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的策略探究

2023-10-17 01:19李艳莉
参花(下) 2023年10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图书数字化

◎李艳莉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和图书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促使图书馆转变传统服务模式和工作方式。只有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才能够满足用户对图书资源和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基于此,图书馆一方面要主动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熟练掌握和运用大数据技术,并以此创新服务形式,实现图书馆服务全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另一方面,图书馆用户对图书信息浏览、图书资料共享和传递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图书馆要积极调研和听取用户的想法和意见,加快促进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

二、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特点

(一)图书服务主动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需求方收集信息的方式多样化,大量信息随着互联网进入人们的视野,图书馆的生存空间和服务形式都受到影响。在这一前提下,信息供给、需求双方主动被动关系的转变,以及需求方对于信息数量和质量要求的提升,均促使图书馆对传统服务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大数据技术主动分析和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实现线下和线上双向服务。

(二)信息浏览个性化

当前,人们对于图书资料信息服务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信息的完整性,对信息浏览和获取的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趋势。人们通过图书馆进行图书资料信息的浏览和借阅,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针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包括用户自身借阅书籍的习惯、图书资料的需求选择、图书浏览的意向等等。因此,图书馆方面需要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需求进行整合与分析,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阅读习惯,制定相应的信息传递计划。

(三)服务流程智能化

图书馆通过购置和完善馆内智能化设备,包括电子借阅机、电子书架、自助借还机等,能够实现全过程的智能化图书服务。结合大数据技术,图书馆能够在减少人工管理及服务成本的同时,彻底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极大地提升服务质量。

(四)图书资料信息管理数字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数字化设备已经渐渐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人们获取图书资料信息的媒介由传统的纸质图书逐渐转变为数字化信息数据,在信息传递和存储效率、安全方面,实现了量与质兼具的飞跃性提升。图书馆能否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应对各种新媒介带来的信息挑战,建立健全数字化、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决定了图书馆能否实现未来转向,打开新的发展局面。

三、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现状

(一)图书资料管理现状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推进,促使部分图书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数字化图书资料的功能性、共享性和便利性,改善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向无纸化存储传输和电子化办公转变,并结合互联网平台的传播渠道进行图书资料信息的快速传递。但在具体的图书资料管理过程中,对如何使用数字化图书资料才能达到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仍处在探索阶段。还有一部分图书馆在图书资料管理方面依旧以纸质版图书资料为主,对于图书资料管理的方式是利用登记台账、录入到电脑制成表格等基础的人工方式进行,而对数字化图书资料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储存整理,尚缺乏有效利用。如何推进图书资料信息的数字化转变,建立健全数字化图书资料管理模式,是当前大部分图书馆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人员管理现状

进入大数据时代,部分图书馆在人员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培养机制和考评机制,导致有些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于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图书资料管理,如何利用互联网共享和推广图书馆内的数字化图书资料,都缺乏清晰的认知。归根结底,这是由于图书馆方面缺乏有效管理,专业技能相关培训不到位,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于如何在数字化建设环境下进行图书资料管理服务一知半解,例如,有些工作人员面对电子设备无从下手,难以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也有部分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尚缺乏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和积累。

(三)图书服务现状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服务的开展主要依托数字化设备和互联网平台,这也是图书馆服务模式改革的基石。而当前,部分图书馆依旧以传统的人工服务模式为主,对于数字化设备和数字化图书资料利用率不高。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对馆内的数字化设备和相关技术都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无法适应新型服务模式,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难以提升,对于用户的服务需求不能给予及时的回应和快捷的服务;另一方面,也使图书馆在用户量较大的情况下疲于应对,难以将图书信息向用户进行广泛的传递和共享。基于此,图书馆需要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加快向信息化服务模式转变。

四、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的策略

(一)创新构建图书服务引擎

图书馆借助大数据技术,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共享功能,创新图书服务知识引擎,完善知识服务社区系统、读者需求预测系统、资源与学术搜索引擎系统、资源和服务推荐引擎等,打造个性化的引擎系统,使图书馆管理人员深入了解读者需求。图书馆搭建数据显示机,展示日进馆人数、月进馆人数、日借还书数量、年借还书数量、日读者办证人数、月搜索关键词、新书推荐等内容,实现透明化管理和信息共享。大数据技术为图书馆将海量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给图书馆提供精准化决策参考。图书馆运用智能图书管理系统、客流系统、读者行为分析资源库等的先进智能算法,充分挖掘后台数据,不断形成读者行为偏好调查网络,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效率。

