躁动评分总分7 分,评分越高躁动程度越严重。(2)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两组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及躁动评分观察组疼痛及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复苏期疼痛及躁动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麻醉复苏期疼痛及躁动评分比较(±s,分)

指标对照组/n=47观察组/n=47 VAS 评分 6.35±0.773.92±0.32躁动评分 3.70±0.242.15±0.22 t 值19.979 32.638 P 值<0.001<0.00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复苏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责任制护理是将临床护理作为独立学科发展而来的临床护理制度,是最完整的现代护理模式的实践应用,科学性强,代表了护理事业进步、发展方向[2]。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护理服务需求也有所提高,以功能制护理为基础的临床常规护理存在的缺陷不断显露,通过一系列探索发现,责任制护理模式是一种极好的护理制度,现已在各科室推广应用。本研究中,我们将责任制护理模式应用于骨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探讨。

骨科全麻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的应用会对机体产生影响,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暂时抑制中枢神经,此时患者痛觉、神志消失,当药物经代谢排出后,意识逐渐恢复至正常[3]。在麻醉复苏期,受到残留药物影响,患者意识处于未完全清醒及高敏状态,术后切口部位疼痛、吸痰等应激操作均会诱发患者出现躁动等症状,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或生理功能紊乱,影响预后。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应用对医护人员分组培训,更好地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并制定完整工作流程与准则,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和责任划分,将护理责任落实到个人[4]。护理工作中对患者意识状态、引流管固定及引流状态、生命体征等均进行严密监测,有异常状况发生时,护理人员能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处理,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做了预防性护理,尽可能降低不良因素产生的刺激,缩短麻醉苏醒时间[5]。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及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说明责任制护理的应用对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效果,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这是因为开展护理服务时以患者为中心,责任护士对各方面均全权负责,提升了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工作积极性,避免机械化护理发生。

综上所述,在骨科全麻术后给予患者责任制护理服务,能降低因麻醉和手术所致应激反应,显著降低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疗安全性,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猜你喜欢
责任制躁动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道路躁动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主审法官责任制论析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