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业人才培养的高校创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

2023-10-18 06:29薛红燕王成宋要武李友俊姚丽霞孙志刚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7期
关键词:校友竞赛大学生

薛红燕,王成,宋要武,李友俊,姚丽霞,孙志刚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8)

1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是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程贯穿于高等教育整个过程的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1]。1998 年12 月,《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次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2012 年8 月,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各地各高校要按照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精心组织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创业教育课程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国家重视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举措[3]。2012 年以来,创业基础作为高校创业通识教育课程成为全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20 多年来,我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推动高校持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说明创业教育课程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

创业教育课程作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整个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创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创业人才培养方式的建设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对于国家创业政策的响应、学校创业工作的开展、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都具有积极意义。通常来讲,国内重点高校创业教育资源较为丰富,师资力量较强,资金、政策、技术支持都比较有力,而很多地方普通高校在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能力提升方面面临着较多难题,如地处偏远、资源匮乏、创业机会较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等,只有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通过创业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2 高校创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面临的难题

目前,全国各高校已实现了创业课程的普及,通过创业类课程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相关课程,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精神,学生的创业能力得以提高。学生能对大学生创业的目的、意义有更全面的认知,能够根据创业的流程和基本要素,选择项目,撰写商业计划书,并对项目的目的、策略、可行性等进行充分论证。总之,创业课程能够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商业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高校的创业课程涵盖了从意识到能力的多层培养目标,也是工科院校专业认证的必选课程。笔者通过对东北石油大学创业课程教师的访谈和对学生的调研,发现在创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是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2022 年5 月,通过对东北石油大学959 名学生的创业课程学习情况调研得知,74.66%的学生希望通过教师讲解和网站资源结合学习创业知识,19.50%的学生希望自主学习,说明多数学生对创业课程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主动性。二是创业类课程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不紧密。通过调研发现,78.41%的学生认为当前创业课程主要是通识教育,和所学专业关联不大,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顺利通过考试。三是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在创业课程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分析能力,一直是教学团队不断思考的问题。解决以上三个问题,高校才能更好地实现创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较高创业素养的人才。

3 东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实践

东北石油大学属于典型的地方综合类高校,学校理工科学生居多,学科门类比较丰富,主干和优势专业以油气资源相关专业为主。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已在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一套特色方法,见图1。2022 年,该校获批为黑龙江省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点。

图1 意识、专业、能力三维教育模式思路图

3.1 各部门联动,构建“四个课堂”体系下的大学生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东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学校教务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学生工作部、招生就业处等多部门联动,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组织机制、政策及平台的支持,学校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予了授课院系和相关专业教师较多的灵活度。

东北石油大学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了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4]。学校从“四个课堂”(包括创业教育课堂、学生竞赛课堂、实习实训课堂、创业就业课堂)体系出发,构建了一个涵盖“从理论到实践、从校内到校外、从大一到大四、从创业通识教育到‘专创融合’、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到成功就业创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实施和推进该模式的过程中,创业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师、教学指导部门、实验中心团队及创新创业指导机构等不同部门和人员通力合作,更好促进了该模式的有效实施,发挥了该模式的育人作用。

3.2 在创业教育课堂,重视课程改革,创新教学和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意识维”

创业教育不仅要依托创业类课程,更要依托专业类课程,“专创融合”才能更好培养出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5]。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和专业类赛事的发布和文案写作技巧融入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在创业理论教学中引入实践环节,根据学校规定,可以由课程组向学校申请:省级以上赛事获奖的学生可以免修实践学分,成功创业的学生可以免修本课程。开设不同学院的创新创业实验班,由本学院创业导师进行授课和指导,理论和实践并重,以培养“参赛型选手”和“创业型选手”为目的,从各专业中选拔学生,并对每一年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参赛、创业效果进行公示,为其他学生做良好示范。讲课过程中,授课教师会充分根据学科特点,融入专业赛事的参赛技巧讲解,并通过团队游戏、创业素质测评、团队计划书撰写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6]。鼓励专业课程教师进行“专创融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在专业教育中给予教师较大的灵活度[7]。学生参加与自己专业课程密切相关的各类比赛并能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的,可以充抵相应学分,免修该专业课程,比如经管类专业学生在学完电子商务课程后可积极参加全国电子商务“三创”大赛或跨境电商比赛。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科学的创业理念,培养“敢闯会创型”学生。

3.3 在学生竞赛课堂,强化“教赛结合”“专创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维”

