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芸 ,徐芳园 ,张文超 ,赵峥嵘 ,黄伟,
1.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颈椎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颈椎间盘及增生骨赘等压迫脊神经根导致颈项部僵硬、疼痛、活动受限,甚则引起眩晕、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1]。颈椎病属中医学“项痹”范畴[2],其发病与正虚邪扰密切相关,《济生方》有“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随着现代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等,颈椎病成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在成人中占10%~15%,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80%[3],并呈逐年上升、年轻化趋势。长期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颈椎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如何减轻病痛、提高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中医外治疗法是目前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具有安全无创、疗效显著等优势。艾灸法治疗项痹古而有之,疗效显著,《灵枢·官能》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补虚培元、温阳固本之力强。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对CSR具有镇痛、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4]。隔药灸贴法是在传统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将中药制剂置于特制的发热贴中,贴敷于腧穴表面,达到类似艾灸温热及药物穴位敷贴的效果。该方法利用经络、药物和热传导的三重作用防治疾病,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安全、无痛等优势[5]。中老年群体肝肾不足,平素体虚,易感外邪而发病,遵循中医治病求本的原则,从补益肝肾的角度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项痹,为老年病防治提供新思路。本研究观察温阳扶正膏隔药灸贴治疗CSR肝肾不足证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62例CSR肝肾不足证患者,按照就诊顺序从1到62进行编号,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生成随机数字,秩次1~31为对照组,秩次32~62为观察组,每组31例,评估和统计人员均不知晓分配组别。2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北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HBZY2018-B15-01)。
表1 2组CSR肝肾不足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参照《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18)》[6]制定CSR西医诊断标准。①表现较典型的神经根症状(手臂疼痛或伴麻木),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支配区域相符;②体检示压顶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③X线、MRI、CT等影像学检查所示影像与临床表现相符;④排除其他病变引起的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参照《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项痹(颈椎病)》[2]与《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7]制定项痹病肝肾不足证辨证标准。主症:颈肩痹痛、眩晕头痛、耳鸣耳聋、恶心呕吐;次症: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舌脉:舌红少津,脉弦细或弦数。符合主症3项或主症2项加次症1项,结合舌脉即可明确辨证。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②性别不限,年龄45~70岁;③治疗前1个月未进行相关治疗;④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肿瘤、心脑血管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②皮肤局部破损或皮肤病者;③有中药敷贴或艾灸过敏史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中止及脱落标准:①因不良反应严重,停止治疗者;②自行退出或未完成整个疗程者;③治疗过程中自行接受其他治疗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艾灸治疗。取穴:参照《针灸治疗学》[8],选取关元、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大椎,腧穴定位参照《经络腧穴学》[9]。患者先取仰卧位,将清艾条(湖北李时珍中药有限公司)放于单孔艾灸盒中,点燃后将其固定在患者关元、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皮肤表面,以皮肤表面出现热感、潮红为度。结束后患者取俯卧位艾灸大椎,操作方法同前。治疗过程中医者定时查看,以防烫伤。每个穴位艾灸30 min,隔日1次,3次/周,共2周。
观察组采用隔药灸贴治疗。温阳扶正膏方选用黑顺片、肉桂、干姜、丁香、制吴茱萸5味药,研极细粉末混合均匀,过200目筛,装入干燥的密封瓶内保存。取用时按一定比例将药粉与凡士林混合成药膏。取穴同对照组,将药膏均匀涂抹在隔药灸贴(西安宝树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批号21032501)中部10 mm×10 mm范围。患者取坐位,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将制备好的温阳扶正膏隔药灸贴固定于关元、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大椎。4 h/次,3次/周,共2周。
1.6.1 颈痛量表评分
于治疗前后对2组进行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10],包括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疼痛对睡眠、日常工作活动的影响,每个选项按程度轻重分别计0、1、2、3、4分。若9个条目全部作答,NPQ评分=总分÷36×100%;若没有驾驶经历只需回答前8个条目,NPQ评分=总分÷32×100%。评分越高表明病情越重。
1.6.2 疼痛问卷评分
于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11],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12]、现有疼痛强度(PPI)3个方面,满分61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
1.6.3 中医症状积分
参照《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项痹(颈椎病)》[2]与《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7],于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中医症状评分。按症状的无、轻、中、重,主症分别计0、2、4、6分,次症分别计0、1、2、3分,各项评分之和为中医症状积分,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重。
1.6.4 炎症因子
