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潇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考古学者夏鼐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中提出,青铜器、文字和城堡是文明产生的三个标志和要素,而这三个文明的标志在中国最早都产生于黄河流域。黄河连接了长城内外、东部西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在此交汇,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黄河文化,一步步向神州大地及世界各国辐射和延伸,可以说黄河不仅是中国之黄河,也是世界之黄河。
黄河携川纳流,奔腾入海,孕育出伟大的中华文明,激起文明交流融合的浪花,塑造中華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历朝历代关于黄河的著作已然汗牛充栋。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编、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承编的《黄河画传》以史入画,以画载史,首次以画传为体裁,为中华母亲河作传。内容紧扣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大文化工程,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指引,全景阐述黄河的历史与现状,配以大量精美图片,呈现纵贯千年、立体多维的黄河全貌。
《黄河画传》叙事循序而详尽,文约而事丰。全书分为“绪言”“中华母亲”“河山一统”“文化宝藏”“泽润华夏”“千年忧患”“沧桑巨变”“民族基因”8个篇章,描绘了黄河文明的脉络图谱,解读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赓续发展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把黄河孕育华夏文明的筚路蓝缕、饱经忧患书写得酣畅淋漓,把泱泱大河塑造民族气质的气势磅礴、坚忍豪迈刻画得丰盈鲜活,展现出一幅中华文明的恢宏画卷。文辞“微显阐幽,婉而成章”,将黄河这条中华母亲河的前世今生呈现得波澜壮阔,气贯长虹,给予读者知识和审美双重的享受,引领更多的读者思考历史与当下,一起仰望中华文明的灿烂星空,成为新时代讲好黄河故事的扛鼎之作。
关于黄河的资料可谓海量,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等文人墨客诗篇,到黄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再到历代黄河治理的文献记载,浩如烟海。这既给画传编写带来便利,但也给如何谋篇布局、精炼概括带来极大的挑战。全体编写人员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驾轻就熟,成功地将对黄河流域千年文明及当代风貌的阐述与思考,浓缩在近60万字的文图中。《黄河画传》全书用跨页、通栏、贴士等多种布局方式,将中国书法、古画、古物、古地图,以及黄河自然、水利风光,尽现其中,类型丰富,或以整体气势撼人,或以细节之美取胜。
《黄河画传》从华夏文明的起源到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演进,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生不息;从黄河治水治沙到当代流域治理,反映千年古国历经沧桑的治国理政经验,激发读者文物保护意识、文化旅游热情、文化传承情怀。相信这样一部书,既能够为读者带来极致的阅读体验,也能从中品味黄河之壮美、中华之雄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