竞赛课堂旨在培养“竞赛型”学生,通过“教赛结合”和模拟创业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团队意识[8]。学校要求各学院根据专业特色,举办“一院一品”精品竞赛,比如机械学院的工训大赛、艺术学院的设计大赛、经管学院的企业虚拟运营仿真大赛及电子商务“三创”大赛等,各学院可以将竞赛与专业课程紧密联系,在承接国家级赛事的校级竞赛主办权后,根据竞赛性质和专业归属,由相关专业负责人进行协调,鼓励学生从校级竞赛开始练习,逐步提高参赛技能,争取参加省级和国家级赛事。国家或省级新增或新公布的专业类赛事,二级学院都可向学校教务部门和竞赛主管部门提出主办申请,由二级学院组织比赛并面向全校发布比赛公告,鼓励跨专业和跨学院组队。对于规模较大、经验成熟的比赛,可以由学校牵头组织校际间联合比赛,加强和其他学校的沟通合作,高校间赛事能够形成资源共享和互相学习的良性循环。2022 年,东北石油大学成功承办了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省省赛,在赛事组织和安排上积累了较多经验。对于专业限制比较严格的赛事,可由学生自愿报名,集中训练,实验中心配备专业实验设备和软件进行赛事训练和指导工作,并对参赛学生进行免费辅导。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关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给予科学引导[9]。通过构建从大一到大四的全周期全方位竞赛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维”。

3.4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大学生打造多类型全方位的实习实训课堂,实现创业教育的“能力维”

学校要充分利用目前各专业的签约实习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教师创业企业、学生创业企业、校友创业企业、学校所在城市相关企业、学校合作单位等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可靠的实习实训资源,打造全方位实习实训课堂。教师深入企业、走进卖场,同时结合竞赛课堂,对于一些软件经营类企业,可以通过试用、购买、合作共建虚拟仿真课程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校内实习实训的资源[10]。需要注意的是,在实习实训课堂的建设上,专业教师除了要负责实习单位的资质审核、学生安全、实习指导、学生管理等相关工作以外,还要注意做好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和反馈,并根据学生和专业需求不断开拓新类别的实习单位。在实习方式上,高校不仅可以有统一组织的校内实习,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规范周到的假期短期实习资源[11],通过实习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在学生创业就业课堂的构建中,要充分发挥实习单位、校友企业、校友等人脉资源、招生就业部门和专业教师人脉资源的作用,带动学生就业或创业,并将创业优惠政策落到实处[12]。校友资源是高校非常重要的人脉资源[13],除了学校校友总会这一平台外,还可以创办院级校友机构,建立校友信息名录,加强与校友联谊,邀请知名校友回校交流创业经验,并聘请其为创业导师或者相关专业课的外聘教师,做好宣传报道。校友创业企业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而且可以与学校实现重要资源的共享。在就业问题上,实习基地和校友资源、学校招生就业部门也将发挥积极作用,可与一些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计划,按企业需求培养人才。在大学生创业方面,校内外创业导师、学校相关机构、已成功创业的校友都可提供帮助,教师要把学校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及时传达给学生,鼓励和扶持经管类在校大学生和已毕业大学生创业。

4 东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效果评价

(1)在创业意识培养和思政教育方面,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制定创新学分减免及置换政策。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构建了从大一到大四、从校内到校外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教师团队通过融入思政教育,培养了学生家国情怀和诚实守信的品质。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项目经过打磨后,可参加各类比赛及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形成较成熟的经验。创业实验班的模式比较受学生欢迎,有利于培养思想活跃、参赛能力强的学生[14]。在教学方式创新上,开设了创业实验班,该班的学生在油工、化工、机械等学校主干专业和综合类赛事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在学生竞赛课堂中,打造“教赛结合”培养模式,构建了成熟的竞赛组织体系与指导团队。经过一系列改革,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被充分激发,获奖人数逐年增加。2021 年和2022 年,东北石油大学共计3 128 名学生获得创新创业学分;2021 年,学校和各二级学院组织开展学科竞赛265 项,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570 人次、省级奖项965 人次;2021 年,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26 项、省级85 项、校级104 项,参与项目学生达944 人;学生发表论文70 篇,申请软件著作权21 项,申请专利29项。2022 年,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27 项、省级114 项、校级79 项,参与项目学生达954 人;学生发表论文75 篇,申请软件著作权24 项,申请发明专利18 项、实用新型专利5 项、外观设计专利4 项。由此可以看出,从立项、竞赛到取得科研成果,学校都实现了新的突破,这说明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充分发挥了校外实习基地、校友企业、校友会及校友人脉资源的作用,促进学生创业和就业。学校的大学科技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办公场所和创业支持,2020 年创立企业7 家,2021 年创立企业17 家,2022 年创立企业15 家,企业运营状态比较稳定。在大学生创业方面,校内外创业导师、学校相关机构、已创业的校友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帮助,学校将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及时传达给了学生,鼓励和扶持在校大学生和已毕业大学生创业。学校鼓励教师申报教育部产学研项目和供需对接育人项目,与有条件的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竞赛训练平台、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为学生提供与企业对接的机会,促进学生创业和就业。学校有129 个项目获批教育部2022 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这些项目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校友竞赛大学生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校友风采
我看竞赛
大学生之歌
创新思维竞赛(3)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