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雅萍,王芊文,洪天柱,王佳萱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
食品行业是农产品创新和助农的一个重要载体。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人们对于绿色、有机、美味、健康的食品需求不断增长。同时,食品行业也与农业息息相关,对于农产品产销、附加值转换以及社会经济效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食品行业出发,探讨农产品创新与助农的关系,分析其带来的实际效益,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思路和建议。
农产品创新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不断推陈出新、改进完善技术和方法、研发新品种等方式,促进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这一概念主要强调农产品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发和机制创新,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包括发掘、改良农业基础物质,提升品种的抗病虫性、适应环境能力、产量稳定性和食品品质。
注重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使用,并采用生物技术、有机肥料等可持续农业技术[1]。
通过创新营销模式,扩大农产品的市场份额,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农民经济效益的提升。
针对农产品消费者需求进行开发,将生产范围延伸至各种加工品和副产品,扩大农产品的影响范围。
农产品创新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产量和质量,创造差异化产品和增加附加值。对于农民而言,这意味着更高的产出、更大的销售价值和更高的利润。例如,在蔬菜种植领域,采用大棚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无土培育等新技术,可以增加蔬菜栽培密度、控制虫害和病害、提高蔬菜叶片含水量和味道鲜美程度,进而带来更高的产量和更高的收益。同时,农产品创新可以推动农业由传统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精细化方向转变,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商业效益。
优质的农产品需要有一个优质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然而,很多农民面临销售难题,常常只能通过转手卖给中间商或者自己直接销售。针对这种情况,农业科技创新得以应用。例如,建立线上电商平台,将农产品拓展到全国各地的消费市场。此外,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保鲜度和物流速度,增强销售竞争力[2]。在国内外农产品进出口领域,创新的网上贸易和跨境电商模式也能够为农民带来收益,扩大了市场容量。
新型农村经济和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出现,催生了一系列的配套产业发展机会。从农产品采摘、包装、运输到农村旅游业和农民特色小吃业,都带来很大发展潜力。通过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社,支持农民集体经营,节约资源和环保理念也附加其中。例如,在销售蓝莓的同时,增加蓝莓酱制作等深加工业务,进一步提高了附属产业收入,在多个领域形成“龙头”效应[3]。
推动农产品全面升级不仅包括质量升级和市场销售渠道拓展,更需要进行文化品牌化。如连锁超市操作,以品牌为中心,以商品价格和服务为手段,成为市场营销的核心形式之一[3]。
随着农产品创新和现代化农业的成长,传统的农业生产由单纯型转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推动和带动公众就业、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广阔空间[4]。同时,带动农业与相关产业和服务相融合,并形成了一些新的就业岗位,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加强生产工艺的创新研究,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加工。对于一些产量较低但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多数需要深加工才能发挥其商品价值。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能够不断提升生产加工效率和产品附加值。例如,一些以鲜花为主要原料的高档农产品,仅靠简单的采摘和包装很难达到较高的商业利益,并且容易损失价值最大的花饰元素成分。通过提取鲜花中有效成分创造出多种药妆品牌、食品及保健品等系列产品,不但增加了附加值,而且更有分散经营风险、扩大市场覆盖面等效果。
3.1.1 利用新技术
通过采用新技术来加工农产品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例如,高压灭菌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加工技术,在冷鲜果汁和酱油等领域广泛应用。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消除细菌和病毒,并且不会影响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同样,利用微生物发酵进行加工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技术。对于许多农产品,如大豆和小麦等,将其发酵的过程可以增加其营养价值,改善口感。
3.1.2 引入新设备
引入新的加工设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设备可以自动完成加工流程,并且实现无人化生产。例如,某些加工厂已经使用智能化设备来完成柿子椒的剖开、清洗和烘干等过程,这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保证产品的卫生和安全性。
3.2.1 挖掘当地资源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物产资源。针对这些资源特点进行开发可以培育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例如,在云南省大理州,由于地处山区,气候寒冷,适合种植樱桃等水果。这些樱桃在寒冷环境下生长,肉质饱满,甜度极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3.2.2 培养新品种
要加强对农产品品种的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口味的新品种。通过对农产品品种进行改良和创新,可以使其达到更高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并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例如,近年盛行的“小龙虾经济”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仅是改善了一种特定类型的虾类,却为消费市场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和动力,提供了不同于普通虾肉的食感和口味体验,极大地推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迭代与自我更新[5]。例如,现在国内已经开始培养新品种的葡萄和西瓜,通过改良白葡萄的口感和切割方式使之更加适合消费者食用,同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把西瓜的皮变成可以食用的软皮瓜,从而大大增加了其营养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3.3.1 制定合理标准
在开发农产品时,应该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制定合理的标准和方案。例如,生产牛奶的企业可以通过口感测试、营养标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
3.3.2 推出有竞争力的农产品
针对市场需求开发新的农产品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比如,在贵州省赤水市,当地企业利用天然鹅蛋制作出富含蛋白质的卤味,经过多年的改良和推广,已经成为当地知名品牌,销售面积甚至扩展到全国范围。
3.4.1 加强环保意识
在生产和加工农产品时,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控。要注意保证原材料的来源和加工过程符合标准。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废弃物和污染物的处理,使之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伤害。
3.4.2 提高质量标准
要注意确保生产流程的每个中间环节都符合安全和健康标准。例如,确保生产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防止卫生失控等问题。
3.4.3 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营销渠道创新
对于大部分农村区域来说,交通条件相对薄弱,应用新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或者门店线下服务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衔接,帮助传统农村企业“走出去”。再者,支持新型电商平台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如近年迅速发展的“直播农民”,将乡村生态文化和产品推向各个城市,开拓跨界合作机会并创造新的消费空间。
3.4.4 政府、市场、农民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和提高创新运用效率
在政策方面,应加强对于创新型企业的扶持,保障其发展基础和资金需求;在市场方面,需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小企业合作联盟;针对不同地区性质给予相应扶持政策, 如基本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及人力资源支持等多层次多渠道;在农民方面,应该引导其调整方式方法、推动优秀经验与创新模式,从而使得这一群体更有信心与热情投入生产当中。
综上所述,可以明确在食品行业方面,将农产品创新应用到助农中,主要从农产品质量提升及安全保障、地方特色农产品推广营销、增加农民收益和利用技术服务农业等方面展开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