(二)开展组合式服务模式

图书馆在构建以大数据技术为主的新型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可利用“人工+大数据”方式进行组合式服务。在初期仍以人工服务为主,随着数字化设备的健全和完善、大数据技术专业水平的掌握和提升以及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逐步转向以数字化、信息化服务为重点。在组合式服务模式下,图书馆管理人员可统计每周用户量,并根据一段时期内相对固定的时间和人流量情况进行馆员工作安排,从而全面统筹整体人员情况,安排一部分工作人员先期进行数字化设备、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使用的相关培训,而后由已经培训完毕的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传帮带”尚未接受培训的工作人员,从而降低培训成本。通过这种组合式服务模式的实践,可使图书馆在转型过程中保证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加快人工服务向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模式转变。

(三)强化数据整合,拓展信息服务渠道

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统计、收集、整理、分析已然成为数字化图书馆中的日常工作。图书馆要全面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服务路径,强化图书数据整合,优化图书资料信息管理,丰富信息服务功能。图书馆通过强化数据整合,能够实现自建数据库以及外购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间形成有序的数据关联,并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图书资料信息间形成有组织的知识服务体系架构,进而提升图书信息资源的使用效能。健全和完善图书馆专业化、定向化的信息服务系统,有利于图书馆用户在进行数字化图书资料的浏览、借阅过程中,快速实现信息筛选和查阅,提升服务体验。

大数据技术为图书馆信息服务渠道的拓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图书馆要依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对数字化图书资料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大数据库,同时依托互联网平台,拓展信息来源渠道,丰富图书资料信息,进一步充实大数据库。在全面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还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实现数据可视化,从而形成图书馆多场景VR 服务体系,使用户能够通过与虚拟环境的交互,进行虚拟现实阅读、虚拟场景信息浏览等,享受全新的服务体验。

(四)建立用户画像模型,有效开展定向服务

用户画像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真实用户的虚拟化数据模型建构。图书馆用户画像模型的建构,是在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用户信息进行全面深入的统计、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读者用户的基本个人信息、日常借阅情况、借阅图书偏好类型、借阅次数和频率等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数据实现可视化、标签化处理。用户画像的建构,不仅是对每一位读者用户专门档案数据的建立,还能够凭借大数据的进一步利用,辨析用户画像的区分度,在数据库中对用户画像模型进行体系化分类,并通过对用户个体阅读行为的综合性剖析,精准添加阅读标签,由此实现对图书馆读者用户的提前性服务和定向性服务。同时,用户画像模型的构建是动态化的,实现了对用户日常阅读行为的变化进行数据量化的统计分析,这使图书馆能够即时了解用户图书需求和图书喜好等方面的变化,通过用户画像模型提升对用户需求预测的精准度,并据此进行数字化图书资源的传递,以及图书服务信息的推荐等。

(五)利用清洗挖掘技术,优化数据资源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平台庞大的信息数据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特征,用户本身因工作和学习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难以集中精力专注于长时间的信息浏览和阅读。对此,图书馆要对数字化图书资源和读者用户数据建立专门数据库,利用数据清洗和数据挖掘技术,归纳图书信息,统计和分析用户数据。一方面,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数据清洗技术,对图书馆的大数据平台和相关数据库进行有效的数据资源优化,改变信息资源的组成结构,剔除信息流中的无用数据,以保证在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方便快捷的信息定向传输;另一方面,图书馆要利用信息挖掘技术,对优化后的数据进行系统化、自动化的深度分析,尤其要针对用户数据,挖掘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量化数据相似度,对数据资源进行聚类分析。这一过程中,图书馆也要加强对信息流的监管和维护,保护好用户的个人隐私,既要保证信息资料的快速分享与传递,也要保证图书馆的数据信息安全。

(六)拓展线上渠道,推进读者互动

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在线上与用户展开多样的互动。一方面,图书馆可以通过开设公众号、创建微信用户群、建立用户论坛等方式,构建与用户的长效互动渠道;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等,直播馆内的图书服务工作,展示馆内的读书环境、数字化设备等,使用户了解图书馆的服务情况。此外,在直播的过程中也与观众积极互动,在短视频评论区及时回复,进一步拉近与读者间的距离。还可以开展线上讲座、线上图书推介等活动,在线上互动过程中,实现向读者进行专业图书信息讲解、图书阅读推广的目的,并通过大数据技术统计和分析线上直播和短视频浏览的流量变化,建立专门的数据库,以深入了解当前用户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偏好,从而有效满足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用户的服务诉求。

五、结语

图书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全方位推动图书资料管理、图书馆人员管理、图书服务工作等各方面的创新改变。图书馆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循序渐进地推动服务模式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秉持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将大数据建设的成果真正融入服务工作的开展中。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图书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图书推荐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班里有个图书角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