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PP和FMEA的少儿美育课程质量评价

2023-10-16 12:28尤筱玥潘月超
上海管理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美育评价质量

尤筱玥 潘月超

(1.同济大学 中德工程院,上海 201804;2.同济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上海 201804)

0 引言

美育课程是学校美育工作开展的核心环节,在实施中涉及领域较广。整理与分析新世纪以来关于美育课程的研究文献,发现我国学者对美育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育课程目标与内容、美育课程实施路径、美育课程资源开发、学校美育师资等四个方面,并且对美育课程目标的定位集中于培养艺术类人才方面。有研究认为,美育课程应当与美术、音乐等艺术类课程目标一致,不仅要针对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掌握,而且不能忽视对学生综合审美素质的培养(张思琴和范蔚,2018)。学校中的美育课程既要重视学科教学,也要充分挖掘各学科中所蕴含的美育素材与元素,所有学科都能成为学校美育的载体(李邵婷,2021)。并且,美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当前我国中小学美育教师的专业性偏低,美育教师团队的专业建设至关重要(赵伶俐,2019)。

美育教育的改革进一步要求落实和发展素质教育,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受应试教育后遗症的影响,大众对美育的认知仍有一定局限,且相对功利化,大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孩子将来考学做准备,忽视了审美教育本身带有的创新能力。传统的美育评价方式注重以考试或者考级的结果进行评定。“双减”及新课标的颁布,打破了大众认知中美育只为选拔专业人才的局限,通过普及美育学习,进行全体的审美教育,突出学生在美育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少儿审美力、鉴赏力、创造力、想象力、感受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发展若只通过考试或考级的结果来获取反馈,则略显得以偏概全。

实际上,少儿美育课程的质量评价工作既要关注结果,也要重视过程。单凭结果评价好与不好,是无法全面和详尽表述美育教育的教学成果的。需要建立多元多主体的美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来保障美育教育的贯彻落实,确保美育教学更有效地开展和进行。要真正做到释放每一个孩子的创造力,使其健康快乐成长,尊重和关注孩子的成长印记。

美育观念的功能指向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被给予新的内涵(尹一帆,2022)。现阶段少儿美育教学质量评价仍然在发展,没有既定的标准,也很少有成熟的量化、分析方法,评价反馈有效性待提高。本文基于此展开少儿美育课程质量评价研究,借鉴教育、美育相关文献,基于 CIPP评价模型(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构建出少儿美育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找出少儿美育课程评价较为重要的若干指标,从而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科学方法、提出改进措施,进而推进美育评价工作的高效落实。

1 CIPP-FMEA模型构建

目前,国家规定当前学校美育课程的目标定位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美育渗透为辅助,基础知识与综合实践并重;而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也在政策文件中明确做出规划。要将美育完整地渗透到各教育阶段中,需要依据国家政策文件的要求对美育课程资源进行深度开发,逐步改善各阶段学校的美育实践(张紫怡和孙刚成,2021)。在课程中渗透美育可以识别课程的美学元素以及帮助解释学生的生产性参与。Richman et al.(2019)将课程内容转化为逻辑小故事,使用一个叙事框架,包括其情节、密度、连贯性和节奏,将它们与展开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同时,要关注儿童美育发展的黄金期,Baig et al.(2020)指出儿童和青少年阶段是进行美育培养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必须全面把控个体完整人格的发展,一旦错过审美培养的最佳期,那么之后将很难补救个体人格的缺失部分。美育课程是提升中小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 它能够有效激发中小学生的审美意趣, 提升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通过美育课程,中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想象能力等会得到有效养炼,因为审美教育课程能够丰富中小学生的审美体验, 激发中小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能够在浓厚的美育氛围中感悟创造的魅力(陈含笑等,2021)。审美教育被西方教育学者认为是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Lindstrm(2012)指出审美学习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审美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各学科知识的学习。通常在教学中所运用的“艺术方法”不仅体现在艺术方面,还贯穿在各科课程中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综合分析美育现状可以看出,学校越来越重视美育,不断对学校美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

