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刘湾村墓群的考古发掘

2023-10-17 11:37郭凯胡兵
大众考古 2023年6期
关键词:釉陶通宝单人

文 图/郭凯 胡兵

发掘区航拍

刘湾村墓群位于淮安市淮安区楚州大道以东、南巽路以南,东邻陈家庄,西与龙光阁隔耳洞河相望,西北隔楚州大道与淮安府城古城墙相邻。2021 年3—11 月,徐州博物馆、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008 座。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判断,唐代墓葬1 座、宋代墓葬1 座、明代墓葬128 座、清代墓葬876 座、清末至民国时期墓葬2 座。形制均为竖穴土坑墓,葬具多为木棺。出土器物共1078 件(组),有陶器、瓷器、金属器、钱币、石器、玉器、木器、玻璃器等。其中以陶器为主,有釉陶罐、碗、饼、韩瓶、陶壶、球和砖墓志等;瓷器次之,有碗、盆、罐等;玉器最少,仅见1 件玉簪和1 件玉戒指。

遗存状况

唐代墓葬

唐代墓葬M492,单人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长3.04 米,宽66—80 厘米,残深28 厘米。填土呈灰黄色,土质较松散。棺木已朽不存,依棺痕看,其棺长2.3米,宽33—43厘米,残高12 厘米。棺内人骨保存较差,仅存部分人骨残片。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南,面向不详。出土器物共5 件,包括青瓷罐2 件、釉陶罐1 件、铁剪刀1 件以及1 枚“开元通宝”。

宋代墓葬

宋代墓葬M101,单人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长2.7 米,宽0.9—1 米,深1.3 米。填土呈灰黄色,土质较致密。棺木保存较差,大部分已朽不存,仅残存少量侧板与底板位于墓底中部。棺长2.05 米,宽57—68 厘米,底板残厚7 厘米。棺内人骨保存较差,仅残存部分头骨与下肢骨。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南,面向不详。出土器物共4 件(组),有瓷器、铜钱两类。瓷器3 件,有青瓷碗、粗瓷盆。铜钱1组,可辨识的有“天圣元宝”“治平元宝”“嘉佑通宝”等。

M492 出土铁剪刀

M492 出土白釉陶罐

M492 出土青瓷罐

唐墓M492

M101 出土粗瓷盆

M101 出土青瓷碗

明代墓葬

明代墓葬共128 座,其中合葬墓88 座、单人葬墓40 座。合葬墓可分为双棺合葬与三棺合葬两类,双棺合葬墓共76 座,三棺合葬墓共12座。此外,还有7 处为聚族而葬的家族墓,共41 座,兼有三棺合葬、双棺合葬和单人葬墓。

M101 出土青瓷碗

宋墓M101 及出土铜钱

以墓群西侧的1 处明代家族墓地为例,该墓地由10 座墓葬组成(M160—M166、M248—M250),其中M160 处于中央最北端,其他墓葬呈“人”字形由北向南依次分列两侧。由分布位置来看,M160 应为祖墓,年代最早,其余墓葬均渐次排列。这可能代表了“左昭右穆”的排列序列。但由于这批家族墓年代跨度较小,也无文字纪年,目前尚无法严格判断各墓之间的早晚关系。

明代墓葬中出土的铜钱,可辨识的钱文有三国时期的“景元通宝”“太平通宝”,唐代的“开元通宝”,宋代的“祥符通宝”“天禧通宝”“天圣元宝”“熙宁通宝”“元丰通宝”“元符通宝”“圣宋元宝”“政和通宝”“宣和通宝” “庆元通宝”,金代的“大定通宝”,元代的“至元通宝”,明代的“洪武通宝”“永乐通宝”“宣德通宝”“万历通宝”“天启通宝”“崇祯通宝”,以及越南后黎朝的“顺平元宝”等。

明代墓葬出土器物共347 件(组),有陶器、瓷器、铜钱、金属器、木器、玻璃器等。其中陶器209 件,主要有硬陶罐、硬陶瓶、釉陶罐、釉陶碗、陶饼、陶壶、陶球和砖质买地券等,大部分买地券文字不可见。瓷器74 件,有青花瓷碗、青瓷碗、青瓷罐。铜钱48 件(组),大部分为明代铜钱。金属器12 件,有铁秤砣、银戒指、耳勺、针、簪、铜饰、耳环等。木器为木质买地券,共2 件,可辨识有“成化二十二年”等字样。玻璃器为串珠,共2 件。

明代双棺合葬墓M325

明代三棺合葬墓M543

明代家族墓地

清代墓葬

清代墓葬共876 座,其中合葬墓77 座、单人葬墓799 座。合葬墓均为双棺合葬。单人葬墓可分为木棺墓与瓮棺墓,其中木棺墓798 座、瓮棺墓1 座。

清代单人葬墓M94

清代单人葬墓M339

清代墓葬出土器物共717 件(组),包含陶器、瓷器、金属器、石器、钱币、玻璃器、玉器等。其中陶器606 件,器形有釉陶罐、壶、四系罐、硬陶瓶、硬陶罐、紫砂壶、灯盏和砖墓志等,墓志文字大部分不可见,可辨识的有“山西泽州府阳城县刘武墓”“大清”等字样。瓷器8 件,包括青花瓷杯、碗、青瓷杯、粗瓷罐等。金属器64 件,包含银簪、耳环、银手镯、戒指、铜簪、铜押发、铜镜、铜饰品等。石器15 件,均为石砚台。钱币17 件(组),钱文可辨者有“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其中有私人铸币1 枚,正面书“怀中自有”。玻璃器3 件,为琉璃珠1 组(3 颗,均为蓝色)、玻璃片1 件、陀螺1 件。玉器2 件,为玉簪和玉戒指。另收集白灰包、裹足各1 件。

