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翾
(鹿寨县中医医院,广西 柳州 545600)
患者发生急腹症后,腹部会出现疼痛,经常会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急腹症发病快,病情进展迅猛,若无法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及时诊断,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急腹症从实质上来看是患者腹部盆腔、腹腔、腹膜后脏器存在异常疾病,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症状各不相同。常见的急腹症包括:阑尾炎、胰腺炎、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大多数急腹症患者会产生强烈腹痛,且疼痛存在差异,若病情严重,则会引发出血。因急腹症病理复杂,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故临床准确诊断对于急腹症患者的治疗来说,十分重要[2]。若临床中无法对患者做及时诊断及治疗,会使疾病程度加重。临床中一般会采用腹部平片、B 超及腹部CT 检测。腹部CT 准确性好,图像分辨率高,可为治疗提供有利依据,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 年1 月至2022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402 例急腹症患者,其中:男269 例,女133例;年龄8 个月~106 岁,平均(58.43±19.79)岁。
1.2 方法 做腹部CT、腹部平片、B 超检查。检测前,需了解患者病情,如:怀疑患者存在肠梗阻、消化道穿孔,需做腹部CT 及腹部平片检查;怀疑患者存在肝挫裂伤、脾挫裂伤、胰腺炎、阑尾炎,需进行腹部CT及B 超检查;怀疑患者存在肠系膜血管栓塞,需进行腹部CT 增强检查。腹部CT 检查参数设置:层厚:7 mm、间隔:7 mm、螺距:1~1.5、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60 mA,对患者实施平扫。增强扫描时,给予患者碘海醇,注入量为300 mg/mL,注射速度为3 ml/s,注射量为90 mL。B 超检查中,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测,探头频率为3.5 MHz,扫描期间,需保持侧、仰卧位,根据顺序,做纵、横切扫描。腹部平片检测:保持站立位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三种方法对消化道穿孔、肠梗阻、胰腺炎、阑尾炎、肝挫裂伤、脾挫裂伤、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 软件处理,使用χ2/t校检;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三种方法对急腹症病理类型的诊断准确率腹部CT 检查总符合率高于B 超检查,且高于腹部平片检查(P<0.05),见表1。
表1 三种方法对急腹症病理类型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n(%)]
急腹症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腹部疼痛,发病率极高、发病急切、病情进展速度较快,具有显著的临床特点,若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法,则会威胁患者生命。而临床中急腹症的类型较多,在治疗前,需确认患者的急腹症类型,展开针对性治疗,保护患者的机体功能,降低死亡率。
根据流行病学的理论,急腹症是普通外科中最关键的课题之一,在各级医院普通外科急诊中,急腹症病人占所有外科手术住院病人的比率较高。因大多数急腹症病情较急,且疾病呈进行性,发展速度很快,如延迟检查和处理将对预后造成大的影响,导致一定的高死亡率。临床应用中急腹症的类型较多,可根据机制分成三类:脏器痛、躯干痛和牵涉痛。脏器痛指的是[3]:腹膜完全覆盖或包裹着腹腔内的所有脏器,形成各器官的被膜受自主神经节或内脏神经系统支配,来自腹腔内各器官的病理性刺激经过脏器的传入神经末梢后,经自主神经节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形成的腹痛感受,为脏器痛,疼痛位置并不明确,为弥散式隐痛,常伴随恶心、腹泻、多汗及迷走神经的兴奋等现象。内脏对紧张的改变,如异常牵拉、骤然扩张、急剧紧缩,尤其是对缺血、疼痛感非常敏锐,但对外部的强力冲击,如刀割、针刺、烧灼等的疼痛感却非常迟钝。躯干痛指的是壁腹膜靠近腹壁,且受脊神经的支配,因此壁腹膜受刺激后所形成的疼痛叫做躯干痛[4],有位置正确、对剧痛敏感的特征,与病变脏器所在部份相同时,常伴随强烈的疼痛和腹部反射性痉挛或强直。而牵涉痛指的是在内脏剧痛到达特定限度后,仍可牵涉相关的浅表部份而产生疼痛,病变部位与牵涉痛部位(皮肤)在同一脊髓节段的神经纤维分布,通常胆囊急性病变牵涉痛位于右肩胛处,而输尿管痉挛的牵涉痛在腹股沟、阴囊周围。由于急腹症的疾病复杂性,可导致急腹症的疾病也较多,涉及感染、穿孔、梗阻、血液因素、腹部外伤等,主要疾病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腹部出血,在临床上易于误诊、漏诊。
临床中,急腹症患者的病情普遍是严重的,病变变化快速,如无法有效处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急诊科医生需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联合诊断,但漏诊率及误诊率仍较高。通过常规的腹部平片检查,尽管可帮助医生在诊断急腹症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但整体上来看,确诊率较低,漏诊及误诊率相对较高,会对诊断结果的可靠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采用准确、科学的检查手段进行诊断十分重要。
B 超检查可对腹部脏器进行较好的观察,但易受脏器周围肠道气体的影响,影响最终检测结果。因此,在实际临床检测中,应用腹部CT 检查,可得到更加准确的检测结果[5]。若怀疑患者存在血管病变,需通过CT 增强技术及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动态观察患者的病灶血供,实现全面观察,确认病灶位置,获取更加客观、更加准确的信息。对于胰腺炎患者,通过腹部CT 进行检查,既可有效定性诊断,还能辨别病灶是否出现坏死,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确认。临床中,临床医生可和影像医师进行讨论,以患者实际情况为根据,确认采用何种检查方式,更加便捷、有效地对患者做出诊断。临床检测中,多层螺旋CT 检查打破传统CT 设计,该技术能将部分信号线、固定机架中的各种金属环相连的运动X 线和电源电缆、探测器的滑动电刷、金属环进行导联。随着CT 技术的不断他改进,检测后得到的图像质量越来越高,扫描时间也越来越短,可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准确的得出检测结果。通过腹部CT 检测,可进行三维重建,能从不同角度对病灶进行观察,使检测的准确性大大提升。螺旋CT 检测方法可分成三种,分别为:单层螺旋CT 检查、双层螺旋CT 检查、多层螺旋CT 检查。和常规CT相比,螺旋CT 检查可在患者保持屏息的状态下扫描患者器官,减少病灶遗漏,明显提升检测准确性。该技术的扫描速度快于常规扫描,对比剂的利用更加充分,能降低伪影形成率,可降低对比剂的应用量,避免过度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腹部CT检查总符合率高于B 超检查,高于腹部平片检查。胡付伟的研究结果[6]和本研究结果大致相符,说明腹部CT 技术的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急腹症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中,应用腹部CT技术,检测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