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珍云
2022年以来,湖南省张家界市认真落实中央、湖南省委关于深化改革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盯“打造武陵山片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目标,把深化武陵源核心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纳入重点改革任务,全面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与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扎实推动旅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23年“五一”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86.37万人次,同比增长123.18%;总收入9.07亿元,同比增长86.60%。
张家界核心景区所在地武陵源区,是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武陵源区为全国首个单独因景区管理设立的行政区域,辖区总面积369平方公里,景区面积267平方公里(5个门票站以内167平方公里)。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作为景区管理机构,局党委主要负责人由区委主要领导兼任,与武陵源区协同发展。张家界市按照协同优化高效的原则,对管理局机构职能编制进行结构性调整、功能性重构、整体性重塑,充分激发协同管理效能。一是优化整合景区管理内设机构。管理局作为现有景区管理机构保留,挂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处、张家界地质公园管理处牌子。管理局内设机构由11个优化整合为7个,即综合部(法务部)、资源保护部(科研监测中心)、市场经营部(门票事务中心)、规划建设部、应急事务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二是优化设置景区服务机构。将景区二级机构由15个精简至14个,景区管理委员会由8个优化整合为7个。将琵琶溪景区管理委员会并入金鞭溪管理委员会,不再保留琵琶溪管理委员会。其他6个景区管理委员会机构设置暂维持现状。将门票管理中心更名为门票事务中心,在管理局内设机构挂牌,有力提升管理运行效能。三是理顺景区管理服务职责。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在坚持行政领导管理职责覆盖武陵源区全行政区域的前提下,进一步理顺管理局行政管理、景区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景区经营管理等职能职责。管理局承担的景区管理职责范围由武陵源区辖区范围以内调整为5个门票站管理范围以内,5个门票站管理范围以外的景区事务管理职能调整由武陵源区承担。进一步理顺了景区行政管理、景区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景区经营管理等职能职责,充分释放旅游业发展活力。
张家界市本着突出基层导向,引导景区管理服务人员向景区景点二级机构流动,让管理机构瘦身,提升基层服务效能。一是职责向景区一线加强。强化景区二级机构基础设施日常维护监管、秩序维护、景区保护、旅游宣传促销、旅游市场开拓、应急事务处置等职责,真正强化景区一线职责,层层压实景区管理和服务责任,提升公益服务效能。二是编制向景区一线下沉。实行编制资源下沉,分类管理,明确编制管理类别。将张管局机关编制从208名缩减到82名;景区综合执法队伍精简至150名,国有林场增加至107名,管委会和门票站增加至49 0名。人员编制实行只出不进,5年过渡期内将精简428名,精简率达到44%;科级领导职数从116名精简至88名,精简率达到24%。三是待遇向景区一线倾斜。坚持以岗定薪,差异化分配薪酬,重点向基层一线倾斜。在绩效系数设置上,管理局内设机构人员绩效薪酬系数为1,景区管委会、门票站、国有林场等下设机构工作人员绩效薪酬系数为1.1,高于管理机关的薪酬平均值。四是人员向景区一线聚集。建立健全人员流动机制,推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人员结构。130名机关工作人员充实到景区管委会、门票站、景区企业等一线单位,有效解决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持续提升公益服务效能。
景区综合执法是深化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张家界市从完善景区综合执法机制入手,激活联动执法。一是理顺执法机构职责。厘清武陵源区政府授权管理局的涉及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执法职责。保留景区综合执法机构,代表管理局履行法律法规赋予景区管理机构的执法职责。梳理景区内涉及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奖励等权力清单117项、具体责任事项95项,通过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法律授权的执法事项。保证执法力量,从管理局及下属单位具有相关执法条件的人员中选调。景区综合执法机构下设10个执法中队,综合设置执法岗位,下沉景区一线分区域开展综合执法。二是厘清执法职责边界。厘清了管理局景区管理委员会和综合执法机构的职责边界,景区综合执法机构依据新制定的权力清单履行执法职责。指导武陵源区直相关单位将日常检查权和适用简易程序执法的79项权力事项,委托给管理局统一行使,避免多头重复执法。三是建立联动执法机制。联合武陵源区直相关部门,通过监控预警、精准跟踪、信息共享、设岗检查等方式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并借助交警的天网监控、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高效联动,形成有效打击合力,保障游客合法权益,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