1.1 CIPP评价模式

1966年,斯塔弗尔比姆提出了 CIPP 评价模式,即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和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的统称。其特色在于强调评价是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认为评价者的任务就是收集、组织、分析和报告有用信息,从计划决策、组织决策、实施决策到再循环决策都要系统收集信息,构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系统。CIPP 评价模式是以调整和改进为评价目的,重视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其创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教育评价是一种涉及全过程的、全面的、系统的评价;②教育评价的目的是教育决策和改进而非证明。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素养养成的过程本身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且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素养发展特征和要求。因而,只以课程实施的某个阶段结果或仅以单一方式来评判整个课程质量和实施效果则过于片面,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全貌。学生审美能力与核心素养发展以及美育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均具有阶段性、多维性、复杂性的特征。而CIPP评价模式是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评价模式,与美育教育课程的上述特征与要求相适应,是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1.2 FMEA模型

FMEA是判断指标失效风险的理论,既可以用在事先预防阶段,通过分析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失效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缺陷或失效发生;也可以用于事后改进阶段,分析已发生的失效模式及其原因,采取改进措施从而避免缺陷或失效再次发生。FMEA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制造业领域及风险指数相对高的领域应用甚广。FMEA可以对产品的设计及过程进行预测和评估,也可以在制造、装配或是其他过程管理中预防和纠正可能发生的错误。无论是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FMEA在风险分析与控制上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或是在其他过程管理中预防和纠正可能发生的错误(Liu et al.,2018)。FMEA技术是在此研发周期中通过不断试错和知识积累而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也是行业专家经过归纳总结并上升到标准高度要求实施的,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孙正和王宇震,2022)。但在教育领域,采用FMEA评价教学质量的研究较为欠缺。教育是国之大计,教育质量是关乎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本文运用FMEA来判断和分析少儿美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失效风险,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失效发生,进而推进少儿美育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1.3 CIPP-FMEA模型

首先,在CIPP评价模式中的背景评价阶段梳理研究背景;随后,在输入评价阶段,基于FMEA识别潜在失效模式;其次,在过程评价阶段分析失效模式的后果、原因、控制手段、确定风险因素(发生度、检测度和严重度),并计算风险优先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最后,在结果评价阶段,分析失效模式的预防及改进措施、跟踪措施效果,并生成FMEA报告。CIPP与FMEA的结构对应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CIPP与FMEA的结构对应模型

CIPP与FMEA的对应关系与模型结合,是质性分析与定性定量分析的有效融合,将有利于研究少儿美育课程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美育教育和相关行业提供可靠的评价方法和改进建议。后续将基于CIPP和文献对指标进行梳理,构建可用于评价少儿美育课程质量的指标体系,并结合CIPP-FMEA模型检验指标的失效风险。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少儿美育课程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也拓展了FMEA在教育学上的应用范围。

3 CIPP-FMEA模型应用

3.1 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

少儿美育课程教学的需求应从分析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开始。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第一,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第二,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第三,实施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第二个国家美育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于美育课程设置的完善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指出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义务教育阶段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在开展校外培训时,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审核把关,加强日常监管和监督检查。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美术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中的主线地位,明确提出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然而,目前少儿美育课程较明显的不足在于课程质量良莠不齐,对少儿美育课程缺乏规范化与统一化的质量监管体系,所以少儿美育课程质量急需提升。而少儿美育课程质量提升需要有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既是课程质量的判断标准也是选择依据,同时也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现阶段少儿美育教学质量评价仍然在发展,没有既定的标准也很少有成熟的量化分析方法。本研究基于此展开少儿美育课程质量评价研究,借鉴教育行业、美育方面的文献,归纳出一套少儿美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FMEA分析进行实证检验,使少儿美育课程的改革反映时代特征,使少儿美育更好更高质量地发展。

2.2 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

基于上述少儿美育课程的背景分析,结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少儿美育课程质量评价应以新时代接班人的需求为指导来选择课程体系及课程评价标准。一至二年级学生认识到美存在于我们周边,初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三至五年级学生利用美术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六至七年级学生利用美术创作,提升创意表达能力;八至九年级学生表现无限创意,创造性地表达对自然与社会的感受、思考和认知,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鉴于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为了给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在美育课程上需要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准备、教学方法及策略的选择,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的安排和进度,使课堂教学更加合理,让学生最大限度受益。

通过文献阅读和专家访谈方法,以及结合现有的指标参考及与专家学者的讨论,归纳总结出了具体的课程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对应的失效模式和失效后果(表1)。

表1 少儿美育课程质量评价指标

2.3 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

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改革重点关注的是:

(1)多主体评价。实施课程质量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学生,或者是家长。没有参与就没有发言权,评价者需要走进课堂,亲自观察与体验,现场感受后再来开展评价工作。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不仅应关注教师怎么教和教什么,还应该关注学生怎么学和学会了什么。过程性评价应当注重学生在美育活动中参与态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等动态的质性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也是学生美术审美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

(2)多元化评价。评价方式重视表现性评价、多主体评价、采用分项等级制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包括:课堂评价(课堂表现);单元学业评价(阶段性展呈或汇报表演);作业评价(针对目标的达成,制定评价方案、综合性评价核心素养);学术质量描述(能、使用、运用、参与)等。

此过程邀请了六位五年以上美育方面的专家,结合FMEA失效影响对所给出的十项指标风险系数进行评分,并通过平均分体现评价团队的总体观点。具体评价标准及过程如下:

FMEA风险因素包括严重度S、发生度O和检测度D,其评分范围均为1~10分,且三者的乘积为风险优先数(RPN),即RPN=S*O*D。RPN也可称为风险系数或风险顺序数,其数值愈大表示潜在问题愈严重,可以用来衡量可能的工艺缺陷,以便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关键的工艺变化,使工艺更加可靠。RPN分数越高说明潜在风险产生的后果越严重,或发生频率越高,或越难以检测到风险。本文基于教育学和课程质量评价的特性,制定了FMEA风险因素评分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课程质量的风险因素评分标准

在此基础上,邀请六位专家针对十项失效模式进行评分,他们分别为少儿美育课程的资深教师及运营督导,均对美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有很深的了解。考虑到篇幅限制,此处体现“有损师德师风”和“满意度不高”两个失效模式的评分结果(表3)。

表3 失效模式专家评分

根据表3,对每位专家针对同一个失效模式的同一个风险因素评分取均值,得到各失效模式的风险因素得分(如“有损师德师风”的严重度均值为7.5、发生度均值为5.5、检测度均值为5.5),并将三个风险因素按RPN公式计算得到对应RPN值(如“有损师德师风”的RPN值为226.9)。整理所有失效模式评分结果,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改进措施(表4)。

表4 少儿美育课程质量风险分析

2.4 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

对少儿美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考察认定教学实施的最终成果,不仅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应关注教师和学生在哪方面有了大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获得了哪些预期和非预期的提升。通过专家们FMEA模型的评分及讨论,师德师风、满意度、学生成长三个指标的RPN分数明显高于后面七个指标,即如果这三个指标出现风险,对少儿美育课程的质量影响极其重大,是美育课程开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在树立教师师德师风方面,建议定期组织和开展教师谈话及多样化的听课活动,了解教师近期的教学工作情况及注重教师自身的人文关怀。通过随堂听课活动,检核教师立德树人在课程中的落实和应用情况,同时教师的考核内容也要重视思想政治方面,如遵纪守法、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在满意度方面,建议定期进行电访沟通和召开学员家长会,以此维系良好的家校公共关系;并且美育教育不能只凭单方面的一己之力,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共同参与。跟踪学生美育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及时沟通和交流,这样能够化解教育小矛盾,提高教育满意度。

在学生成长方面,建议重视学生整体的改变和成长进步。改变单纯以考试结果来评价教学效果的方式,扭转家长以片面的结果导向作为衡量课程效果的观念,让孩子的成长变化可以被量化评价。将美育带给孩子的成长落实在学生的整体生活和发展中,注意到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转变。

3 结论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美育在少儿教育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美育已进入主修课的赛道,审美能力是学生必备的综合素质。但美育课程改革还有很多路要走,其课程评价体系还不够科学和健全。本研究有效融合了CIPP模式和FMEA模型,对课程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进行失效分析。通过专家评价,发现师德师风、满意度和学生成长指标在美育课程质量评价中最为重要,需要着重关注这三项指标的失效风险并做好预防措施和过程控制,并从学生、教师、家长等多维度进行观察检验。此外,美育评价要关注形成性评价,例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还有学生参与等,发挥专业美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推动少儿美育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少儿美育旨在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将知识进行统整,让少儿通过学习具备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强的竞争力,能拥有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想法。要发挥好“双减”之后的“双增”作用,结合美育为国家培养未来的人才。

猜你喜欢
美育评价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质量投诉超六成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