清末至民国时期墓葬

清末至民国时期墓葬共2 座(编号M749、M989),均为双棺合葬墓。出土器物共5 件(组),均为铜器,包括铜把手4 件及铜饰1 组。

价值意义

淮安刘湾村墓群内的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无墓道、壁龛、二层台等构造。除清代墓葬M411 为瓮棺葬外,其余葬具均为木棺,结构简单,头端大,足端小,木质多为松木或杉木,且多数因人为盗扰、埋藏环境等因素保存较差。多数棺内平铺一层白灰,或在其上另铺一层草木灰,部分墓葬棺内还加垫特制的白灰枕或以白灰为卷包裹墓主头、足位置,这些以防潮、固定为本意的举措应当与淮安当地气候湿润、河网密布、地下水位高的地理因素息息相关。在葬具的制作上也有一些特例,部分木棺尤其是板材较薄者,多会在侧板两端内侧钉一木条,并使其与前端挡板相吻合,以达到由外观板材极厚的效果,这或可反映当时社会的一些丧葬理念。在众多木棺墓中葬具最特殊的一座是M670,为一正方形垂直木棺,葬法类似坐缸墓葬,初步推断墓主为僧人,因现场发掘手段有限,已整取打包至文物实验室进行后续处理。关于择选阴宅的易数风水理论也有体现,如M972 足端挡板外侧以朱砂书“葬城南龙光阁东 癸山丁向 子午分金”,这些有明确地点、方位的记述对判断墓葬年代、分期及研究当时的丧葬习俗、区域变迁等均有重要意义。

清代墓葬出土部分器物

清代双棺合葬墓M114

清末至民国时期墓葬M749

清末至民国时期墓葬M989

墓葬出土随葬器物较少,大多仅随葬1 件硬陶罐、硬陶瓶或釉陶罐等,部分墓葬见有银、铜质地的饰品及铜币,据此推测墓主身份基本为平民。明代墓葬一般于头端棺外墓底随葬1件硬陶罐,棺内随葬1 对青瓷(青花)碗,部分棺内置有铜钱,另出土有9 件砖质买地券与2件木质买地券,但其上文字大部分已不可辨,可辨识的仅有“明故”“成化二十二年”等字样,无法进一步得悉墓主身份等信息。清代墓葬随葬器物种类渐多,陶瓷器类如釉陶罐、硬陶瓶、紫砂壶等多置于棺首前挡板外底板一角,簪、镯等饰件见于墓主人骨附近,石砚这一特殊器物均发现于足端棺外墓底处。

清代单人墓葬M670

明M229墓 出土砖墓志

清代瓮棺M411墓

明墓M597 出土木质买地券

刘湾村墓群处于淮安市城东古墓群范围内,距淮安旧城东南约500 米。明清时期此处为一片高岗地,地势较高,称为“护城冈”或“蛟龙冈”。此次发现的这批墓葬无疑与明清淮安府城有着密切关联,墓主应为城内平民。该墓群也是目前淮安地区发现墓葬数量最多、分布面积最大的明清时期平民公共墓地。《光绪淮安府志》记载淮安府城山阳县境内的漏泽园有“一在旧城南门外辛甸南地方,计田十亩六分”。根据其中记载的位置判断,墓群中部分极为简陋的墓葬或与“南门外辛甸南地方”的漏泽园有关。

漏泽园是古代官方设立的丛葬地,起源于历代所奉行的“掩骼埋胔”政策,是一种福利机构,类似于现代的公墓。其在《辞源》中的释义为:“漏泽园,官设的丛葬地,当时因战乱,灾异死亡、尸体无人认领或家贫无葬地者、由官家丛葬、其地称之为漏泽园。”漏泽园制度始于北宋,随后各朝一直沿袭未改,元明皆有设立。漏泽园自北宋以来,皆由佛教僧人打理,一般选在城外高旷不毛之地,也有设于空闲田地或其他山地,四周建有围栏并种植树木,置门牌名曰漏泽园,以防百姓侵占漏泽园用地,也阻闲杂人等进入。

此次发掘的7 处明代家族墓地,仅2 处出土有买地券,但由于买地券保存情况较差,朱砂字迹脱落,故无法判断墓主名号等信息。根据出土遗物判断,7 处家族墓地年代从明代早期到中晚期都有。

这批墓葬的发掘确认了明清时期淮安府城内居民的一处公共墓地,为研究淮安地区唐至明清时期的墓葬形制、分期和丧葬习俗,以及明代家族墓地布局、排列规律、家族形态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猜你喜欢
釉陶通宝单人
陕西西安月登阁村唐杜华墓发掘简报
宜兴釉陶
与外隔绝
丹阳市十墓山西汉墓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丹阳市十墓山西汉墓出土器物
第三十八周:每个人的舱位都是单人舱
中兆通宝涉水直销
“建国通宝”钱考辨
郭川:单人不间断帆船环球航行第一人
通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