于治疗前后抽取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加入装有抗凝剂的采样管中,30 min内1 000×g离心15 min,用移液管抽取上清,置于-20 ℃冰箱中冻存待检。ELISA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参照人TNF-α和IL-6试剂盒(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E20220118-20188A、E20220118-20852A)说明书操作。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3]制定疗效标准。显效: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有效:疼痛症状减轻,肢体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治疗中出现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时,记录其出现时间、持续时间、症状程度及处理方法。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30/31),高于对照组的87.1%(27/31);观察组显效率为51.6%(16/31),高于对照组的29.0%(9/31)。观察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CSR肝肾不足证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组治疗前N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PQ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NP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CSR肝肾不足证患者治疗前后NPQ评分比较(,分)
表3 2组CSR肝肾不足证患者治疗前后NPQ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后40.06±2.94#34.74±2.82#*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31 31治疗前50.10±2.45 50.03±2.21
2组治疗前SF-M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F-MPQ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SF-MP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CSR肝肾不足证患者治疗前后SF-MPQ评分比较(,分)
表4 2组CSR肝肾不足证患者治疗前后SF-MPQ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后14.97±2.75#11.10±2.20#*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31 31治疗前18.65±3.65 18.81±3.17
2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CSR肝肾不足证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5 2组CSR肝肾不足证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后组别例数治疗前8.32±4.34#4.61±3.30#*对照组观察组31 31 16.42±4.08 16.35±3.99
2组治疗前血浆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浆IL-6、TNF-α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见表6。
表6 2组CSR肝肾不足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浆IL-6、TNF-α水平比较(,ng/L)
表6 2组CSR肝肾不足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浆IL-6、TNF-α水平比较(,ng/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TNF-α 24.02±2.97 13.01±2.45#24.26±2.72 9.97±1.94#*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31 31 31 31 IL-6 51.00±5.78 32.59±3.77#51.14±5.75 20.70±3.82#*
研究过程中,观察组1例患者在贴敷隔药灸贴2 h后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现象,未予特殊处理,自行消退。其余患者均未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破溃等不良反应。
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14]。机体内部气血亏虚、营卫失调加之外感风寒湿邪客于经络,造成颈项部气血瘀滞,发为项痹[15]。其病机有“风寒湿邪侵袭为标,气血肝肾亏虚为本”的特点,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治宜补益肝肾、通络止痛。现代医学认为,CSR的发病与颈组织内部结构的机械性压迫和炎症因子水平上升密切相关[16]。
艾灸疗法温通之力强,《神灸经纶》有“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肝属足厥阴,肾属足少阴,艾灸温通三阴,调理气血,气血调、营卫通则病自愈。研究表明,艾灸产生的温热作用能够促进局部体液循环,能够消炎镇痛、促进局部软组织修复与关节功能改善[17]。但传统艾灸疗法在临床使用中有一定局限:烟灰掉落,患者易被烫伤,安全性有待提升;治疗时有烟雾,有呼吸道疾病者不宜使用,诊室需要配备专业的除烟设备,受限于环境因素;治疗需前往诊室且治疗时间20 min以上,不够便捷。
隔药灸贴疗法作为穴位敷贴与传统艾灸法的新发展,有类似艾灸的温通作用且具有无烟、安全、便捷的优势,能够利用腧穴、药物和热传导作用达到防治颈椎病的目的。本研究根据湖北中医药大学王华教授“双固一通”理论选穴关元、足三里为“双固”顾护先天与后天之本,三阴交补益肝、脾、肾,大椎为“一通”通行颈项局部与督脉气血。温阳扶正膏是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北省中医院周仲瑜教授根据《黄帝内经》“阴阳学说”理论,在李家康教授学术思想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归纳总结针灸的经、穴及中药的理、法、方规律而成,有温肾健脾、散寒祛湿之功。温阳扶正膏中黑顺片回阳救逆、散寒止痛,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通痹止痛,两者共为君药。制吴茱萸味辛、苦,性热,能入肝、脾、胃、肾经,其散寒止痛之力强;丁香味辛、性温,有补肾助阳之功;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肝、肾、脾、心经,有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功效。三者共为臣药,辅助君药温补脾肾之阳。诸药合用,升降相宜,肝、脾、肾同治,调畅三焦,温养脏腑,以达温肾养肝、散寒祛湿之功。
颈椎病发病过程中炎症因子IL-6、TNF-α在脊髓胶质细胞中释放,加剧了CSR的疼痛症状[17]。研究表明,IL-6在炎症细胞中主要起调节作用,其水平升高能够促进吞噬细胞的分化浸润,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和神经根损害,从而发生疼痛、麻木、功能活动障碍等症状[18];TNF-α是炎症反应中出现最早的炎性介质,可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和痛觉敏感,且其含量升高颈椎神经根型疼痛程度亦随之升高[19]。本研究发现,2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提示温阳扶正膏隔药灸贴治疗CSR肝肾不足证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根细胞释放炎症因子IL-6、TNF-α实现。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温阳扶正膏隔药灸贴治疗CSR肝肾不足证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NPQ评分、SF-MPQ评分、中医症状积分,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优于单纯艾灸治疗。温阳扶正膏隔药灸贴发挥了经络腧穴、药物与局部热传导的三重特性,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安全、无烟等优势,其镇痛、恢复关节功能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IL-6、TNF-α的释放相关。本研究尚存在不足,如患者为中老年群体、样本量较小、远期疗效未明等。今后需要适当放宽患者年龄限制,更多关注患者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候,通过更大样本量和更为完善的随访设计全面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